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古诗词教学的适切之法

2021-05-30程洁倪鸣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茅店夜行首词

程洁 倪鸣

一、互动示范,读中疏通

师: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的18年里,写了200多首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词。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首词的词牌名叫作“西江月”。

师:对,词有词牌名,今天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江月”,而“夜行黄沙道中”是这首词的——题目。

生:我还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他夜晚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中看到的风景。

师:你不仅知道了时间,还知道了词人是步行在黄沙岭的道路中。你们看,(PPT出示书上插图)这就是800多年前江西上饶的黄沙岭,这里有山岭、农田、茅店、溪流、丛林和桥,据说辛弃疾常在这附近步行游览,对这里非常熟悉。到写这首词的时候,他已经退居在这里七年了。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他又一次夜行黄沙道中,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在了这首词里面,先听老师来读。(配乐范读整首词)你们自己读一读,注意把每个字都读准确。(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词?其余同学可要注意听,他读的时候,你自己心中也要跟着念,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指名读)

师:不错,最后一个字他也读准了。“见”这个字和今天的读法不一样,在这里读xiàn,注释里就有,读对了的举手。(生齐举手)不错,会看注释会学习,我们一起再读这句。(生读)

师:字音都读准了,自己再读一读整首词,这次要特别留意词句间的停顿。(生再次练习朗读整首词,师巡视)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这句话的停顿和老师不一样,我是这样停顿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停顿?

生:我猜想这句的意思是有七八个星星挂在天空中,星星不是很多,然后有两三点不太大的雨飘落在山的前面,所以“七八个星”和“两三点雨”应该连在一起读。

师:他很会思考。也就是说这一句可以这么理解,天外有——

生:七八个星。

师:山前飘着——

生:两三点雨。

师:这下会停顿了吗?我还请刚刚那位同学来读。(指名一位曾经停顿错了的学生朗读,这次停顿正确)

师:你看,意思想明白了,停顿也就对了。我们一起读这句,巩固一下。(生齐读)

师:整首词字音、节奏都能正确读了吗?我们一起读。(生齐读整首词)

二、巧用方法,读中理解

师:词读正确了,辛弃疾的这次夜行经历你能读懂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次夜行,先来读读学习要求。(PPT出示)

默读这首词,结合词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辛弃疾夜行的所见所闻。

(生用自己的话说夜行的所见所闻)

师:这一路夜行都有哪些所见所闻,可以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来说。

生: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树枝上,一只喜鵲被惊飞了,这时阵阵清风吹来,传来了蝉的鸣叫。

师:你能在原有词句的基础上加一加,把所见所闻连成画面来说,真好! 我们来看看他描绘的这个画面,(PPT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第一句很特别,就是六个词语叠加在一起,我们一起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生自由练读体会)

师:语速放慢一些,脑海中想着画面再读一读。(生放慢语速,再次练读)

师:谁来读读这两句?(生朗读)

师:先别急坐下,这月是怎样的月?这风又是怎样的风?

生:这是一轮……(想要解答)

师:不用说出来,脑海里想着画面再读一次,要让大家听出来。(生再读“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次明显有了“清风明月”的意境)

师:你看,想着画面来读就不一样了,朗读有进步,词中的境界仿佛就呈现在我们眼前。这是大夏天烈日炎炎下的蝉鸣吗?

生:(摇头)不是。

师:那你再读读。(生再次朗读“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次“清风半夜鸣蝉”有了美好、闲适的感觉。)

师:这才是“清风半夜鸣蝉”的感觉!谁再读?(生朗读)

师:月很美,风很柔,偶尔还有鹊飞、蝉鸣,我们一起读。(生齐读)

师:六个词,十二个字,就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夜晚山村的画卷。辛弃疾在夜行中还有哪些所见所闻?

生:走着走着,他就闻到了稻花的清香,听到了青蛙的叫声,那叫声好像在告诉人们,马上就要丰收啦!

师:你是真的走进词的境界中去了,不仅看、闻、听,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

生:几颗星星挂在遥远的天边,它们隐约地闪着,山前飘来了小雨,落在身上感觉很清凉。

师:你能给我们读一读这样清幽的夜空、清凉的微雨吗?(生朗读)

师:真美!夜行的最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妨借助插图,一起去走一走。(引导看图)辛弃疾行走在黄沙道中,走着走着,转了一个弯,又过了一座小桥,这时候,什么忽然出现啦?

生:过去熟悉的茅店忽然出现了。

师:哦,原来是“旧时茅店忽见”。谁能指着图,再来说说夜行的最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生:辛弃疾行走在这弯弯曲曲的道路中,走着走着,忽然他转了一个弯,接着又过了一座溪上的小桥,就在这时候,过去他曾经在社庙丛林边住过的茅草盖的旅店出现在他的眼前。

师:说得好!这就叫作——“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三、再品词句,读中悟情

师:在学习这首词之前,我们还学习了《宿建德江》。虽然它们都写了月夜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如果说《宿建德江》全诗都写出了一个“愁”字,那这首词看不到一个直接写情感的字,但又好像处处有情感。(PPT出示)

这首词中的“情”在哪里?请你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

师:结合诗句先在四人小组中说一说。(生小组学习)你从哪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生:我从“稻花香里说丰年”可以感受到。因为就要丰收了,所以他特别高兴、喜悦。

师:丰收当然令人喜悦,就请你读出这种喜悦。(指名多位学生朗读,渐渐读出喜悦之情)

师:辛弃疾是不是农夫?

生:(摇头)不是。

师:那为什么这小小的稻花香,这一片蛙声就能让他这么喜悦?这儿有一段故事,请你自己读,自己想。(PPT出示)

辛弃疾当官时,江西曾大旱两年,饥荒遍地。辛弃疾一边禁止官商哄抬物价,一边拿出当时官府所有钱款,从其他省购买粮食,赈济灾民,使当地百姓平安度过灾荒。

退居后,他在上饶修建了一座宅院,宅院很少栽種奇花异草,却大量种植了水稻、蔬菜。

——《辛弃疾传》

师:辛弃疾给这个宅院起了个名字,相信很多同学听说过——“稼轩”,他也称自己为“稼轩”。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这稻花香、蛙声能让他这么喜悦了吗?

生:因为他很关心老百姓有没有粮食,现在他闻到稻花的香味,就知道这里很快就会丰收了,所以他特别高兴。

生:他不是为自己高兴,他是因为庄稼要丰收了才会这么高兴的。

师:是啊,对于时时念着百姓的辛弃疾来说,那一晚,就算有千百种香,也比不上这——稻花香;就算有千百种动听的声音,也比不上这说丰年的——蛙声。于是就有了这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13个字里有着辛弃疾最动人的情怀,把这句词记在你的心中。(生齐读)

师:还有哪里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我觉得作者此时心情应该是悠闲美好的那种感觉。

师:你已经意会了,请把你感受到的这种悠闲、美好、愉悦的心情读出来。(生读)

师:原来情感也是可以通过选取的景物来表达的。还有哪里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生:辛弃疾转了一个弯之后,忽然就看到了他熟悉的茅店,他是有一点惊喜的。

师:你读出了一种惊喜。为什么那么熟悉的茅店,辛弃疾却有一种忽然出现在眼前的感觉?让我们再次回到整首词中,或许你就明白了。那个夏夜,辛弃疾漫步在黄沙道中,抬头,他望见了——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师:(引读)走过田间,他感受着——

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引读)一路清风明月,一路稻花香甜,词人沉醉其间,再次抬眼,已是——

生:“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师:(引读)雨点清凉,脚步依旧,走着走着,眼前——

生:“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师:现在,熟悉的茅店,为何会“忽见”,你知道原因了吗?

生:我觉得可能因为这是夜晚,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树木又很茂密,一开始怎么看都没有看见这个熟悉的茅店,现在转了个弯,绕过了社庙树丛,所以好像突然出现了一样。

师:这是峰回路转的惊喜!

生:我觉得可能因为一路上明月清风景色非常美,所以他走着走着,根本没有留意,就到了以前熟悉的茅店前。

生:他可能前面闻到了稻花香,心里一直在想着就要丰收了,非常喜悦,然后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熟悉的茅店。

师:你们还读出了沉醉中的惊喜,这就叫“沉醉不知归路”。无论是哪一种惊喜,都凝聚在了这一句中。(生读)

师:《中国诗词大会》曾经评价这首词说,辛弃疾在这首词中不写酒店,却写——

生:茅店。

师:不写星汉灿烂、烟雨蒙蒙,却写——

生:七八个星、两三点雨。

师:不写梅花、菊花,却写——

生:稻花。

师:不写歌声,却写——

生:蛙声。

师:还有那明月、清风。他用一个个事物,营造了一幅最美好的乡村意境,我们也从这些事物中触摸到了他的情感。带着这些情感,再读一读这首词。

四、借助物象,熟读成诵

师:记住词中写到的这些事物,这首词你就能记得住,背得出。(PPT隐去其他文字,只留下词中事物)我们一起背背看,别忘记把体会到的情感也表现出来。(生齐声背诵整首词)

师:我们积累诗词,有时也是希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诗情画意,如果生活中遇到下面这样的图景,(PPT出示)你会联想到这首词中的哪一句?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师:请你将这句词分两行默写下来,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提笔就是练字时,别忘记写字姿势。(生默写词句)

师:程老师也默写了这句,(PPT出示)首先看看字你有没有写正确,重点看老师写的“鹊”和“蝉”这两个字,左高右低要有错落。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可以课后再写一写。

一、诵读贯穿,螺旋发展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程洁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对“诵读”的重视,老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正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最后熟读成诵。

1.发挥范读的多重功效。教学伊始,程老师便配乐范读了整首词,她和着舒缓而悠扬的乐曲,通过对语调语速的精准拿捏,很好地诠释了这首词所展现的意境。老师的开场范读,不仅将学生带入词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首词的兴趣,还起到了示范作用,便于学生模仿,为学生将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奠定了基础。

2.体现诵读的适切指导。程老师通过对学情的分析,准确定位诵读指导的重点。在读正确环节,老师结合注释,强调了学生最容易读错的字音“见”。及时捕捉学生的停顿错误,结合学生的理解,指导诵读“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一句,巧妙渗透了这句话中的“倒装”手法。在学生基于理解进行诵读时,程老师通过点拨提示,强调了想着画面去诵读、带着情感去诵读等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诵读水平。

3.把握诵读的推进规律。诵读不只是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学生诵读能力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古诗词教学应该将诵读活动贯穿始终。在教学整首词的过程中,程老师并没有停留在引领着学生“读正确”,也没有用分析理解替代诵读,而是将诵读作为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初体验时听老师诵读,自己试着诵读,想象画面、理解大意和诵读相结合,体悟完情感后再次诵读,最后回忆词中的事物背诵。学生通过老师设置的诵读推进路径,经历了从会读到读好,从模仿读到自悟读的过程。

二、训练思维,完整审美

1.发展学生的直觉及形象思维。古代诗论有一种说法,“诗无达诂”,意思是诗词无须肯定确切的解释。由此可见,古诗词的理解没有必要,也不宜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想象”应该成为理解古诗词的最佳路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方面强调要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想象力的培养,正体现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程老師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词的时候,没有逐字理解、逐句翻译,而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辛弃疾夜行的所见所闻”为抓手,让学生结合词句,想象画面。在组织学生交流时,程老师又让学生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处来说,通过想象,自然而然理解了这首词的大意。有些词句学生难以具体描述自己的想象,老师就让学生在脑海中想着画面,借诵读来表达体会。词的最后一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学生理解有难度,均没有选择此句来分享自己的想象,程老师便利用多媒体重现情境,让学生体验辛弃疾“行”的过程,在具体的画面中化解了学生学习的难点。

2.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审美过程。完整的审美应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分析、归纳去寻求作者的“原意”,提炼作品的意义,欣赏作品的艺术,可称之为“溯源性审美”;同时,还应当有另一部分审美,即让自己沉浸到作品之中,通过精神的“游历”与“探索”,形成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可称之为“生发性审美”。 程洁老师的两个主要学习活动,正体现了对“溯源性审美”和“生发性审美”的兼顾。

学习活动一,“默读这首词,结合词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辛弃疾夜行的所见所闻”,侧重于“生发性审美”;学习活动二,“这首词中的‘情在哪里?请你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既有“溯源性审美”,又有“生发性审美”。通过完整的审美过程,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这首词的文字之美、意境之美,还形成了自己对这首词独特美感的体悟和表达。

三、积累经典,传承基因

语文老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学习古诗词,积累背诵古诗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这样的背诵与积累,如何才能转化为学生的文化基因呢?程洁老师这节课的尾声给出了答案——让古诗词和同学们的生活不期而遇。背诵默写这首词的环节,程老师选取了一幅图,并说“如果生活中遇到下面这样的图景,你会联想到这首词中的哪一句?”由此渗透了古典诗词在我们现代生活、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程老师的课堂自然、恬淡。

(程洁,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教师;倪鸣,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对象、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时任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副校长)

猜你喜欢

茅店夜行首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夜行侠联盟
清风舞月
微雨夜行
神回复
宋高宗的眼力
草地夜行
夜行鼓浪屿
我记得,我记得
月人《元词六十首选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