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互动范式:跨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021-05-31李晓莉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教学改革高校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促使我们更频繁地与国际进行交流互动。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英语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必备沟通工具。因此,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具备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会对日后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文化-互动范式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针对当代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对跨文化视角下的高校英语教学原则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跨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高校;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晓莉(1980.05-),女,汉族,天津人,石家庄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应用语言学。

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使它成为国际交往中的通用语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互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各高校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英语教师对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希望能够通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传送出一批又一批的国际性交流人才,以此促进学生和国家更宽广的发展。

一、 当代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1. 应试教育的思想尚未完全转变。在当前教育形式之下,虽然倡导着“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思想仍然影响颇深,对教师的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就大学英语这门课程来讲,学生每个学期都要面对学科的成绩考核和学分评定,而英语又是高校课程的基础课程,这门学科的成绩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是能够顺利地从高校毕业。这种问题存在的最好证据,就是高校为了考核学生是否符合毕业条件而进行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会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压力,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而在通过调查走访得出的结论中,我们发现在国外,这种考试根本不存在,并且国外的机构对于这种英语等级考试所得到的资历证明也完全不认可,他们觉得这样的一纸证明并不能体现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因此,高校教育应积极转变应试教育的思想,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加入跨文化交流的理念,积极地推动教育变革的进程。

2. 跨文化方面的教育理论不够完善。在目前教育情况中,因为重视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尚未觉醒,导致各高校认识不到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相关的教育理论尚待完善。使得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不能应用到日常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而在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因为跨文化教育模式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使得教师对这种跨文化的英语教学模式缺少了解,从而阻碍了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的开展。

3. 高校教师尚未意识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就笔者院校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各高校尚未意识到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意义。语言与文化二者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掌握,而忽视了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这种问题的存在具体表现为:第一,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很少把相关文化知识渗入进去;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教学任务本身,没有更全面地看待英语教学的意义,忽视了从文化角度带领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从而导致填鸭式教学的产生。这对跨文化英语教学方式的开展相当不利,也不能对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增强学生文化理解的程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4. 高校教师缺少相应的跨文化经验。英语是产生于西方国家的语言,也是西方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学习西方文化也是学习英语语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师都缺少海外留学的经验,这样就会导致英语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西方文化,使得在高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难以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顺利地开展跨文化英语教学。由于教师缺少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现实经历,就会影响到对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5. 缺少相应的实战演练。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在实际的实战训练中产出。目前,各大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学生缺乏跨文化交流的机会,因为学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外国的留学生以及教师,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难以得到实际的运用,使得学生很难认识到和理解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难以掌握西方人平时的语言习惯。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并不等同于单纯的口语交流能力。所以,只是通过单纯的日常口语练习,很难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一目的得到实现。

二、 跨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建议

1. 精选教学材料。能够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在以跨文化交流的培养目的为前提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不能局限于课本教材,应该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对各种材料的解读,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转变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固有观念,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BBC的新闻,让学生寻找出China Daily与Street Journal在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报导时的不同之处,从而感受西方文化、了解西方文化。明白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毕业证,而是要了解西方文化促进国际之间的交流。在外国人实际的交流过程中,只要能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语法的正确使用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外国人的眼里根本没有语法这一概念。

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之下,教学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教师权威”的现象逐渐被摒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学生十分有利。同样,对跨文化交流的英语教学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英语教学的过程,本身就需要两种不同的文化不停地发生碰撞。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显然需要对教师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跨文化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有着跨文化的思维方式。因为英语教学活动的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的形式,教师只有建立提高自身多元文化的意识,才能更好地把控跨文化英语教学的课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引导。而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本身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之中渗入英语文化的教学,对学生建立正确的英语语言体系,这些条件的建立正是以教师本身对于英语文化了解和理解的程度为基础的。

3. 教学方法最优化。就我国当前高等院校的大部分情况来讲,英语教学的授课模式仍然是以我国的汉语授课方式为主,这种方式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相当不利。因为在这种授课方式之下,教师会不自觉地从我国文化的角度对学生展开英语知识的讲解,最终就会导致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产生偏差,不能加深对英语文化的印象。而在对教学方法的优化过程中,首先应该推行的是全英语交流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按照英语文化的习惯方式对学生展开课堂教学,通过尽可能地塑造纯正英语文化教学氛围的同时,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使用英语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英语文化的合理运用,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内化所学的知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高校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在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技术的应用构建出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这一环境中按照英语交流的逻辑思维参与到情境教学中。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构建,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学生在进行英语交流时的自信心和合作参与的意识。在构建教学情境的同时,教师需关注到几个问题:第一,情境教学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际中正确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应避免过多的华而不实的活动;第二,情境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教师应通过跨文化交流思想的渗透,转变学生对英语文化认知的固有观念;第三,从教学任务完成的角度上来看,情境教学占用的时间较多,所以教师要对教学情境的构建进行合理的设计,避免占用过多的时间导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5.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英语本身就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自身语言文化的学科,基于这种特点,在跨文化交流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才更应该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注重互动交流能够更好地体现在课堂的应用之中。尤其在当今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之下,身为教师就更应该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课堂内容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趣味、情感丰富的语言对课堂内容进行展开,作为英语语言文化教授的載体。从实际的课堂教学角度来讲,就是要求高校英语教师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例如,可以通过讲授、讲演、展示、辩论等多种形式,使英语文化能够充分地渗透在跨文化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的全方位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能够对英语文化有充分地了解,多学习西方英语国家的优秀教学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知识,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创新,将英语文化自然而然地渗入跨文化英语教学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化,进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 结语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之下,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这就要求高校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知识与运用的水平,以跨文化交流的角度适应时代的高速发展。因此,高等院校中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主动地转变传统的思想,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运用文化-互动范式的跨文化交流理念和教学形式展开高校英语教学。以提高高校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西方国家的英语文化,对学生、教师、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钱继伟.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分析[J].青春岁月,2020(5):113.

[2]周妍蓉.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魅力中国,2020(5):61-62.

[3]周洋.文化交流世界握手——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锻炼策略探究[J].文存阅刊,2020(3):140.

[4]向思莹.浅谈高校英语教育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考试周刊,2019(38):129.

[5]闫颖.高校英语阅读中的跨文化障碍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20(20):228-229,223.

猜你喜欢

跨文化教学改革高校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