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与《城南旧事》比较阅读

2021-05-30陈林静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阿廖沙童年两本书

在小学高年段进行有主题的比较阅读,可以达到学生思维品质与阅读素养的综合提升。下面,笔者就以《童年》《城南旧事》两本书的比较阅读为例,谈谈比较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聚焦印象,比较主要特点

1.阅读两本书之后,你们有什么初印象?

2.如果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比较阅读,有关主题、情节、人物、语言,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3.同学们的发现有的显而易见,有的不容易发现,也有一些认识可能不一定准确,有待我们进一步讨论,在比较思考中一定会产生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对比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等写作特色,构建两本经典之间的关联,建立有深度的阅读。初步比较阅读,帮助学生发现两本著作的主要特征,拓展学生思维,提高思考能力。

二、依据目录,比较结构情节

同学们已经发现了两本书都是自传体小说。深入阅读一本书,不能忘记读目录,它能带给我们很多重要的提示。(出示:两本书的目录)

1.《城南旧事》从结构来看,由五个独立的短篇结合成一部完整的长篇。林海音曾在不同刊物上分别单独发表,但集合成书时,情节连贯,前后呼应。因此这本书在结构上既是短篇也是长篇小说。

2.《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城南旧事》这部小说的哪一部分?序言是作者写在前面的话,如果作者有话要写在后面,叫什么?

3.《城南旧事》这本书,让你最难忘的情节是什么?

4.《童年》中,阿廖沙的童年生活色彩斑驳、离奇得难以形容,仿佛是一个悲惨的童话。看看这本书的目录,令你最难忘的情节有哪些?

5.阿廖沙有两个特别要好的朋友,他们是谁呢?

6.还记得小茨冈怎么死的吗?“好事情”为什么叫“好事情”?

在目录的比较中,我们回忆了难忘的情节,也发现了两本书结构的不同。

【设计意图】《城南旧事》表层结构是串珠式的,以成长为线,将小英子童年经历的五个故事集合在一起。深层结构是以不断的“离去”来组织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童年》则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努力挖掘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并进行了提炼和加工。通过比较发现,两本书有鲜明的结构特点。

三、借思维导图,比较主要人物

出示《童年》和《城南旧事》两本书的思维导图。根据导图联系具体事例,说说人物主要特点。

1.《童年》

(1)辩论分析:《童年》里外祖父到底坏不坏?

图片拓展:看到外祖父的图片,你联想到什么?

小结:外祖父自私粗暴、残酷无情,令人讨厌,他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不过就连这个人身上也有人性的光芒。当我们不再用简单的好人坏人二分法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时候,也是我们思想成熟的时候。

(2)阅读交流:“外祖母讲故事”片段。

阿廖沙为什么从见到外祖母的第一天起就和她要好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母讲故事非常精彩?

阅读交流:“外祖母的影响”片段。

结合全书聊一聊,外祖母还给了阿廖沙哪些影响。

小结:阿廖沙以前的生活没有趣味,外祖母简直是他生命中的一盞明灯,照亮他的生活。她给阿廖沙无限的关爱,并对他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教导。

(3)视频评析:观看阿廖沙和外祖父、小茨冈对话的视频。

人物分析:根据思维导图,从多个角度谈谈你对阿廖沙的印象。

小结:阿廖沙虽然生活在一个令人窒息的可怕天地,但他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乐观自信的人。他同情贫苦的人,还具有很强的求知欲,热爱书籍,更热爱生活。

2.《城南旧事》

(1)出示思维导图,交流主要人物。

小结:《惠安馆》的秀贞、小桂子,惨死火车轮下;《我们看海去》的小偷,入狱了;《兰姨娘》里的兰姨娘,远走了;《驴打滚儿》里的宋妈,被小毛驴接走回乡;《爸爸的花儿落了》的爸爸,因病离世。这本书每个故事里的一次次离别,让整本书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2)观看秀贞和小桂子相认的视频片段,讨论“秀贞疯不疯”。

小结:这本书是以小英子的双眼来看大人的世界。秀贞在外人眼中就是一个疯子,却和英子成为朋友。当我们用体贴之心走进人物内心的时候,我们就多了一份理解和爱。当我们在生活里面对被别人称为“疯子”“傻子”的人时,会不会也多给他们一些理解和关爱?

【设计意图】借助思维导图,分析比较《童年》《城南旧事》里的主要人物,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又可以清晰思路,活跃思想,使学生认识更加充分、深刻。从中看到差别,把握人物特点,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四、关注语言,比较表达特色

1.《城南旧事》以儿童视角,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城南旧事》有一种乡愁也有一种离愁,有一种委婉的诗意。和《城南旧事》不同的是,《童年》里面有“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高尔基偶尔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文字更深刻,更富有思想和哲理。

2.我们在两部有关“童年”的著作里感悟成长,让我们共同诵读林海音多年后回想童年的一首小诗。(师生配合朗诵)

【设计意图】体会《童年》《城南旧事》语言的特点,捕捉情感表达的关键处,探讨表达上的异同关系,不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为学生和文本搭建比较对话的桥梁,帮助完成比较阅读过程中阅读内容与学习主题的对接。

五、阅读拓展,分享成长感悟

1.真正的阅读,其实是在读自己。阅读这两本书让你联想到自己的哪些事情?现在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者说你是怎么理解“成长”的?

2.你发现今天两本书比较阅读和以前单独阅读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小结:比较阅读可以让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书中的情节、人物、表达、思想……在比较中,让阅读产生新的理解,让书与书产生联系,阅读就变得更有意义。

3.推荐主题阅读:《呼兰河传》《朝花夕拾》或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呼兰河传》是萧红自传体的童年回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在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可以看到他童年、少年、青年时期残酷的成长经历。我们还可以继续比较阅读,当然这种比较可以是多角度、多组合的。阅读经典的同时,还要阅读生活这部“大书”,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经典的理解。

【设计意图】开展主题比较阅读,首先要有可以比较的阅读对象;接着确定比较的要点,是开展比较阅读的关键。针对高年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情节、人物、语言、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主题比较阅读中设计不同的思考角度和不同难度的问题,理解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兴趣与需求。

(陈林静,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江宁区教科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阿廖沙童年两本书
读《童年》有感
有趣的小实验
向着光亮生长
——走进《童年》,走进阿廖沙的成长历程
我和阿廖沙
那份温暖,指引我们前行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一口“仙气”
两本书
为孩子再造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再议回归快乐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