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
2021-05-31高茹茹柯晓艾刘显旺薛彩强刘建莉
高茹茹,柯晓艾,刘显旺,薛彩强,韩 涛,拓 蕾,刘建莉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30)
患者女,59岁,因“右上腹间歇性胀痛2周”入院;感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0余年。查体: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153 U/L,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3.24E3 IU/ml,甲胎蛋白(-)。CT:肝S6段5.1 cm×4.2 cm×3.8 cm团状低密度影,边界尚清,增强后见其内有门静脉分支穿行(图 1A);考虑炎性病变。上腹部MRI:肝S6段类圆形稍长 T1、T2信号肿块,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图 1B),ADC图信号减低(图 1C);考虑肝淋巴瘤?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肝炎性假瘤?于全麻下行肝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肝S6段6.0 cm×4.0 cm肿块,质略硬,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术后病理:光镜下见肝小叶结构存在,汇管区淋巴组织增生,伴淋巴滤泡形成(图 1D)。免疫组织化学:CD20(+),CD79a(+),CD43(-),CD3(-),CD5(-),CD30(-),cyclinD1(-),CD23(萎缩滤泡树突网+),EBEV(-),Ki-67(3%~5%+)。诊断:肝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图1 肝脏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A.门静脉期增强CT图; B.弥散加权成像图; C.ADC图; D.病理图(HE,×200)
讨论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低度恶性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因不明,可发生于淋巴结外任何器官,多见于胃,也可见于腮腺、皮肤、肺、上呼吸道等,发生于肝脏者罕见。本病多发生于原发器官慢性炎症背景下,肝脏原发性MALT淋巴瘤好发于肝炎患者,但目前少见其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性的报道。本例患者罹患乙型肝炎,病毒长期慢性刺激使宿主免疫环境受损,可能促使淋巴瘤发生、发展。本病临床多无特异性表现。影像学检查中,CT可见肝内低密度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病灶MR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内弥散受限。鉴别诊断:①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肝包膜皱缩,影像学可见棒棒糖征、晕环征;②肝炎性假瘤,多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增强后呈环形强化,内部可见分隔样强化。本病确诊需依靠病理学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