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综合性高校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探索
2021-05-31郭金玲张婷丁峰
郭金玲 张婷 丁峰
摘 要: 本文针对前期做的省属综合性高校科技竞赛数据分析,以科技竞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探索具有针对性较科学合理的科技竞赛管理模式,对省属综合性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省属地方高校 科技竞赛 组织管理
大学生科技竞赛是在课内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以专业探索、科创竞赛、展示交流、项目评比、社会应用为因素,旨在启发、培育具有创新意识与独立思维的优秀人才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针对如何加快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相关学科的竞争力,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和特色,在相关文件指导下不断探索增强大学生科技竞赛成效的组织模式。
一、省属高校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样本调研分析
为了了解省属综合性高校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开展的实际情况,本课题以烟台大学为例展开调研。烟台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本次调查涉及在校大学生对目前科技竞赛了解程度、学校科技竞赛组织模式、推进各种科技竞赛过程情况、参与科技竞赛人员沟通方式、科技竞赛激励模式及参与调研人员对各项科技竞赛深入开展的个人建议等方面。希望通过调查结果分析,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当前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态度和观点,分析学校科技竞赛工作的成绩与不足,探索有效推动学校科技竞赛活动组织方法。
1.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以烟台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主,采用问卷星线上问卷调查形式,在学校文理工8个不同学院开展调研,收到有效问卷共434份。其中男生占50.46%,女生占49.54%;理工类学生55.99%,文科类学生44.01%;大一21.43%,大二42.4%,大三35.48%,大四0.69%。参与调研对象较合理,符合烟台大学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基本情况。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情况分析
①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程度尚可。调查问卷显示,参加过科技竞赛的人数与没有参加过科技竞赛的人数基本持平,分别为49.54%和50.46%,从结果来看在校生具有一定的参与科技竞赛意识。
②参与的科技竞赛类型较集中。从参加过的科技竞赛赛事类型来看,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人数为84.65%,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数为40.47%,参与其他相关专业赛事人数为31.16%。在校生对科技竞赛的创新性较关注,参赛倾向较一致。
③对学校推进科技竞赛满意度较好。在问及“对学校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是否满意”时,很满意占20.74%,比较满意占48.62%,一般占28.57%,不满意和很不满意仅占2.07%。超过半数以上的调研学生对学校推进科技竞赛工作是给予充分肯定的。
(2)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从主观方面来看,大学生是否有参赛意识、是否关注各种科技竞赛是非常重要的。50.46%的学生没有参加过科技竞赛活动,其中60.14%的学生没有参赛的原因在于自己对各种科技竞赛不关注。23.96%的学生没有参与科技竞赛的原因在于学校宣傳力度不够,27.19%的学生认为参赛对自己学习帮助不大和用处不大。这说明学生对科技竞赛的关注度、是否具有参赛兴趣、能否在学习上直接受益构成了主观影响因素。
②从客观方面来看,缺乏便捷、有效、多元的指导影响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积极性。56.91%的学生认为没有明确的科技竞赛团队可以加入,46.54%的学生认为缺乏参赛教师有效指导,32.95%的学生认为学校激励政策不够。数据表明缺乏明确途径获取参赛相关信息与指导,使部分学生在参赛初期偃旗息鼓。
③从赛事了解程度来看,部分大学生有强烈的参赛意愿,但对赛事本身了解程度较低。在是否愿意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选项中,82.67%的学生表示愿意,8%的学生表示不愿意,9.33%选择不知道,高达68%选择不了解学校大学生相关科技赛事,数据的鲜明反差表明学校相关赛事宣传引导力度不足,效果不显著,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学校科技竞赛工作。
(3)大学生科技竞赛管理因素分析
①从科技赛事培训来看,43.32%与48.39%的学生认为参加科技竞赛相关培训重要和很重要。58.99%的学生表示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在没有获得培训的原因分析中,除了学生个人不感兴趣等主观原因之外,28.57%的学生选择学校没有组织。这些数据对比说明学校在科技赛事培训广度和深度方面还存在不足。
②从科技赛事管理来看,关于是否了解学校激励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相关政策,64.06%的学生选择知道但不了解,16.82%的学生选择不知道;关于赛事培训主管部门选项,64.61%的学生选择学校学生管理部门,39.33%的学生选择各种科技类协会或组织,44.94%的学生选择学校教学部门。在获取各种科技竞赛信息途径与渠道方面,75.81%的学生选择从学院辅导员老师处获知,58.53%的学生选择同学之间交流,这些数据显示目前科技竞赛宣传手段单一,科技竞赛的氛围不够浓厚,竞赛的引导作用不足,竞赛服务工作较滞后。
二、高校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存在的问题
以上数据从不同角度显示出烟台大学科技竞赛工作开展情况,学校科技竞赛工作总体上获得了学生的肯定,但在科技竞赛管理、宣传、培训、组织等环节仍存在不足之处。
1.缺乏独立竞赛组织管理部门。
目前学校还没有专门负责审核、组织、服务多种科技赛事的独立机构。目前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科研处、二级学院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学校科技竞赛体系的组织与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独立的、单一的校级层面科技竞赛牵头管理部门。现状是根据科技竞赛层级、时间、内容等不同,不同部门牵头组织协调相关资源。不同部门为了某项赛事组织汇集,相互之间工作职责不清、配合力度不足,导致科技竞赛信息不畅、资源分散,参赛各种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1]。
2.缺乏相关教师有效指导。
目前科技赛事组织常规操作包括从校到院垂直化发动组织、从信息发布到组建参赛团队、从联系专业教师到带队参赛、从统计信息到审核上报等众多环节,直接联系师生的多为二级学院辅导员。这种垂直化组织执行力较强,但也有一定缺陷,比如一线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相比,在科技赛事专业指导方面受专业限制,力度不大。在调查阻碍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因素中,46.54%的学生选择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目前学校部分专业教师在承担课程教学之余,更多关注学科的科研任务,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意识不强,对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参加科技竞赛与教学工作相关联,教师群体中主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比重较低,指导赛事积极性不高。专业教师对赛事了解程度不同,指导力度参差不齐,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教师指导不足等。
3.缺乏有效的竞赛信息传递机制。
在宣传科技竞赛的力度上明显不足,信息传递途径单一、信息不畅通,效果甚微。80.88%的学生知道学校科技竞赛激励政策但不了解,这说明信息传递、沟通渠道存在一定的问题。以烟台大学为例,科技竞赛多为辅导员接到相关部门通知后下发相关通知和文件,虽然教务处网页链接有学科竞赛网,但是知道这个网站的学生较少,赛事介绍仅有5个,部分栏目更新较慢,仅限于科技竞赛活动的通知。在科技竞赛组织实施进展情况、往届科技竞赛成果展示、科技竞赛师资队伍组成等信息更新方面,以及科技竞赛相关课程、相关赛事训练场地、科技竞赛激励政策、竞赛软件培训、参赛人员在线互动等环节方面是欠缺的。
4.缺乏多元化科技竞赛激励措施。
在阻碍参加科技竞赛的因素方面,32.95%的学生选择学校激励政策不够,62.21%的学生选择学校激励政策效果一般或者没有效果。从精神层面激励来讲,对于获奖学生的宣传不够,多数宣传为获奖新闻,宣传深度不足,缺乏对相关赛事、赛事准备过程、获奖作品、赛事团队合作、参赛项目创新点等的宣传;从物质层面激励来讲,奖励单一,多为不同等级的数量有限的奖金。调查中65.67%的学生表示获得相应奖项后希望折合成科技竞赛学分,81.11%的学生表示激励政策应多元化。从科技竞赛的指导教师角度来看,是否参与科技赛事指导工作、指导赛事结果和职称评审、绩效工资联系程度等都有改进空间,要求通过完善的措施激励指导教师有效均衡授课、科研与指导参赛之间的关系。
5.缺乏科技竞赛深入广泛的培训。
调查中高达91.71%的学生表示组织科技竞赛相关培训很重要和重要,但是58.99%的学生表示没有接受过科技竞赛相关培训。在培训方式选择中,70.74%的学生选择案例分析、63.36%的学生选择经验分享、45.39%的学生选择专题讲座,这些都说明学生需要有效的赛事指导及参赛经验分享和交流的平台。学生参赛素养的提高是长期累积、不断引导的结果,经常性的、有效的科技赛事指导可以防止科技赛事人员的断层,降低学生参加科技赛事的盲目性,增强参加科技赛事的实效性,调动参加科技赛事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构建科技竞赛平台,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健全机制,完善科技竞赛管理体系。
成立科技竞赛校级层面专职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组织管理人员,负责学校所有科技竞赛活动的管理。主要职责涵盖对二级学院参赛组织与管理的领导、监督与考核;国家、省、市级科技赛事的宣传、组织、协调与管理;学校科技竞赛的审批和立项及竞赛经费的管理与分配;学校科技竞赛基地的建立和维护;与各种科技竞赛相关的对外交流等[4]。即对内明晰责权、分配竞赛资源、协调竞赛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保障竞赛顺利进行等;对外以学校名义开展校地、校企(校所)、校校联动合作,拓展科技竞赛经费筹措渠道,加强科技竞赛产品的推广。
2.搭建平台,寻求科技赛事发展空间。
一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技赛事基地。目前大部分二级学院为了促进学科科技竞赛,在学院建立了一些具有学科特点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场地进行兴趣培养、赛前培训练习、模拟竞赛、师生交流等,但是规模不大,校级层面集中的科技赛事基地几乎为零。要改变二级学院各自设立科技竞赛基地的现状,就要求学校层面统一规划开辟专区构建校级科技竞赛基地,这有利于打破专业壁垒,使参与科技竞赛的人员可以实现跨专业、跨学科交流,促进专业融合,增强参赛人员的整體能动性[4]。建立校内较大规模的模拟竞赛固定场地可以模拟竞赛流程,在模拟实战中便捷师生交流,使竞赛指导有的放矢,提高竞赛效率,营造浓厚的竞赛氛围,增强参赛归属感。
二是构建“产学研”相结合项目课题平台。烟台大学某学院探索建立双向选择制度构建科研项目课题平台,延伸为学生科技竞赛平台。这种尝试解决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科研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课题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学生做,另一方面学生找不到适合的课题与学术指导教师。教师与学生的科技创新双向选择机制,能够让学生和教师都达到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际,在师生联合的基础上走出校门,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洽谈,深入了解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题。可依托企业的设备与技术,让学生同企业的研发人员共同研发产品与技术[3]。
3.整合信息,建立综合性科技竞赛网站。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校科技竞赛的发展,便捷师生获取参赛各种信息,为参赛师生搭建一个高效的线上平台显得非常重要。要从建立一个综合性科技竞赛网站到逐步为每个学科竞赛项目建立专题网站[4]。现在的科技竞赛多采取电子化报名和竞赛成果统计的方式,相关专门网站既是竞赛管理部门了解竞赛动态的主要工具,又是参赛师生及有参赛意向学生了解赛事的窗口和平台。根据竞赛的特点不同,可分设不同板块或者设立子网站,可以涵盖竞赛赛事介绍、章程介绍、竞赛宣传、竞赛时间通知、历年获奖总汇、获奖作品网上展示、竞赛基地规章制度、参赛学生交流板块、参赛指导教师信息、其他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展示等。
4.完善机制,重视竞赛激励与评价作用。
从指导教师层面来看,除了精神层面的表彰奖励之外,还要从绩效工资改革和职称评聘角度强化广大教师重视科技竞赛、参与科技竞赛的意识。比如从激励机制角度来看,烟台大学近期改革职称评审文件明确指出,评审高级职称明确规定需要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或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将指导科技竞赛成果作为评价机制与职称评定、绩效工资直接挂钩,达到较好效果。
从参赛学生角度来看,学校教务处可以以第一课堂为抓手,涉及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学分的设置,尽早开设科技竞赛相关课程,将科技竞赛教育、创新教育具体要求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学生了解竞赛、参与竞赛[5](116-117)。还可以借助“慕课”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特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时交流备赛过程中遇到困惑。为取得一定的竞赛成果,可尝试用参与科技竞赛高水平成绩换抵学分[2](187-189),尝试提高获奖学生奖励标准、扩大学生参赛获奖后各种奖励的宣传、联合各种校内外资源设立大学生科技竞赛基金等,在资金方面保障大学生科技竞赛工作有效开展,为大学生科技竞赛提供保障[3]。
5.多措并举,建设校园科技竞赛文化。
开展多样性的科技竞赛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竞赛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目前烟台大学推行的一院一赛和一院一品活动,通过品牌化运营,创造良好的科技竞赛环境,以竞赛为平台,以作品、项目制作开发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主推的科技赛事,借助各种文化节的形式激励、示范和同化等作用影响学生参赛观念、增强参加科技竞赛能力、敦促形成科技创新品质,促进科技竞赛的深入開展。
利用多种平台展示学生各种参赛成果。通过大学生科技竞赛相关网络平台、校园宣传栏等平台展示学生科技竞赛参赛作品,线上线下结合,从创意到成品,多角度宣传,启发和拓展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思路,调动参加科技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合高校社团改革,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类协会作用。社团重心下移,与专业密切结合,支持和鼓励科技类协会组织校内科技竞赛,参与校外科技竞赛,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举办大学生科技节,组织各类学术讲座、科技沙龙、大学生科技成果展等,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竞赛与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和团队合作精神。
开设科技学术讲座。可以跨学科、跨学院针对竞赛开展学术讲座,补充学生竞赛急需的各专业知识,拓展思路,促进理论知识转化为科技竞赛的方法与技巧。
总之,双一流建设为高校学科多样性和差别性建设提供了契机,提高大学生科技竞赛成效对高校高质量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建设非常重要。参加科技竞赛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感知的结合、课内知识与课外动手的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和引导学生深化专业认知,拓宽知识面,强化与社会需求对接,促进学科与产业的互动,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樊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7.
[2]王业社,王放银,向文江,秦波莲,余有贵,马文银,谢兵.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
[3]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4]雷金华.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3.
[5]蒋青松,董金慧,王君豪,郝云荣,印海辰.以物理类科技竞赛促进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
基金项目:2020年烟台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xm20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