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舞蹈技能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2021-05-31李长步黄严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期
关键词:舞蹈技能高职

李长步 黄严

[摘           要]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体育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应积极依托国家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开展相应的课程改革探索。基于对当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认识及对高等专科学校舞蹈课程改革实践经验的剖析,提出了课程改革应有更为宏观的思考,才能更深层地去研判课程改革的基础和支持力,构建“职业改革工作领航+舞蹈专任课程教师主抓+教学赛训用协同评估”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课改模式,融合课程、管理和实践的协力,通过多模块教育工作的齐驱,打造体育教育舞蹈课程改革的协力共同体。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体育教育;舞蹈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108-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我国职业教育的發展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教育部也出台了多个加速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提质的文件,这一系列的新动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注入了活力,进一步营造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热潮中获得了高度的关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也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良好态势下获得了有效助推,围绕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各个课程纷纷进行了有益的课改探索。本文以笔者所在单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为基点,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提出有益的参考,以互勉共进提升高职院校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全面研判改革基础,深挖课改支持力

课程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直接阵地,是学校教育教学开展的抓手,要研究课程改革就必须回归到对院校根基的思考,这样才能更深层地去研判课程改革的基础和支持力。笔者所在的高职学校教学工作以学前教育教学为核心,以体育教育为特色,以体育、舞蹈、美术、音乐与语言课程为护航,围绕学前教育这个核心并轨发展。所以笔者所在的体育艺术教研室在探索体育教育舞蹈课程的改革时,首先着眼系部宏观基础去开展探索和思考,对体育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形成系列共识,认为舞蹈课程的改革是可行的,缘由分析如下:(1)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方向明确,教学特色显著,为舞蹈课程的改革奠定了扎实的科研底蕴。系部沿承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始终坚持“幼”“师”发展方向,坚持培养幼儿运动健康指导教师,具有鲜明的学前体育师范特色,并一直深耕幼儿师范人才的培养,在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取60多项标志性赛事奖励,向区内外同类院校汇报了我校的体育教育成果。扎实的教育育人成绩是体育教育舞蹈课程发展的生长点和改革实施的信心来源。(2)本系坚持贯彻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课程改革之路,通过增加实习实训基地数量、探索与社会影响力大的舞蹈协会和团队建立稳固的协同育人机制,反哺课改研究的实证实践。(3)体育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人员责任心强,充满课改的热情并拥有丰富的舞蹈教学课堂课外实践经验,为舞蹈课程课改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这支科研人员队伍年龄构成年轻化,是一支年轻有激情的队伍,对课程实施工作认识到位,科研意识深入人心,在做好技能教授工作的同时,一直积极从事课程育人的研究和实践,并秉承我校“以爱育爱,以智启智”校风引领,积极投身舞蹈课程思政改革的创新及建设;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创新融合,通过“教、学、训、赛、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不断优化教书育人的质量。(4)学校对技能课程工作的重视为舞蹈课程改革实践提供切实的支持。我校是一所具有81年办学历史的师范院校,一直积极响应党的教育方针和路线,对教书育人的初心坚定不移。学校对课程建设十分重视,将课程改革工作作为保障和评估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对获得课改科研项目给予经费配套支持,对研究人员的相关学术活动均予全力支持。这为舞蹈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动力。

二、明晰课程改革的建设目标,理顺课程改革的路径

如上所述,在高职学前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将“体育+学前”作为办学定位,还将“体育+艺术”作为办学特色,以艺术课程为护航。在进行体育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时,需有明确的改革方向及目标定位,以保障舞蹈课程的改革既始终服务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又能焕发出舞蹈课程自身的活力。所以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具体舞蹈教学实践中,认为体育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应旨在建立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舞蹈核心素养提升的长效机制。具体课改目标定位为:立足职业院校学生舞蹈基础的学情实际,以核心素养发展为核心,以幼儿舞蹈技能的培养为基点,以加强“德技双馨”体育教育舞蹈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动力,构建服务于体育教育师资建设管理的专业化成长平台。依据此课改目标链,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路径可以落实为构建“职业改革工作领航+舞蹈专任课程教师主抓+教学赛训用协同评估”的三位一体课改模式,融合课程、管理和实践的协力,通过多模块教育工作的齐驱,打造课程改革的协力共同体。在具体路径上,落实在以下三方面。

(一)以学校课程方式实施舞蹈艺术引领,培育舞蹈课程学习动机

高职舞蹈课程既是对国家关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贯彻落实,也是高职师范教育工作中落实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学习动力培养的主阵地。“对于没有航向的船而言,任何风都是逆风”,明确技能培养发展方向是人才培养成功的第一步。对职业院校大专毕业生而言,掌握一项实用的体艺技能是不容易的,要开发出一项能技压群芳的舞蹈表演技能更是不容易,这就需要早做打算,早做规划,并将舞蹈学习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始终。本科研组所在系部面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舞蹈基础、体育舞蹈、爵士舞、街舞、儿童舞蹈等舞蹈系列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每个学期安排6节以上舞蹈类课程,安排充足的舞蹈课程主旨在让学生在原有体育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融合舞蹈艺术课程让学生在技能上丰富的同时还起到用艺术润色和迁移提升的作用。依托舞蹈类教学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对体育教育工作的自豪感,学生的学习动力能由内而外得到激发,形成稳固的体育教育技能学习动机。

(二)以“双师并轨”方式实施体育教育舞蹈教学

在沿用传统的舞蹈教室班级授课管理制的基础上,通过设立课程小组长对后进学生起“老生带新生—传帮带”、帮扶和榜样的作用,即通过实现“造血”的功能,通过优秀榜样带动出新的优秀学生。课程小组长协助课任教师为新加入课程的学生传授经验,让新生不再迷茫,对未来学习有所规划。在科任教师和课程学生小组长的双轨护航下,学生见贤思齐,你追我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舞蹈学习能力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好监督和鼓励。

(三)以赛训用为产出导向实施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助推舞蹈创新力的增长

职业院校学生对课堂学习比较难以集中兴趣和注意力,但是职校学生对展现个人技能的平台具有天然的爱好和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促进职校学生积极实践,并在实践中收获思考,进而产生艺术创新的意愿,应建立以文化学习为基础,以职业技能考核为导向的评价机制。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舞蹈比赛,积极参训,大胆尝试,在学习收获感中敢于吐故纳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应将参加职业技能比赛的数量和质量纳入综合操行评定分评价中,引导学生参加诸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共青团广西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举办的“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区直院校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比赛等。通过比赛,使学生积极主动提升职业素养。

三、结语

体育教育舞蹈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舞蹈教育教学中获得良好的艺术引领,才能全面夯实体育教育技能的发展。所以在体育教育发展的良好形势下,体育教育舞蹈课程表现出积极的课改状态。实践表明,只有不断开展教改的探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更好地与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契合,才能为社会造就出符合社会与国家发展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洁.四川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开展状况及建议[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2]刘婷,江赢,王晶,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国际比较研究[J].武术研究,2020,5(6):134-137.

[3]李国金,藏威.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改革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5):146-147.

[4]盖梦瑶.全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统编教材内容结构与适切性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9.

[5]樊姿含.社会需求下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再审视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9.

[6]房弘.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修学生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9.

[7]吴东方,黄玉舫,徐雪霞,等.体育院校体育艺术专业办学实践与思考: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专业体育舞蹈方向为观察点[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8):62-67.

[8]朱莎.供需理论下体育舞蹈的市场需求及发展分析[J]. 黑河学院学报,2018(2).

[9]沈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改革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6):98-102.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舞蹈技能高职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舞蹈课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拼技能,享丰收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