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古今 巧解文言
2021-05-30潘洁
潘洁
教学一堂小古文课,到底是不求甚解还是字字落实?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说:“小古文怎么学?粗知大意,背下来再说!”
现行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了小古文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学生提出的教学目标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对五、六年级学生提出的教学目标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不难发现小学阶段的小古文学习,重在整体把握故事内容和情感,诵读后感受中国古代优美的语言并背诵积累,不需要逐字逐句翻译,甚至字字落实。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小学阶段小古文教学的一些常用方法。
一、“查”
引导学生通过查看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检索网络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理解课文内容。这原本是一种比较枯燥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后,让他们开火车轮流当小教师,讲讲自己已经理解的课文内容。要做到不重复别人的回答,就必须认真听所有同学的讲解。如此一来,就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调动了他们参与这项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
二、“猜”
我们可以采用组词、借助图片、借助表演、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猜测词语大意。
1.组词。四下《文言文二则》一课的课后习题提出了用组词的方法来理解字义,五下第六单元的“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板块也呈现了“组词”解义这一方法。
2.借助图片。四上《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中“多子折枝”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甚至会有学生将其理解为很多孩子在折枝条。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书中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李树,然后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枝头都被压弯了的情景。
3.借助表演。教学六下《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表演,模仿文中的两小儿相互辩一辩,此举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准确地理解文本,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联系上下文。一篇文言文中总是会有相同的字出现,有时候这些相同的字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猜。如,三上《司马光》一课中共出现了三个“儿”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学生就能猜到第一个是指一群孩子,后两个是指失足落水的那个孩子。五下《自相矛盾》一课的课后习题中也提到了“联系上下文”来猜意思这个方法,结合故事情节,学生很快就能猜出字词的意思。
5.联系生活。教学五下《杨氏之子》一课的课题时,老师可以联系自己的姓氏指导学生理解课题。如:一位姓潘的女老师,就可以介绍自己是“潘氏之女”,接着让学生也用这样的方式来介绍自己,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特别高。
6.猜读法。这个方法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充满了挑战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这个老师,学生就愿意主动去钻研教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一来,教师上课时不必每一个知识点都讲,从而节省一些时间,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比”
1.古今对比。教师教学时可以采用“文白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把握文言大意,避免逐字逐句烦琐讲解。“文白对比”既能消除学生对古文学习的畏难情绪,也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还可以将古今含义有区别的字拿来对比,比如现代汉语中的“走”,一般指行走,而在古文中则是指“跑”。所以,我们在教学三下《守株待兔》中的“兔走触株”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兔子如果是走,怎么可能撞到树上。很多学生在质疑的时候,已经猜到了“走”这个字在这则古文中的意思和平时不一样。接着,出示“走”的古文字,这个古文字的字形就像一个人甩开膀子、迈开腿朝前飞奔,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古文中的“走”指的是跑。我们还可以联系学生熟知的成语“东奔西走”“远走高飞”“走马观花”等,加深他们对“走”字古义的理解。
2.典型高频词对比。比如“之”这个字在古文中出现频率很高,而且不同的句子里,代表不同的意思。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比,指导学生理解“之”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教材中出现的“之”,可以分为两种用法: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作助词用,表示“的”。其实在古文中“之”还作动词用,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中“之”的意思就是去、到。通过这样的对比学习,学生会储备一些古文字常识,当他们再遇到“之”字的时候,就可以尝试自己理解文意。比如遇到“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这句话的时候,用比一比的方法,就能理解句子。
小古文教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我们要采用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多读多背,不仅要读背教材中的,还要读背课外的。有了30~50篇古文阅读量后,小学生基本能建立起文言文语感,不仅能准确地断句,掌握正确的音韵节奏,还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甚至摆脱注释这根“拐杖”,最终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作者单位: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