APP下载

灵山积极发展奶水牛养殖业促进乡村振兴

2021-06-01赖怡英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灵山县奶水牛奶

文│赖怡英(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说到奶牛,相信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是黑白相间,性情温顺,在大草原悠然吃着牧草的黑白花奶牛。截至目前,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牛奶的主要来源还是黑白花奶牛。但是,在我国除了北方养有较大规模的黑白花奶牛之外,南方也已经养有用于产奶的奶水牛,与黑白花奶牛不同的是,奶水牛基本是通体乌黑曾经被用作役用的水牛,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努力,对水牛进行改良,现在已经从役用转化成奶用。特别是被誉为“荔枝之乡”和“中国奶水牛之乡”的灵山县已经养有一定数量的奶水牛,在为广大养殖户增加收入的同时,已经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更是灵山县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灵山县奶水牛基本情况

1.灵山县地理位置优势。灵山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钦州市东北部,辖区面积357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0多万人,城镇化水平34%左右,农村劳动力丰富。灵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丰富,雨水充沛,温度常年在22℃左右,为各类作物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不管是牧草还是农作物的副产品,都有充足的保障。环境适宜,物料充足,奶水牛在这里可很好的生长。

2.奶水牛品种优良。灵山县目前养殖的奶水牛整体性能优良,饲养的奶水牛多数是通过外来引进的摩拉奶水牛与本地水牛杂交之后,不断选种改良所得,较好地保留了这两个品种的优良特性。灵山县奶水牛具有体形高大,四肢粗壮,皮薄而软,乌黑有光泽,表面被毛稀疏,皮肤被毛黝黑等特点,少数为棕色或褐灰色,头较小,鼻孔大,前额稍微突出,牛角似绵羊角,呈螺旋形,耳薄下垂,胸深宽发育良好,蹄质坚实。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少有疾病发生。

母牛乳房发育良好,乳静脉弯曲明显,乳头粗长。成年奶水牛平均体高132.8厘米,成年公牛体重450~800千克、母牛体重350~750千克。一代奶水牛平均泌乳期产奶量在1400~1600千克,三品杂或二代杂可达1900千克,优秀个体305天产奶量达3800千克,高峰泌乳日达19.5千克。杂种公牛2岁体重达400~500千克,经育肥的青年公牛屠宰率为52%,净肉率达43%,产肉量是本地同龄水牛的2倍。

3.水牛奶营养价值突出。水牛奶的脂肪、蛋白质、乳糖的含量是黑白花牛奶的数倍,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也是黑白花牛奶的数10倍。其香醇浓厚,胆固醇低,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尤其是酪蛋白含量高,能进行高质量乳制品的深加工。作为一类高级营养食品,水牛奶制品日渐成人们消费的“新宠”。水牛奶乳化特性好,100千克的水牛奶可生产25千克奶酪,而相同量的黑白花牛奶只能生产12.5千克奶酪。此外,水牛奶矿物质含量和维生素含量也都优于黑白花牛奶,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分别是黑白花牛奶的80倍和40倍,被认为是较好的补钙、补磷食品之一。

二、灵山县奶水牛饲养管理现状

1.饲养规模小,管理观念落后。近年来,国内奶水牛养殖数量虽有上升趋势,但是上升速度缓慢,养殖数量增幅不大,主要还是以农户散养为主,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同样,灵山县奶水牛的饲养规模较小,主要还是以农户散养为主,个体养殖数量较少,养殖数量多见10~20头,饲养比较分散,多以各自经营为主,难以形成集中统一管理,标准化程度不高。同时,不利于高效生产,不利于疫病监测与防控。

农户饲养观念比较传统,奶牛饲养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落后,多数设施依旧采用简易式牛棚围栏围养,冬不防寒,夏难避暑,奶水牛的生活环境难于得到保障,影响了泌乳效率。牛舍地面多见全覆式水泥地板或者是全覆式泥地,这种养殖情况下容易导致奶水牛患皮肤病,特别是奶水牛蹄病的发生概率较高。且在散养户中,多见直接把牛舍设置在房前屋后,没能将生产区和生活区进行分离,不但使人畜相互干扰,更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不利于疫病的监测与防控。

2.专业化程度不高。在以散养为主的前提下,专业生产程度不高,奶水牛养殖基础设施和生产模式参差不齐。常规用药未能做到科学精准化,导致量少没能起到预防或治疗的效果;量多不利于奶水牛的机体生长,还会导致兽药残留,影响牛奶的质量,给消费者的饮食健康带来威胁。挤奶方式依旧保持着传统的人工挤奶,挤奶设备落后,操作不一的手法容易导致奶水牛的乳房不适,影响泌乳,同时更容易引起奶水牛的乳腺炎发生概率,影响奶源质量,降低泌乳效率,增加了养殖成本。

3.产销模式单一。灵山县水牛奶产销模式依旧单一,未能被充分发掘,产销模式依旧保持:奶水牛养殖户→收奶站→外销,产业链较短,关键端点未能很好地在县域内落户,导致未能使水牛奶效益最大化在当地体现,饲养主体未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难于带动其扩大养殖的积极性。同时,灵山县除广西百强水牛奶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外,缺乏相应的奶产品开发和制作企业,缺乏市场“鲶鱼效应”,奶产品精装仍须进一步加强。

三、奶水牛产业发展的意见及对策

1.注重政策扶持,建设养殖试点。在扶贫工作取得全面性胜利之年,政府部门更要继续保持扶贫干劲,严禁扶贫意志松懈,杜绝返贫现象的发生。应高举乡村振兴的旗帜,把县域内奶水牛养殖事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开展养殖资金、技术专项扶持,从而增强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为灵山县奶水牛扩大规模养殖保驾护航。

同时,促进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强强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不断优化奶水牛养殖、水牛奶加工的技术创新,并建设养殖试点,树立行业典型。探索“一物多造,多造精造”的产业链方式,让水牛奶的高效产值能够更进一步的体现,让散养户能够更直观地接触到养殖奶水牛的经济红利。

2.培养科学饲养理念,提升管理水平。在以散养为主短时间内还难以摒弃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养殖户的科学饲养管理理念尤为重要。结合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要摸清各养殖户的奶水牛养殖情况及管理程度,并结合实际设置优化方案。对做得较好的养殖户进行达标奖励或加大对应资金扶持,同时树立养殖榜样加以宣传推广。组织相关农业部门、高级院校等单位定期为养殖户开展培训班,传授科学饲养理念和方法,强化养殖技术。通过新闻、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加大对奶水牛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宣传力度。力求在多措并举的情况下,能够加快提升养殖户的科学饲养水平及管理理念,从而实现奶水牛的高效养殖。

3.加大招商引资,注重技术投入。随着大浦高速的建成通车,灵山县交通运输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政府部门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荔枝之乡”的名片,推动“奶水牛之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为投资商创造一个宽裕和谐的投资环境,让其能更好地走进来,稳下来,立起来,大起来。设置奶水牛养殖、水牛奶开发专项技术研发资金,结合学校及科研院所,打造专业科研队伍,既要到基层养殖户及试点基地调研奶水牛的养殖和奶制品的生产,更要到县外优秀畜牧单位、乳制品单位学习优秀经验技术,结合自身实际,从奶水牛的养殖到水牛奶的加工,从起点到终点,探索出一条高效、高端适合灵山县发展奶水牛产业链。

四、结语

在长期“北奶南调”的局势下,南方奶水牛养殖是一个朝阳产业,更是舒缓“北奶南调”局面的有力举措。要加大扶持奶水牛养殖及水牛奶制品研发力度,加大对奶水牛养殖户和奶制品生产企业的培训力度,提升其科学饲养、科学管理的意识。同时,注重农业产业投入,强化农业产业竞争力,落实农业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奶水牛养殖事业的必经之路,更是响应国家“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号召。

猜你喜欢

灵山县奶水牛奶
送牛奶
我国奶水牛选育步入现代分子育种时代
“礼赞百年”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 作品展
炫彩牛奶画
灵山县开展稻虾共作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与思考
树上也能挤出“牛奶”吗?
胸部大小和奶水多少有关吗
灵山县几种常见林业虫害防治技术
多么恶毒的谣言:胸大=奶水多,胸小=奶水少
神奇的牛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