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阅读单,构建整本书层级阅读的思考
2021-05-30郑曼虹
郑曼虹
一、初步感受、基本理解——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策略
通读一本书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按照一本书的封面、序言、目录、内容、封底的顺序开始阅读。然而读完之后,学生应该留下什么?閱读单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反应学生阅读的效果,让学生做一个会思考的阅读者。下面是学生通读曹文轩《草房子》之后我设计的阅读单。
阅读单一:走进《草房子》中的草房子
同学们,你们见过草房子吗?我们从书的封面上来大概感受一下。它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呢?
书中是这样介绍草房子的:油麻地小学是一色的草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的草房子和你印象中的草房子有区别吗?区别在哪儿?
阅读单二:《草房子》中的那些人
一起猜猜住在草房子里的这些人吧:
他是一个小男孩。他最崇拜的就是他的语文老师蒋一轮。他一直把蒋一轮、白雀间的事情当作他们三人之间的事情。我猜他是( )
她带有乡下孩子少有的灵气和书卷气,却没有一点点傲气,她丝毫也不觉得她比其他孩子有什么高出的地方,一副平平常常的样子。她让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们居然觉得,她大概一辈子都会是一个文弱、恬静、清纯而柔和的女孩儿。我猜她是( )
……
我也来写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了初步的理解,这时候可以进行内容的阐释和整本书结构的建构。
二、阐释意义、明确结构——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策略
阅读表面上看是独自活动,深入的阅读却往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学生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构建了较扎实的语言能力,包含了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书中对应的篇章、段落,对比同一个人物不同时期的变化;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人物事件进行罗列,整体把握文章;结合阅读素材,说说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文字,运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单三:草房子中的那些事
《草房子》中的少男少女,正在经历着成长中的蜕变,品尝着成长中的苦与乐,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一下他们的变化吧。
我还想这样介绍另外一个人:___________
三、个性领悟、评价欣赏——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策略
整本书的阅读要引导学生成为作者的“知音”,重视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阅读对话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自发的“原生态感悟”,阅读单的设计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受不同审美情趣,学习较复杂的逻辑推理,得到更深刻的认识。《草房子》像是一首诗,书中的每一个描写,重复出现的环境描写都可以成为学生欣赏的“点”,于是我抓住这个点。
阅读单四:《草房子》是一首诗
草房子宽敞结实,作者笔下那春风吹拂的县城,那清淡如银的月光,那潇洒展翅的白鸽,我们不禁感慨:自然,真美!
我摘录了文章中这些环境描写:
第( )页,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过这样的景物,我似乎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单五:我从书中找描写
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离不开描写。《草房子》中有各种描写,尝试着找出来,并评一评。示例如下:
正面与侧面描写的例子
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癣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亮,让他的同学无端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
点评:正面侧面结合写秃鹤的“秃”,给人印象鲜明,寻找得极为确切。
细节描写(动作、语言、神态等)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单六:《草房子》中的“三次”
蒋一轮是桑桑最崇拜的一个人,他是油麻地小学最帅气的老师。蒋一轮长得很高,但高得不蠢,高得匀称、恰当。蒋一轮的喜怒哀乐都在笛声里,如果想读懂蒋一轮的心路历程,就要读懂蒋一轮的几次笛声。
第一次笛声
描写笛声的句子:蒋一轮倚在柳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笛声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物内心)
依此阅读单示例,再写出第二次、第三次描写笛声的句子,从笛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四、反思批判、探究创意——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策略
读小说,除了了解内容、明确主旨外,学生还会有“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内容?为什么不写别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不那样写?……”这些揭示写作动机、评价写作效果和学习写作方法的深入性阅读,就是学生阅读的自我感受,包括阅读疑问和阅读体会。有个性的独创的理解,是对文本意义的丰富和创造。
文化是多元的。《草房子》这本书,阅读后要留给孩子们什么?应该是成长的力量。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都可能给人带来力量。草房子中的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之路上得到的帮助如同一股力量,这股力量让他们的每一步走得更加有力、稳健。这就是文化。
阅读单七:《草房子》中成长的力量
教师可先给学生一个示例,如:“可是文弱的温幼菊,从奶奶留给她的两个字‘别怕中学会了活着所必需的平静和坚韧。她又把这两个字送给病重的桑桑。”再让学生仿照这个示例,写出其他关于“力量”的段落来。
阅读单八:我和《草房子》这本书对话
无论是作者,还是评论家,对于这本书都有自己的理解,请你选择一句你认同的话,写一写你认同的原因。
儿童文学是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文学。而这个快感包括悲剧性快感。苦难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不可回避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曹文轩
这部作品富有幽默感,我用一句话概括这部作品“水乡风情画,拳拳少儿心”。
——高洪波
回望过去,每一个人的回忆都是不连贯的,然而在那些近乎支离破碎的片段里,喜乐是美,忧伤是美,欢聚是美,离别也是美,甚至连同印在脑海里的病难也都充满了美的特质。曹文轩说:“那里的每一粒沙尘,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是可以进入到文学世界去的。”
—— 一位读者
我认同( ),因为______________我也想来点评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拓展阅读视野,积累阅读经验;二是掌握读书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三是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完善人格培养。我认为,既然是课程化,那么就应该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施策略、有评价体系。所以我们应该借助教材,通过整本书导读单的设计、导读课的教授、阅读评价等活动的开展,让儿童从浅表性的阅读转到深层次的阅读,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促进阅读,从而构建课外阅读课程,实现儿童阅读课程化。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美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