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开设与实施的思考

2021-05-31李双红何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技能

李双红 何燕

[摘           要]  好的课程是知识和技能的载体,开设和实施的成效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参与学校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将大大缩短人才供需在知识和技能上的距离,就校企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在课程开设与实施方面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课程设置;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150-02

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为产教深度融合。好的课程是知识和技能的载体,开设和实施的成效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参与学校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将大大缩短人才供需在知识和技能上的距离,下面就校企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在课程开设与实施方面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校企产教融合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校企產教融合的背景。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意见指出:要“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支持若干有较强代表性、影响力和改革意愿的城市、行业、企业开展试点。”从意见可以看出,意见将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更上一层楼,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2018年9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发布了《关于征集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公告》,征集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并列出了入围企业的标准条件。2019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定义了“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指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办学和深化改革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行为规范、成效显著,创造较大社会价值,对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具有较强带动引领示范效应的企业”,可以看出产教融合型企业在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将体现出主体性的作用。2019年4月24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公布《关于先期重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议名单的公告》,确定了先期重点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为24家。国家层面一系列文件、政策、措施的出台表明产教融合将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新方向。

产教融合的情况总体分析看,目前院校和企业在产教融合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校企对产教融合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地区大力发展职教联盟,并试图做大做强,但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概念未区分开,合作意识不强,政策利用较少,各自为政。

2.缺少交流沟通和实质性的工作,仅停留在做几次报告、开开年会的表面合作上。合作中还停留在传统的学校为主,企业积极性不高被动为辅。参与度一般,没有真正融入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还停留在传统的企业被动接受学校实习生的情况,企业师傅部分能定期到校开展讲座、承担部分课程,但受时间限制,不稳定的情况也很大,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和机制来保证质量。

3.开课的课程内容没有与企业有效对接。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企业有参与,但参与度还有待提高。课程主要由校内教师完成,但教师并不能及时、有效、全面地把握企业的最新需求和人才的岗位需求,同时,课程中学习的内容存在滞后性,往往学生在实习阶段中才发现学到的知识已经是几年前的内容。

4.课程评价考核上存在不合理。部分学校主要是校内考核为主,校外企业缺少参与,部分由校外企业参与考核的课程也流于形式,考核方式单一。没有一个有效的适应学生学习成长过程和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考核评价标准。

二、校企产教融合的现实意义

校企产教融合背景下企校联合课程设计的意义。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人才,高技能人才是高等院校培养的产品,产教融合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的指路牌,国家领导人及教育主管部门都作出了批示、指示,国家也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指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进行特色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产教融合缩短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距离,能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本地区、本行业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在产教融合下,行业、企业、学校绑在一起,多方融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在课程开发设计中重点体现课程与职业标准、岗位技能需求、教学过程环节与实际生产及工作业务环节的高度对接。

三、校企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设计及实施的几点建议、意见

结合以上产教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下面从课程设计及实施方面提出几点建议、意见。

学校根据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开设面向学生的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聘请企业师傅作为任课老师。企业师傅的授课形式可以多样化,有条件的企业师傅可以来校任教,也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和资源,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直播教学、录播教学等线上教学。企业师傅授课帮助学校完成课程教学的同时,也为企业完成了订单式新员工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同时获得了课酬,提高了企业师傅参与的积极性。

增设素质技能课程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宽广。与传统的选修课相比,素质技能课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定制课程,给学生提前提供一个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工作的窗口。如针对学生不会下厨,定制开设学做一道菜;学生毕业需要成家立业,定制开设购房体验课,提前让学生规划和展望自己毕业后三至五年的生活;定制育儿教育课,让学生了解生理卫生知识、育儿不易进而拓展到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也可定制学跳一支舞、学唱一首歌活动,将社交知识等融入教学环节。

增设日常行为养成课,促进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学生日常行为存在缺陷主要反映在学生自制能力差、我行我素,不能吃苦,这样学生进入实习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较多,不能适应企业的工作節奏。这样的学生往往能晚上熬夜打游戏就是不能适应上夜班;在班级管理、课堂上体现出来的问题就是不爱学习爱睡觉、上课就是“上”手机等问题,任课老师、班主任往往花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也不起作用,这样的学生往往一个学生影响一片,影响整体校风、学风。这类学生精力很旺盛,就是心思不在学习上,教育这类学生还需因材施教,开设行为养成课来帮助他们、约束他们。课堂上充分给任课老师权力,由任课老师“提名”将这样的学生送入行为养成课专班,可以劳动,可以军训,可以观看教育影片,可以学习企业文化,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教育,专班考核合格后回到上课班级。通过行为养成课解决任课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教会学生怎么做人后,再学习专业知识。

课程学分制和企业生产计件制有效结合,以产教融合为背景合理设置学生的学分修读,学生完成学业学分的同时,完成企业计件生产。充分利用学分制的优势,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提前修满在校学分,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鼓励并安排这些学生提前到企业完成企业课时学分的修读,并完成企业的计件生产,解决企业在生产旺季员工短缺的问题。学生既获得了学习学分,又获得了计件报酬,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课程设计中融入职业操守和技能技术。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实训课程融入综合实训课,课程中包括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同时将企业、行业文化职业素养也纳入其中,做到课程中既有理论,又有技能,还有职业素养,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技能技术人才。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依托企业的优势资源,把部分课程学时设计为企业认知实习,把校内课堂搬到企业工厂,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以学生和企业职工的双重身份进行认知学习,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形成用人单位、学校、学生都参与的课程多方评价机制。针对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主体参与的多方评价,按比例考核汇总,形成多方评价后的课程学业成绩。在各方评价中,结合课程培养目标细化,可包括考勤、理论知识、实践动手技能、操行表现等。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各方面表现较为重要,操行表现主要考核培养学生的遵规守纪意识、独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在考核比例中可适当提高。

专业课程设计依托并服务于地方产业。结合地方支柱产业大量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开展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课程改革的抓手。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了解社会,避免因学生不能吃苦耐劳、不适应而不能与同事、工友协作工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为今后开启安全的人生打下基础。

为课程开设与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部分职业院校校舍建设、更新滞后,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幸福指数偏低。以宿舍为例,有的学校仍然是几十年前上下铺加铁柜子的住宿模式,没有任何书香气,这样的环境肯定不利于学生课后学习。学校教室、图书馆、宿舍应该尽可能多地配备学习设施、生活设施,为学生构建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技能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