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优化研究
2021-05-31常秀娟安飞么艳香国冬梅陈玉艳陈青
常秀娟 安飞 么艳香 国冬梅 陈玉艳 陈青
[摘 要] 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的城市轨道运营企业用人需求不断扩大,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强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各高职院校迅速开设。但是,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而用人单位的要求逐渐细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的出台更表明多个条件变化之下之前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和课程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人才培养需要。因此,高职院校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应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满足企业需求。
[关 键 词]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104-02
一、研究现状和背景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25年,我国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将达到50个,运营里程超过12000公里,超长的运营里程催生巨大的用人需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就业前景良好。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随后,2019年3月15日,河北省印发了《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强调2022年,“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呼之欲出。
我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成立于2013年,至今已有五届毕业生,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已经较为成熟。但近年来,随着高中生源逐年减少,本科院校和其他高职院校不断扩招,我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单招比例逐渐增多,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加之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新理念的不断产生,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已经不符合实际需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就业岗位问题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员岗位,后续可晋升为值班员、值班站长、行车调度员、站长等岗位,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人员的中坚力量,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中唯一培养直接面向乘客的一线岗位专业,具备极强的不可替代性和发展潜力。通过对国内用人单位和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先进办学经验的院校、轨道学院在校生以及毕业生进行调研,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及保持毕业生较高的就业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本校师生、该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和其他高职院校等进行调研,关于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不符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公布,加之单招学生增多,2020年该专业单招人数占比达到了76%,生源质量下降,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已经不符合实际需要。这些问题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课程,属于该专业扩展类课程,内容依據地铁线路行车调度员的岗位工作实际,且部分内容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重叠,通过调研和毕业生反馈结果,由于高职毕业生几乎没有五年内做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日常工作不会用到课程内容,所以毕业生对该课程内容几乎没有印象。
(二)专业课程教师紧缺,教师缺乏企业实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知识经验性相对较强,但绝大部分教师没有接触过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知识学习都是来源于书本,没有相关工作经历,缺乏从企业一线的积累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虽然通过短期业务培训等方式能够了解一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工作内容,但离专业教学需求还是有一定距离[1]。加之该专业专任教师数量较少,教学工作量大,师生比例远远低于国家教学标准要求的1∶25比例,所以一般采取合班授课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主要停留在了书本层面。
(三)学生实训教学学时不足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主要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结合国家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和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意见来看,一般要求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的50%,但由于实训场地、实训实施、实训指导教师的限制,使学生人均实训教学时间往往远远小于理论教学时间,由于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与企业实际运营需求连接不畅,导致其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进行结合,限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优化路径分析
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形势以及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情况,要做好积极改善,构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有效培养,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实际需要。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对以下几点内容予以把握。
(一)立足调研,依据政策,优化课程
在构建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專业的课程体系时,适当增加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军事理论与军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比重,在所有课程授课过程中贯穿课程思政,要注重对学生吃苦耐劳意识的培养,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注重良好责任心的培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进行重新梳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出台,积极对接“1+X”证书制度,如下表所示,单招人数逐年增多,逐步从整体上降低课程难度,删减课程体系中与职业技能无关的专业课程,从毕业生反馈认为最实用的课程来看,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位列前三,对工作中用得较多的核心主干课程如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等应多讲、精讲。
(二)增加专业教师数量和教师实践时间,并强化教师专业
师资决定教学质量,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一流教师队伍,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任务。通过合理增加教师,将教师从繁忙的日常教学中解脱出来,增加教师的备课时间和教学研究时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将极大地增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累丰富的一线经验,有助于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素材,提高课堂教学生动性,提高学生听课效率,促进校本教材开发,更好地指导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按照职业技能和课程体系将教师分组,如分为行车组和客运组,教师到企业实践时,有目的,有重点,先学精本组知识体系,再学习整个专业知识体系,强化教师专业,强化教学针对性[2]。
(三)增加实训设施,增加实训教学时长
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注重结合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理念,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校依托河北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训中心,合理增加实训设施,如引入VR技术等,增加实训课程的灵活性与便捷性,可将实训教学从实训周集中实践转变为每周每节课实践。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本节课学理论、下节课上实操的教学,从而增加学生实训练习的时间,加强实训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训操作技能。
五、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优化过程中要紧紧把握课程立项依据,践行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依托河北省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依据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信息反馈,结合该专业单招生较多的实际情况,积极努力做好专业教师的企业顶岗实践,提升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做好专业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朱旭.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10):69.
[2]魏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2):141.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