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的引领和细化

2021-05-30熊佳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王冕儒林外史导图

熊佳佳

一、细读——直面文本

《儒林外史》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课内必读名著。作为一部长篇章回体古典小说,阅读难度是存在的。《儒林外史》的语言属于古白话,和我们今天使用的不是一个语言体系。另外作为一篇婉讽的小说,因婉而不显不明,很多语言文字上的妙趣,学生一下子是读不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只将阅读任务丢给学生,那么学生大多也会因难生畏。教师的引领作用在此时一定要发挥出来。

古典小说有三个特点:1.往往在第一章或前几章会把主题思想进行比较隐晦地传达;2.每一章节的回目名都是一个对子,括引全章;3.全书多处呼应,有伏必应,圆形结构。基于这些特点,我先带领学生回顾古典小说的特点,建立他们对《儒林外史》的亲切感,同时布置第一天的阅读任务——回家仅仅阅读第一章。第二天我先是问了学生读后感受。一些学生说,王冕的故事比较好懂;一些学生问,王冕的故事已经结束了,又是元朝的故事,和本书有什么关系;有些学生质疑,其中的“胖子、胡子、瘦子”的故事完全不知所云。于是我告诉学生,答案要在书里找。于是在那节课上,我带着学生一字一句读完了第一章。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与教师的点拨中知道了,王冕作为作者所树立的君子形象,他的出现是为了给文人立品,为世人矫俗。“胖子、胡子、瘦子”的对话是书中很多文人间对话方式的缩影——见面就吹嘘。还有王冕对科举制度的评价,让文人只有这一条荣升之路,会把文行出处看淡了。这其实是作者对“八股取士”的批判。当然,第一章中还有一些细节是与后文有所应照的。此时,不必多做解释,可以留作悬念,以待来日。

这样的“引领细读”可以视为一节导读课。它让学生走进文本,帮助学生扫除一些阅读上的障碍,让他们了解阅读可能会出现的快乐,消除他们与经典间的隔膜。

二、概括——形成想法

《儒林外史》共有五十六章,于是我每天布置学生回家阅读二到三章。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要写章节概括。写概括的好处有很多:一是,学生读得会更细;二是,从看到写,对思维的要求更高,在长期的训练后,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三是,概括出来,把书变薄,这些变成了自己的阅读积累,日后复习,翻开本子就可回忆全书梗概。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每日在阅读与概括上投入的时间,教师需要控制,读加写,以一小时以内为宜。

在学生的概括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视每一章回的目录:在概括中突出回目重点内容;思考上下联中对举的人物,是类比还是对比,考虑人物与作者写作目的的关系;品味对联中的动词和形容词等的运用……

以《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名士大宴莺脰湖 侠客虚设人头会”为例。回目中的“名士”“侠客”对举,对照内容一看即知是反语。这也是湖州“儒生”等集中登台“表演”的一回,与后文第三十回“爱少俊访友神乐观 逞风流高会莫愁湖”相呼应。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适当点拨,让概括不仅发挥概括的作用,也就是教师职责之所在了。

三、交流——分享感悟

这个板块应放在概括后的第二天。教师用上二十分钟的时间与学生一起交流前一天的阅读感受。首先,让学生复述情节。在此过程中,同学不可翻书,应尝试回忆。这样既是对阅读效果的检验,也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完之后,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每一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听、要想、要甄別、要说,思维能力便得到了训练。学生交流之后,教师也应该问几个相关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感悟、探究。比如:周进为什么会一头撞死在号板上?杜少卿不慕名利,为何游清凉山时手握金杯?……诸如此类的问题最终引向对人物性格与作品主题的探究。再比如,对一些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的猜测,请学生去想象后面可能发生的故事。这样,既增强学生兴趣,也将学生的认识往作品的更深处引去。

四、梳理——理性思考

理读梳理过程应放在全书读完后,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儒林外史》中人物众多,没有一个贯穿全书的核心人物,但是故事还是有连贯性的。每个章节都会有新的人物出场,人物关系也层层刷新。教师可以提纲挈领,让学生对主要人物,按出场顺序做思维导图,同时在图中画出主要人物的社会关系。借由这张图,让学生再次回顾故事的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关系。可以就某位重要人物的人生轨迹和发展做思维导图,比如匡超人、牛浦郎等,在他们的堕落中发现科举制度、贪慕荣华利禄的社会风气对读书人的毒害,纵向对比读人物。还可按腐儒、贪官、污吏、正面人物等标准将典型人物归类。在这种梳理中,横向对比读人物,深入了解人物形象及作品主题。许多同学的思维导图图文并茂,体现出独特的思考,令人眼前一亮。与学生们分享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

五、探究——整体提升

如果说理读梳理过程是对书本的统筹、理清、明确过程,那么探究提升就是阅读这本名著最重要的点睛之笔——价值深挖。它往往靠学生撰写一系列的小论文的形式呈现。在阅读完《儒林外史》后,教师布置了几篇三四百字的小论文:《我看〈儒林外史〉中的兄弟》《〈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儒林外史〉中的南京文化》《初探〈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手法》《我眼中的马二、匡超人与牛浦郎之异同》等等。通过写作与分享,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有了进益。有些学生甚至开始自选角度尝试写作小论文,这实在让人惊讶学生的潜力竟有如此之大。这也许就是读书的目的吧,从读开始,真正训练的却是思维。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用细化的五个步骤读完《儒林外史》,读得顺,读得透。这套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读其他的经典作品。读中须有引领、反馈,须有思,须有写,须有比较,这样,读书也便有了“得”。

(作者单位: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王冕儒林外史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王冕学画
王冕画荷花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儒林外史》的吃播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王冕学画》中的两个“像”
《王冕 墨梅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