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代经济成分及结构

2021-05-30张秀华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根据地资本主义

张秀华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近代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并逐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性质的巨变与近代中国的经济成分、经济结构的巨变有一定的联系。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古代封建自然经济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封建自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封建自然经济、洋务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等经济成分构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下面就介绍一下近代这六种主要经济成分。

一、封建自然经济

1.特征: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

2.兴衰过程。

(1)开始形成: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战国时期封建自然经济开始形成。

(2)瓦解衰落: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彻底瓦解: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其变为集体经济。

3.地位评价:在中国近代,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1.主要特征: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创办企业,带有掠夺性。

2.形成原因:鸦片战争后,依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3.興衰过程。

(1)出现: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兴起。

(2)增多: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列强在中国以开办工厂、开采矿山、修建铁路、开设银行等形式进行资本输出。

(3)结局:1949年,新中国接收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企业,使其变为国营经济。

4.地位评价: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长期占优势地位;垄断了重工业部门,掠夺控制中国经济。

三、洋务经济(早期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1.主要特征:引进西方的大机器生产技术;以封建的官营企业为主。

2.形成原因:清政府为解决内外交困的局面;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

3.兴衰过程。

(1)开始: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兴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等。

(2)发展: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兴办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

(3)破产:19世纪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洋务运动破产。

4.地位评价:具有封建性、垄断性;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1.主要特征:由近代中国人投资兴办民办企业,按照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

2.形成原因。

(1)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瓦解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条件。

(2)在外资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下,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兴办新式企业。

3.发展历程。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沿海地区产生。代表企业有: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等。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松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爱国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实业救国”。民族工业出现第一个高潮,工矿企业迅速增加。代表企业有:大生纱厂、保兴面粉厂等。

(3)进一步发展:中华民国初年。在这一时期,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加上政府政策的推动,以及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开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些有识之士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开始投资兴办民族企业。这一时期,新办厂矿增多、投资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以轻工业为主,其中,纺织业、面粉业发展最快。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4)迅速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萎缩。

(5)较快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法币政策”的实施、“抵制洋货、爱用国货”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开展,促使民族工业出现较快发展的局面。

(6)空前破坏:日本侵华时期,一些工厂被战争摧毁,一些工厂被日本霸占,加上官僚资本压制、政府掠夺,沦陷区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

(7)陷入困境: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受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美国的经济侵略、繁重的苛捐杂税等影响,大量工商企业倒闭破产,国统区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8)获得新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公私合营、赎买政策变成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4.地位评价。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一直未占主导地位。

(2)它是近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其发展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和社会的进步。

五、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1.主要特征:依靠国家政权形成对经济的垄断,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2.形成原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加强了官僚资本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3.兴衰过程。

(1)萌芽:19世纪后期,清政府洋务派官僚兴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

(2)形成: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通过币制改革等经济政策,迅速聚敛了巨额财富,建立了官僚资本对全国的统治。

(3)高峰: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族利用政治特权和战时统制经济政策,包括工业垄断、商业专卖、金融独占等手段,使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垄断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4)衰落:解放战争时期,内战造成大量的经济消耗,加上美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衰落。

(5)消亡:1949年,新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变为国营经济。

4.地位评价:它一度垄断了中国经济,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六、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

1.主要特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管辖地区内实行公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新民主主义经济包括公营经济、合作社和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等,是一种过渡性经济。

2.形成原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由城市转向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3.发展历程。

(1)形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在革命根据地产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内没收帝国主义、官僚资本和反动地方政权的企业和财产,把它们变为人民政权所有的公营企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在此基础上,组织农业劳动互助社、手工业合作社,发展革命根据地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同时允许私人中小资本存在。革命根据地内初步形成了公营经济、合作社、个体经济等几种经济成分,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雏形。

(2)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没收日伪的财产归根据地人民民主政权所有,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这时合作社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组织。

(3)壮大:解放战争时期,随着革命战争的胜利进行,解放区日益扩大,一些大中城市相继解放,公营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土地改革,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从而大大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新民主主义经济已经全面形成。

(4)归宿: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最终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个体农业、手工业变为集体经济,经过改造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没收的官僚资本和原来根据地、解放区的公营企業变为国营经济。

4.地位评价。

(1)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2)它的发展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状况,具有进步性。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根据地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渊源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马克思主义大论战与湘学的新民主主义转型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异同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思想研究综述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