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池民族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微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2021-05-31尹建强姜献生

文教资料 2021年3期
关键词:河池理论课民族

尹建强 姜献生

摘   要: 民族文化资源,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积累的大量丰富多样的具有浓郁地域特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广西河池境内,世代聚居着壮族、汉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侗族、水族等八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微型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价值。有关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加以开发利用,使之进入实践课堂,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河池   民族文化资源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型实践教学

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強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八个统一”既遵循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遵循了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指明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原则与方向。其中,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开展思政课微型实践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有益探索,民族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微型实践教学丰富了实践教学的民族特色。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河池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微型实践教学对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广西河池民族文化资源为例,对高校思政课微型实践教学民族文化资源的应用进行探究。

一、微型实践教学的价值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生命、灵魂和价值诉求。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以立德树人为目的。如何把立德树人思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落实、落细、落小,实现对青少年的精心引导和栽培,实践教学是关键。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也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唯有借助实践或回归实践才能实现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与德性教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习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要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学生的不断“演练”形成固化的行为并实现对青年学生思想情感的重塑和价值引领。唯有通过实践建构的对象性认知与自我认知,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目标。微型实践教学通过依托民族文化资源设计的精准化的系列微型实践教学项目,久久为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政课微型实践教学是指规模小、时间短、学习任务单一、难度低、经费少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具体而言,实践教学规模小是指以学生个体或者小组的方式即可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间短是指每个微型实践教学项目可以在几分钟、几十分钟、几个小时内即可完成。实践教学学习任务单一指每次实践教学只进行一个小项目,每个项目仅需完成一个单纯的任务。实践教学难度低是指教师有时间、精力和能力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实践教学所需经费少是指通常一个微型实践教学项目只需要很少的经费开支甚至可以基本不用经费开支亦可开展。

思政课微型实践教学,升华了实践教学的价值,深化了思政课的实践内涵。一是学生的参与度高。微型实践教学在项目类型、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时间等各方面灵活多样,难易分明,可兼顾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差异,既有利于优秀学生的能力发挥,又能照顾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二是学生兴趣浓厚。微型实践教学因项目设计、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并与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可根据生活经历、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等情况,选择一项或多项教学活动。三是实践教学发挥效果的途径特殊,实效性强。每次微型实践教学的效果以“润物细无声”般的点滴之功,达到对大学生实践品格的持久性锤炼,看起来影响微弱,但因融合力强反而效果更加强且牢固。而且微型实践教学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思考,在实践中深刻体验,在实践中外化为行为,真正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二、河池民族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河池境内世代聚居着壮族、汉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侗族、水族等八个少数民族,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具有浓郁地域特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主要体现在民间文学、传统习俗、节庆文化等方面,其中不乏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资源,为高校思政课微型实践教学内容的拓展提供了独特的载体。

铜鼓是河池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河池具有“铜鼓之乡”的美誉,存世铜鼓1458面,占全世界传世铜鼓数量的6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铜鼓之乡。铜鼓文化蕴含着河池各民族共有的精神价值,是河池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今时今日,古老的铜鼓习俗仍是盛行于河池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俗传统。如:白裤瑶民族的打铜鼓、壮民族独有的蚂拐节中的打铜鼓求雨仪式等,都是能充分体现河池民族地区铜鼓文化的活化石。铜鼓文化对于增强河池地区各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友善具有重要价值。瑶族的神话古歌《密洛陀》也诞生于河池。“密洛陀”融神话、创世、英雄为一体,描述了女神密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不朽伟业。这部神话古歌反映了人类的早期思想,歌颂了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展现的无穷创造力。“密洛陀”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池各族人民在民俗、节庆、服饰、丧葬等方面,都保留着本民族的民族形式与民族特点。其中尤以各民族的民俗节庆活动极具民族魅力。如:仫佬族依饭节,是仫佬族祈神保佑丰收、人丁安泰的传统节日,带有极强的感恩和祝愿色彩。壮族蚂拐节,是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通过祭祀蚂拐,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毛南族分龙节,集歌、乐、舞、戏、竞技于一体,表达毛南族人民对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的祈盼。白裤瑶族的服饰文化、铜鼓文化、婚葬俗文化等极富民族特色,特别是“砍牛”仪式,充满了白裤瑶族的神秘色彩。壮族的春榔舞、瑶族的长鼓舞、苗族的芦笙舞等都是河池各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民俗活动中,承载着他们对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记载着他们生生不息的生命历程。

红色文化,已成为河池的重要民族文化资源。河池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全市所辖11个区(县)165个乡镇中,有10个区县的100个乡镇被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划为革命老区。河池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里走出了韦国清、韦杰等七位新中国开国将军,是“全国少数民族将军之乡”。现存革命遗迹主要有:东兰武篆魁星楼(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列宁岩(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韦拔群故居、东兰革命烈士陵园、燕洞会议旧址、红七军宿营地军部标语楼旧址等。其中河池镇红军标语楼,即红七军军部河池宿营地旧址,是全国红军标语第一楼。1930年4月、5月、11月,红七军分别三次进驻河池。红七军在第一次进驻河池时,为了向河池民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方针、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十大罪状”,在开明绅士吴自若的住宅里,红七军士兵委员会和宣传队用通俗简洁的标语书写了56条标语,并绘制了6幅形象生动的漫画。河池镇红军标语楼,作为红七军创建和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传承着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伟大的红色精神,更是目前全国保存红军革命标语最多、最集中、内容最完整、最丰富的遗址,是后人接受红色文化浸染的重要场所。

三、民族文化资源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微型实践教学中的具体路径

任何高校都是处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即处在不同的地域文化区域之中。立足于民族地区的高校,这些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资源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对于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课程而言,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更加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鲜活的“亲和力”。将这些民族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型实践教学中还需要具体的路径。

1.将民族文化资源引入实践教程,丰富微型实践教学内容。

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程国家中宣部、教育部没有统一的规范教程。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当地社会实际,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提炼,将民族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资源作为思政课微型实践教学内容,编制思政课微型实践教学教程和微型实践教学案例,为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河池境内世聚的八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服饰文化。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型实践教学可以民族服饰作为切入,构建民族服饰微实践教学,通过到博物馆参观或者到民族服饰生产企业考察或者民族服饰摄影展示,引导学生对本民族的服饰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民族服饰加工制作流程等有详细了解,可以让学生亲手参与到民族服饰的制作过程中,通过这样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坚定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自觉承担起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重任。

2.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创新思政课微型实践教学形式,突出实践育人特色化。

在“知区情、有才干、乐奉献、担责任”的微型实践教学总目标的前提下,以模仿与再现、创作与创新的方式把河池本地民族文化资源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型实践教学中,借助语言文字类(如体现民族团结的微型小说、微型歌曲等)、视频作品类(如歌颂民族团结的微电影等)、艺术创作类(如民族技艺、民族服饰微摄影等)、社会服务类(如民族政策宣讲)等微型实践教学形式,在“民族文化进校园”“传统戏曲进校园”“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节”等民俗文化系列活动中展示学生思政课微型实践教学成果,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感悟,浸润在优秀民族文化当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增强民族自信,并厚植爱国主义思想和家国情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如:河池市是红七军的发源地,是百色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韦拔群等革命先驱在此开展革命活动,积淀形成丰富的以“拔群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开设“拔群精神”微论坛,开展红色文化育人,突出实践育人的“红色”特色。再如:河池市是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每年举行“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节”“铜鼓山歌艺术节”等民俗文化系列活动;经常开展“龙狮竞技”“板鞋”“打陀螺”“抛绣球”等地方民族体育竞技活动,举办“壮族蚂拐歌舞”壮族山歌、“跳竹竿”、扁担舞、瑶族“勤泽格拉”、壮族歌圩等传统民族艺术活动;依托民俗文化系列活动、民族体育竞技活动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精准化设计的民俗文化微型实践教学项目或民族体育竞技微型实践教学项目,开展以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为载体的文化育人,突出实践育人的民族特色。

四、结语

要想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一方面要确保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的高参与度。而要确保这两方面,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型实践教学,对民族地域文化资源中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整理,并将富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疑是一条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尹建强.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以河池特色文化資源为例[J].文教资料,2017(19).

[3]尹建强.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河池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探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

猜你喜欢

河池理论课民族
我们的民族
A new loach species of Troglonectes (Teleostei:Nemacheilidae) from Guangxi,China
多元民族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河池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河池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河池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