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政策体系结构特征与演进趋势研究
2021-06-0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中国作为茶叶大国,种植历史悠久,品类丰富,产品远销海内外。作为我国的特色产业,茶产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产业政策的推动。以往关于茶产业政策的研究集中于定性研究(蒋梦歆,2020;胡太平,2016),具较强主观性。并且多以个别省份或地区作为研究范围,较少基于全国范围研究茶产业政策体系。雷睿勇(2013)、陈春林等(2020)分别研究了贵州省和江西省的茶产业政策。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法对124份茶产业政策的39个高频主题词做共现分析,梳理出中国茶产业政策体系的结构化特征和政策焦点的阶段性演变,并提出改进建议。
1 茶产业政策文本结构分析
由于茶产业政策数量较多,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本文根据关键词“茶产业”在《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搜索,时间界定为2020年12月(包括),共搜到124份文件针对茶叶产业的专项文件,具有较强代表性。做初步的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从时间分布看,政策颁布有两个主要周期,2007-2015年和2016-2020年;从地区分布看,国家级政策文件仅9份,其余均为地方性政策文件,可见茶产业发展需要更多能体现地方资源禀赋、茶产业发展阶段等地域性特征的政策落地;从省份分布看,浙江、贵州、福建、云南、河南政策数位列前五,其余省份的茶产业政策数明显较少。茶叶产业政策常常“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即省内茶叶产销量越大、品牌价值排名靠前,政策重视程度就越高;从颁布单位分布看,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室颁布了68%的政策。可见茶产业政策颁布单位集中,以单独颁布为主,这有利于政策的延续,但对于跨部门、跨领域的工作则需要多部门协调合作,联合颁布。
2 茶产业政策文本演进分析
为深入理解茶产业政策文本内容的演进规律,本部分进一步对上文提到的124份茶产业政策文本基于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做总体和按时间轴划分的共现网络特征分析。
2.1 高频主题词共现网络总体特征
通过仔细阅读124份文件,提取出不同的主题词492个,将含义相同的主题词合并,例如将“生态茶园建设”、“无公害茶基地”、“绿色防控”合并为“绿色生态”,将“无性系良种茶园”、“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合并为“良种化”,归纳出39个高频主题词。然后用Excel计算出茶产业政策高频主题词的共现矩阵,并导入ucinet,得到高频主题词的频次和点度中心性。结果显示,资金补助、龙头企业、质量标准、良种化、绿色生态、品牌宣传、延伸产业链这几个高频主题词的中心度和频次都较高,说明我国茶产业政策体系是以政府的直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导,以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为抓手,以龙头企业为市场主体带动地区茶叶品牌升值与产业链升级。致力于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实现集约化、高质量的发展,是新发展理念在茶叶产业中的生动实践。同时政策也强调品牌宣传、延伸产业链等旨在解决供需结构矛盾的措施。相反,科研攻关、技术服务、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电子商务、消费者定位等主题词的中心度和频次都较低,反映出目前我国的茶产业缺乏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科技转换率低,缺少金融、税收等间接的环境支持政策,对社会资金的引导明显不足。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消费观念的崛起,政策缺乏足够的敏锐度和灵活性。
2.2 起步阶段(2002-2006)
根据上文对124份政策文件时间分布的分析,将我国茶产业政策体系分为3个时间段,分别是起步阶段(2002-2006)、发展阶段(2007-2015)、成熟阶段(2016-2020)。
起步阶段的茶产业政策文件共13份,根据高频主题词提取共现矩阵,使用netdraw将共现矩阵可视化。图1显示,起步阶段的茶产业政策措施较为单一,且政策之间的联系也不紧密。这一时期的政策宏观上以农民增收、农业提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结合地方比较优势,分析茶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制定宏观战略规划。微观上主要针对茶产业基本的要素投入展开,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补助、基础设施、以良种化为重点的技术应用以及龙头企业这一主要市场主体的培育。由于茶产业政策仍处于探索时期,包括建设、宣传、整合在内的品牌体系,包括流通、交易、市场准入等在内的市场体系,包括产业布局、产业化、产业链在内的产业体系中心度较低,均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并不是政策重点。
图1 茶产业政策起步阶段主题词共现网络
2.3 发展阶段(2007-2015)
茶产业政策文件在发展阶段集中出台,共有75份,对其做共现网络分析,结果如图2。与起步阶段比,发展阶段的政策节点更多元,说明起步阶段制定的产业规划在发展阶段不断细化,配套政策相继落地。与起步阶段的以要素资源的整合优化为重点不同,发展阶段更多关注环境制度建设,标准体系建设、质量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品牌的建设与宣传这些主题词的中心度最高。此外,包括创新机制、技术服务、科研攻关主题词在内的创新体系建设中心度提高,绿色生态、清洁化、机械化等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均指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目标。金融支持、行政支持、税收优惠、运作模式主题词的出现,说明茶产业正在往市场化道路发展,开始注重引导社会资金、民间团体的参与。电子商务、出口战略、消费者定位、产业链延伸这些主题词从市场开发、渠道开发、产品开发三方面解决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
图2 茶产业政策发展阶段主题词共现网络
2.4 成熟阶段(2016-2020)
茶产业政策体系成熟阶段共有36份政策文件,图3是共现网络分析结果。成熟阶段的政策热点更为集中,茶产业政策更重视延伸产业链、绿色生态、品牌宣传、品牌整合。说明茶叶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通过延伸产业链,品牌体系建设,提高综合利用率,解决供大于求的困境,增加产业附加值,增强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力是关键。茶产业链的延伸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向第二产业延伸,即利用茶叶自身的提取物,生产囊括饮料、保健品、食品、动物饲料等领域的茶制品。二是向第三产业延伸,以茶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休闲、教育为主要形式,扩大茶产业的经济和文化效益。品牌建设的中心度明显低于品牌宣传和品牌整合,说明在前期品牌建设的基础上,成熟阶段的品牌体系更强调精细化的品牌管理,尤其是品牌等级管理制度成为大多数省份的政策共识,例如福建省将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政和白茶列为四大区域公共品牌。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健康绿色消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茶产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更加坚定,绿色生态主题词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此外,环境制度建设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也在逐渐加强。值得一提的是,茶产业政策体系的目标更多元,形成以增收提质为核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为重点的战略格局,表明茶产业在相关省份中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
图3 茶产业政策成熟阶段主题词共现网络
3 茶产业政策体系改进建议
3.1 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从三个阶段的共现网络分析可知,科技创新体系一直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而科技创新对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包括选育优质品种和培育新品种,研究茶功能性成分功效,实施生态茶园标准化建设,推广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仓储等过程中的应用等方面,为此需要完善包括创新团队、技术队伍、试验站等的产业技术体系,强化产学研结合,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推进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加快落实知识产权制度。
3.2 积极引导社会资源
茶产业政策体系一直重视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缺少对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的关注。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能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缓解资本不足的问题,直接促进产业规模扩大,但后期易造成政策套利,降低企业和社会投资的自主性。因此政府在资金投入时,需重视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精准支持、有效监管,也要结合保险、金融、税收等多种支持方式,更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入茶产业,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3 创新营销方式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茶产业政策体系在发展阶段首次出现电子商务这种线上销售模式,一改以往注重线下零售渠道。虽然电子商务在成熟阶段的中心度有所提高,但重要性仍不够,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营销方式成为有效解决茶产业销售难的现实困境。首先,拓宽渠道广度是基本。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其次,强化受众参与深度是关键。例如书记直播带货,通过营造有趣的营销氛围,将流量变现为现实的消费;最后,关注茶产品本身是归宿。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茶的生产全流程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使用二维码等手段建立溯源体系。通过从业人员专业讲解宣传茶的品质。使用富有特征的包装、logo等设计塑造茶产品整体形象,生动讲诉茶产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