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专业技术为魂,构建“1+2+3”网络育人模式的研究
2021-05-31罗宜春杨坤邬佩君
罗宜春 杨坤 邬佩君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紧抓网络平台,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构建网络育人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从当前高职院校网络育人需要重视的问题着手,总结经验,以信息专业技术为魂,构建“1+2+3”网络育人模式,形成育人合力,强化育人效果,进而构建和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
[关 键 词] 信息专业技术;网络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034-02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强调,要将信息技术高度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促使师生树立科学的网络思维意识。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环境对于塑造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个性心理、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网络学习资源,以机制建设、平台建设、资源建设等工作的实施,不断加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创新融合的移动交互、高效透明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思路,自主个性化地开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考核平台、“网上交院”智慧网络育人平台,形成“1+2+3”网络育人模式,从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
一、当前高职院校网络育人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育人模式手段单一、文化传播引导及影响力低
当前,高职院校主要利用网络公众平台科普文化知识、宣传文化活动,但没能更深刻地把握网络育人阵地,文化育人模式手段单一,少有的线上活动也多为智力答题比赛等,缺少趣味性。并且,由于网络科普文章图文冗长、网络文化活动时间短、内容未切合学生兴趣或生活实际等原因,导致文化传播引导及影响的力度较低,育人成效不明显。
(二)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网络教育资源,推动学生信息素养和文化素养“双提升”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艺超群、品德高尚的大国工匠为己任,要更关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与综合文化素养。可以借用建设网络特色教育资源的机会,将专业技术实践与文化传承活动相结合,让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检验知识掌握水平,主动地调整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术能力,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同时,激发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文化教育,提升文化素养。但要如何开展资源建设活动,采用哪种制作方式,选择什么文化内容,都是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文化相结合不够密切的问题
网络育人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要紧抓的助力平台,只有将思政工作与时代文化紧密结合,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潜藏的思想危机。虽然近年来各类高职院校纷纷就思政工作进行了多种改革,但主要针对的是思政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与专业课堂思政因素的挖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多着眼于学生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没有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文化的结合,没能对在校园中传播的网络文化进行及时、深度筛选和疏导,没能关注到网络中悄然滋生的问题。正因如此,网络通俗文化所传播的一些不良文化倾向,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才会依旧在校园中蔓延,荼毒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
(四)校园网络育人环境监管难的问题
作为相对开放与自由的文化环境,网络世界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校园网络监管一直是个难题。在利用网络育人功能的同时,如何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如何引导学生网络行为文明合法,如何把控网络舆论正向发展等,是校园网络监管的重点问题,亟待解决。高职院校要围绕以上问题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网络监管机制体制,提升技术监控能力。
二、研究思路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信息技术专业优势,以网络育人为抓手,不断完善网络育人的活动和示范项目,建立健全网络工作机制,将学生活动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考核平台紧密结合,全方位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打造精品化网络作品,使海报、微电影、动画、网站等示范性育人资源建设落在日常,抓在经常,利用大学生网络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形成具有价值引领的网络文化氛围,在实践中激发学习主动性,提升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逐渐形成“1+2+3”网络育人模式。
1.构建“一个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
2.研发“两个网络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服务、专业技能提升、信息素养提高四大功能。
3.打造“三个示范項目”,传播校园网络文化正能量。
三、以信息专业技术为魂,构建“1+2+3”网络育人模式的措施
(一)构建一个完备的网络工作机制,造就健康的网络育人环境
1.落实责任机构和人员
成立网络育人专项工作组,明确网络育人工作责任人和工作要求,具体研究推进学院及系部网络育人工作、《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测评指标体系》《网络文章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网络素养行为准则》等,挖掘网络育人路径,努力探索出可推广的网络育人工作经验。
2.引入人工智能管控技术
将上网行为管理、上网行为感知系统、大数据可视化管理、应急处置处理系统进行融合建设,加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及网络行为规范的教育,促使形成网络文明素养,建成“终端控制、移动预警、多方参与、从下至上”的网络育人“人防+技防”的网络管控体系。
3.强化网络管理
健全网络文化建设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控、定性、分析与应对工作。严格执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办法》等制度,实现学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校园网络空间处于绿色、文明的状态。
(二)自主研发“两个网络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服务、专业技能提升、信息素养提高四大功能
1.自主研发“网上交院”智慧网络育人平台
信息工程系联合学院党工部组建开发团队,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两微一端”平台开展同步建设,以建成“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创新融合的移动交互、高效透明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网络育人空间为目标,依托学院校园特色文化和在线资源库等资源的建设,利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互动交流空间、思政育人数字资源、课程资源、网上课堂、网络传统文化、原创空间”八个网络育人模块和广西交职院交通信息工程系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学习平台。
2.自主实践开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考核平台
围绕“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建设思路,将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内务检查、晚归考勤、请假管理等大学生课程教学以外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统筹,形成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集体主义、学习学风、行为规范”5个维度25项考核指标出发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思想品德、审美品位、身体素质、劳动素养等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培育、记录、考核、评价及分析”的高效、实时、可视化、可量化的智慧化平台。平台已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能更好地对外推广,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打造“三个示范项目”,传播校园网络文化正能量
1.打造一批精品网络化示范教育资源,唱响网络育人旋律
整合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方向)、动漫制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专业优势,打造文化信息、书香信息、健康信息等特色栏目,通过师生共同开发、设计、制作海报、微电影、动画片、网站等网络资源,积极宣传校园正能量。
2.打造一批信息技术专业网络示范活动,搭建网络育人舞台
构建“自治区、学院、系部、班级、个人”五级新媒体横纵矩阵。打造一批网络示范活动,如参加校级和区级大学生网络文化艺术节、与广西电视台合作的《如果汉字会说话》动画项目、数字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系列活动。
3.共享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平台,构建价值应用体系
将综合素质考核平台的建设制度、信息平台、数据信息、运行机制等向区内外职业院校推广应用。综合素质考核平台具有众多功能:能客观跟踪记录学生日常表现,并综合进行科学评估,给予相应反馈,推动学生改进,强化教师工作建设等。此外,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评优评先等荣誉获得的重要凭证,综合素质考核结果实质上还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量化标准,能有效促进学生就业。换言之,通过建立学生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积累、可追溯、可查询、可应用,为社会用人单位提供学生的成长轨迹数据和分析图,形成学生、学校、社会的有效联接。
四、特色和创新
(一)育人机制的创新
引入人工智能管控技术,建成“终端控制、移动预警、多方参与、从下至上”的网络育人“人防+技防”的网络管控体系。
(二)网络平台的创新
自主研发“网上交院”智慧网络育人平台、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考核平台。依托学院在线资源库、校园文化等资源的建设,建立学生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积累、可追溯、可查询、可应用,为社会用人单位提供学生的成长轨迹数据和分析图,形成学生、学校、社会的有效联接。
(三)示范项目的创新
打造一批精品网络化教育资源、信息专业网络示范活动,共享综合素质考核平台,构建价值应用体系,实现学生信息素养、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三提升”。同时,将综合素质考核平台的建设制度、信息平台、数据信息、运行机制等向区内外职业院校推广应用。
五、结束语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据党和国家的文件精神,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从高职院校在网络育人机制建设中普遍问题出发,梳理、总结了过去育人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整理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思路,以信息专业技术为魂,构建“1+2+3”網络育人模式,从而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的完善,并为其他高校提供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网络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邓宇,王立仁.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审思[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5):132-139,144.
[2]章洪丽.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思考[J].学理论,2019(5):167-168.
编辑 郭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