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BDNF水平与抑郁情绪相关性研究*

2021-06-01韩闯闯李志强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部位

韩闯闯,赵 军 ,李志强

(1.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0;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神经外科)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指暴力所造成的脑组织损伤,是导致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2]。TBI除了造成脑部组织器质性损伤外,还会引起功能性精神损害,导致各种类型精神病,如严重抑郁症以及情感障碍,导致社会活动能力受损、情感角色功能受损等。抑郁症是TBI后最常见的致残性精神并发症及后遗症之一[3-4],主要症状包括悲伤、易怒、疲劳、睡眠障碍、脱离社交活动、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障碍[5]。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常因临床症状较轻常被医生及护士忽视。虽然此类脑部实质性损害不严重,但是它常常带来认知、情绪改变之类的精神问题不可忽视。这些精神症状绝大多数患者会在几周内消退;然而,某些患者的精神障碍可长期存在[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的,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碱性蛋白,对脑的发育、形态、突触可塑性和功能有着深远的影响[7]。研究表明,血清BDNF水平与冠心病后抑郁、脑卒中后抑郁及烧伤后抑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8-10]。然而,目前关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的关系未曾报道。

在临床工作中,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抑郁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发病后的临床表现,缺乏早期诊断及预测患者是否会出现抑郁情绪的方法,本研究旨在寻找可以早期预测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出现抑郁的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纳入2019年3月-12月住院治疗的67例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参照第八版外科学[11]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纳入标准:①患者有明确外伤史并经影像学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且入院时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13~15分;②患者年龄大于18岁;③患者自愿入组。(2)排除标准:①既往精神疾病或入院时评估有精神症状的患者;②合并其它严重疾病(严重心肺疾病等)的患者;③既往有脑部疾病病史的患者。

1.2研究分组 患者受伤后6个月进行随访并对患者进行评估,依据SDS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组(≥53分)及非抑郁组。

1.3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损伤部位,受伤原因等)。

1.4研究方法

1.4.1血清BDNF水平的检测 患者入组后,禁食8 h,于次晨4点-6点抽取静脉血,室温静置两小时后1 000 g离心20 min,取出上清,于-80 ℃冰箱中冻存;检测时将血清取出,置于冰上融化,应用ELISA实验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BDNF含量。所用试剂购自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均按照说明书进行。

1.4.2随访及抑郁评估 患者受伤后6个月至医院门诊随访,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将评分≥53分的患者纳入抑郁组,其余患者纳入非抑郁组。在随访中如患者再次出现颅脑损伤或其他严重疾病时,则排除此类患者。此次研究在患者入院时,已取得患者同意,且留有患者通讯方式。随访时,均电话通知到每一位患者,并无失访情况。

1.4.3一般治疗 所有患者根据第八版外科学[11]中的治疗原则予以止血、保护脑组织、缓解头痛头晕、营养神经等对症补液治疗,出院前复查头颅CT,所有患者均达到出院标准。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在67例mTBI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8例,年龄为18~75岁,平均年龄为(54.46±12.06)岁。其中19例存在抑郁情绪,SDS评分为53~62分,平均(57.21+2.275)分。总体抑郁患病率为28.36 %(19/67),其中男、女性抑郁情绪患病率分别为26.32 %(10/38)、31.03 %(9/29)。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两组患者损伤部位及受伤原因的比较 在67例患者中,受伤部位以额叶、颞叶为主,额叶损伤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约为31.58 %(6/19),高于蛛网膜下腔出血28.57 %(4/14)及颞叶损伤患者20 %(4/20)。但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患者损伤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P=0.347)。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损伤部位的比较

在67例患者的受伤原因统计中,以车祸及摔倒(自己不慎摔倒及骑车摔倒)最为常见,在不同受伤原因导致抑郁情绪的比较中,坠落伤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66.7 %(6/9)高于车祸(25.00 %,7/28)及摔倒(23.08 %,6/26)。但两组患者总体受伤原因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72)。见表3。

2.3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的比较及mTBI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抑郁组患者血清BNDF水平为明显低于非抑郁组[(4.35±2.82)ng/mL vs(12.72±10.91)ng/mL,t=-3.286,P=0.004]。 检验BDNF水平呈正态分布后行person检验,抑郁组患者BDNF水平与SDS评分呈负相关(r=-0.321,P=0.008)。以是否存在抑郁情绪为因变量(是=1,否=0),以血清BDNF水平、年龄、GCS评分、损伤部位及损伤原因为自变量,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BDNF低水平的mTBI患者易于出现抑郁情绪。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受伤原因的比较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GCS评分、损伤部位及损伤原因与抑郁情绪的发生无关,血清BDNF水平与抑郁情绪的发生呈负相关。见表5。

表4 单因素logistic分析mTBI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的相关因素

表5 多因素logistic分析mTBI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的相关因素

3 讨论

抑郁症是TBI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后遗症,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在TBI中极为常见,尽管此类患者脑部实质性损害不严重,但是它常常带来认知、情绪改变之类的精神问题不可忽视。研究表明,TBI后一年抑郁的发生率可高达53.1 %,且这种风险可持续数年之久,此类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多在患者出院以后,不能被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其抑郁或精神症状出现时多无法得到及时医治[12-13]。轻度颅脑损伤由于身体症状较轻,许多急性期症状恢复较快。然而,抑郁可能在急性期或慢性期后持续存在。研究表明,mTBI患者中患有抑郁或焦虑情绪的仅19 %至专科医院就诊,多数患者未能得到专业的治疗,且经过治疗后,尚有38.3 %的患者症状未得到改善[14]。因此,早期诊断及干预mTBI患者的抑郁情绪显得尤为重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主要存在于海马及大脑皮质中,具有营养神经,促进神经元分化及防止神经元死亡等功能。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15]。近年来研究发现电休克、运动、强化环境、类黄酮和非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等多种抑郁治疗手段均通过BDNF/TrkB系统发挥抗抑郁作用[16-18]。由此可知,BDNF与抑郁的发生,严重程度及治疗等均具有密切联系。

彭涛等[19]报道颅脑损伤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36 %,且患者本身文化程度,是否自付费用及性别等情况对患者是否发生抑郁情绪的影响较大。本研究中67例mTBI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28.36 %,且性别、年龄等因素对抑郁情绪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可能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随访时间点、不同的评估方法及患者自身情况相关。既往研究表明,颅脑损伤患者损伤部位及受伤原因与抑郁的发生相关[20-21]。本研究发现,mTBI患者损伤部位及损伤原因与抑郁情绪的发生无相关性,可能与此次研究仅纳入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相关。

本研究通过对mTBI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患者伤后早期血清BDNF水平与抑郁情绪的发生呈负相关性,早期血清BDNF水平较低的患者在康复期更易出现抑郁情绪。本研究局限性为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是否与BDNF相关尚未探索,仍需要后续继续研究。

猜你喜欢

创伤性颅脑部位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超早期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龄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喜欢什么
影响急诊非创伤性腹痛分诊准确率的相关因素探讨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