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背景下艺术片的爱情与生活差异
——《海滩的一天》与《牧马人》比较分析

2021-05-31高相豪

戏剧之家 2021年16期
关键词:牧马人海滩大陆

高相豪

(南昌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一、复苏背后的产物——两部影片诞生的背景

80 年代,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的势头正热,中华民族正在向着美好生活的目标大步迈进。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作品正在慢慢呈现出向好的发展态势。

大陆方面,以张暖忻、谢飞、吴贻弓、吴天明为代表的第四代导演在经历了文革之后,都渴望倾泻他们积累多年的才华。他们提出了“丢掉戏剧的拐杖”的口号,开始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的结构。中国近代的曲折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史诗剧本,因此才有了许多追忆历史的影视作品前赴后继的问世。可惜的是,刚刚过去的文革却成为第四代导演们不愿提及的题材,优秀的文革反思电影屈指可数。但庆幸的是,作为老牌的第三代导演的谢晋终于站了出来,毅然决然地拍摄了“反思三部曲”,而《牧马人》就是其中的经典。

台湾方面,虽然当时的台湾影视创作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也处于一个相对低迷的状态。当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类型不振、制作粗糙、格调低下的严重危机呈现在台湾影坛的时候,就连“中影”这样的“官办”电影机构也在努力地寻求再生之路。就在这样的压力环境之下,中影与香港新艺城台湾分公司合作拍摄了《海滩的一天》。他们的电影也和大陆有着相类似的地方,例如都热衷于展现真实自然、关注现实生活。然而,艺术片固然有共同性,但是由于诸如历史背景等种种原因,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

二、重逢与回忆——叙述爱情与生活的契机

一切文学艺术的样式中,电影在运用空间和时间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少影片都喜欢用回忆来结构故事。但用好回忆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精心设计,疏密得当:既要有助于人物塑造,又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作为四大喜之一的“他乡遇故知”,本身就有着各种说不完的故事。所以在艺术电影中,重逢与回忆就像是用来讲故事的“万金油”。它往往比直接切入事件本身要来得更加含蓄内敛,更加深刻、更具有教化意义。

借用那句人尽皆知的名言:“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片就更加像是真实生活的缩影,这也是艺术电影不像商业片那样热衷于描绘“俊男靓女之间热烈的爱情”“穷小子成为百万富翁”“普通人变身超级英雄拯救全人类”的过于理想化的世界观的原因。恰恰相反,艺术片所描绘的大多是那些“悲惨的人生”“破碎的亲情”“爱情的玄机”等等诸如此类的不完美的东西。然而真实生活就是如此,没有任何人能做到完美无瑕。因此,那些曾经的美好回忆就显得弥足珍贵。

在电影《牧马人》中,主角许灵均幼时被父亲抛弃,母亲又早早病逝,文革时期还因出身问题被打成老右。而影片一开场就采用类似倒序的手法,先交代了许灵均时隔三十余年再次回到北京与父亲重逢,然后再将回忆采用插叙的形式,讲述了主角这几十年来的辛酸经历与美好爱情。回忆与现实交织,今非昔比的情景则更加令人感动。而在杨德昌导演的《海滩的一天》中,开篇也是巧妙地通过林佳丽听电台节目偶然听到谭蔚青要进行一场演出,并由此为契机展开重逢,整部影片也是以插叙的回忆为主,具体交代了林佳丽自身以及家人这些年来的爱情和生活变故。场景也十分简单,一间咖啡厅内,一桌两人,平静似水,娓娓道来。然而,二者虽然都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在我看来,《牧马人》更加偏向于“家国一心”,与祖国共进退后的迟来的美好,当看到祖国像一颗冉冉升起的太阳后,这些回忆在主人公许灵均的眼中哪怕再痛苦、再不堪,也是值得的。许灵均将家国一心的情怀铭记于心,这也是他为什么会拒绝和父亲一起回到美国,共同享受迟来的荣华富贵的原因。后者则更像是女主人公经历过生活的大起大落之后终于参透了人生的真谛,最终终于找到真正的自己,影片通过这种现象,也映射了当时的年轻一代台湾人的真实想法……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所表达生活与爱情观念是不同的。

三、“大家”牵动“小家”——政经差异影响爱情观念

如果说80 年代,大陆电影与台湾电影有着较大的差异,那么历史背景的差异,一定会是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就是政治层面,大陆刚刚经历了十年“文革”,极端的左倾错误导致中国大陆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遭受到了建国以来的最大重创。还是在1977 年拨乱反正之后,政治才逐渐走向正轨并趋于平稳。所以大陆方面第三第四代导演拍摄影片中所呈现出的历史环境常常是百姓困难,一片衰败的景象。也正是在对电影观念进行深刻反思的过程中,大陆电影彰显出一段文化重构的艰难而又辉煌的历史。中国电影的开放进程与面向市场的电影选择,将大陆电影完全纳入一种前所未遇的全球化语境。台湾方面,由于一系列国内和国际政治变动的发生,再加上中国政府1979 年发布的《告台湾同胞书》中“一国两制”的提出,促使台湾社会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从而间接催生了“台湾新电影”运动。在这样不同的政治背景下,大陆与台湾电影的整体风格以及对爱情和生活等方面的描述肯定是不尽相同的。

紧接着就是经济层面,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虽然80年代的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当时的国民经济相较于台湾还是比较落后的,众所周知,台湾1988 年以前一直是联合国普遍优惠待遇制度的受益者之一,并且也荣获了“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名号。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1985,台湾贸易总额634 亿美金,人均产值3368 美元1985,中国大陆贸易总额1127 亿美金,人均产值225 美元。这样的差距应该可以说是一目了然。从哲学角度看:物质决定意识。不同的经济发展固然会带来电影中不同的生活观、家庭观、爱情观和自我意识等等。

关于上述两点,在《牧马人》和《海滩的一天》这两部电影中就有着深刻地体现。前者故事的历史背景在文革时期,并且故事发生的地点还是在偏远的西北地区,当时的生活条件太过艰苦,虽然物价水平整体较低,但人们还是经常会面临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服的问题,所以就更不要提什么尊严和自我意识觉醒。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观念还是十分质朴单纯的,没有别的欲望,就只有好好地活下去。同时爱情也是纯真的,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几乎没有猜忌与争吵。后者则是讲述一个台湾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活虽然相对富裕,但是却充满了束缚和家族观念,对爱情没有自主权。就算是在家庭之中,父母看到的只有利益关系。《海滩的一天》的构想源自杨德昌回台后一对好友夫妻的离异,此事给他带来巨大震撼,他觉得“他们的婚姻在这环境中是必然的”,影片的叙事也基本贯彻了现代化都市环境拆散爱侣这一认知。总的来说,两部影片都是以政治和经济为主导的社会这一“大家”,影响了不同环境下的“小家”的爱情与生活观念。

四、关于两种不同生活与爱情观的反思

有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这部时至今日已经时隔30 多年的《牧马人》竟然在去年再次爆火整个网络,后来,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剧中“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开金口,我一会就给你送来。”这段来自郭谝子和许灵均的经典对话,在如今的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才使得这部电影能再度广为人知。这段台词,当然,放在现代社会的情境之中,实在像是一句玩笑话。然而,在《牧马人》故事发生的那个年代,男女交往、结婚生子几乎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我是逃荒过来的,我爹娘叫我找个人嫁了”。我希望和你一起生活,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便可成为夫妻二人结婚的理由。反观现在,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谈婚论嫁也变得浮躁起来,例如近些年来一直被广大男性同胞们诟病的彩礼问题,俨然成为了许多家庭约定婚事的一大障碍。虽然物质是爱情的基础,但如果将经济成分看得太过重要,那么爱情中纯粹的部分定会有所忽视。

反过来说,物质生活富足了,大家的思想肯定会更加复杂,变得更加现实。这也正是《海滩的一天》中,父亲为什么强行安排那些所谓“门当户对”的相亲活动,若要站在家族利益的立场上,这种思想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是站在子女的角度,他们可能在以后并不会得到所谓的幸福。在这部电影的创作中,杨导原先那种天真烂漫的情怀突然远离了他的视线,一股迷惘而空虚的落寞情绪,弥盖了他对爱情与生活的幻梦与憧憬。故事的调子饱含着沉重,那种远离了生活环境,而又揭示着现象的侧面写实,把一种对人性的怀疑推到了观众面前。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对于爱情与生活的认识,正朝着《海滩的一天》中所描述的这种危机的方向靠拢。“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也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得到印证。

我们固然无法奢望在当下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还能拥有像《牧马人》中上世纪80 年代质朴纯真的爱情。但在现代的爱情与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着既放眼于现实,学会变通,又能心存一份对纯真的敬意与希望。相信这样一来,我们对美好纯粹的爱情与生活的向往将永远不会被磨灭。

五、结语

《牧马人》和《海滩的一天》这两部电影通过风格迥异的表现方式,为我们展现了来自两个家庭的不同的爱情与生活情境。虽然两部电影距今年代较为久远,但是由这两部电影所引发的有关爱情与生活问题的探讨,直到现在也没有过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给大家带来一些有关这一主题的思考。

猜你喜欢

牧马人海滩大陆
多彩海滩
MOPAR限量版JEPP牧马人
IQ大陆
海滩假日
车顶上的海滩
牧马人的心愿
北方大陆向
冰之大陆
探险队长 DAKOTA CUSTOMS定制版牧马人改装
固特异牧马人将成为塔科马原配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