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30年后,乌克兰依旧“悲情”

2021-05-30张浩

今日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乌克兰人悲情苏联

张浩

人口4000多万、面积60多万平方公里的乌克兰8月24日高调庆祝完独立30周年。但在国际舆论看来,昔日的“欧洲粮仓”“苏联工业布局最完整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已不幸成为目前欧洲人均收入垫底的国家之一。

独立,是政治家的忽悠还是人民的抉择

時光倒退30年——1991年8月24日,当时还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特别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改国名为乌克兰共和国。

1991年乌克兰各地散发的一份传单上赫然写着“乌克兰按其能力是欧洲国家,按其主权则是莫斯科的殖民地”。乌克兰当时在糖、肉类、土豆以及石油、天然气等产量方面超过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发达国家。但有着“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人均收入只相当于欧洲发达国家的1/7。乌克兰当时从上到下的论调就是,苏联中央政府控制乌克兰95%的经济部门,苏联拨付给乌克兰的资金仅相当于乌克兰贡献给中央的13%,“乌克兰就像是全苏联的奶牛,贡献出去的是奶,吃的却是草”。

但这笔账现在看算得有些糊涂。乌克兰独立后的第二任总统库奇马(任期1994年7月到2005年1月)今年7月在一档名为“苏联解体30年”的访谈节目中表示:“乌克兰人民在1991年宣布国家独立的全民公投中被骗了。我们多多少少骗了这些人。当时我们说,乌克兰养活着整个俄罗斯,实际我们只按世界价格计算了乌克兰生产的产品,而没有算俄罗斯提供给我们的东西。”这位前总统强调说:“事实上,我们过去一直以低于茶水和低于自来水的价格(从俄罗斯)获得石油和天然气。因此,当俄罗斯也以世界价格与我们进行贸易结算时,谎言就被戳穿了,这一结果也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发展困顿,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失调

然而,30年过去了,乌克兰在经济建设方面没有交出一份令“独立的一代”满意的答卷。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乌克兰GDP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仅相当于独立前1990年GDP的78.6%,人均GDP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全球排名第90位,在欧洲倒数第二,仅超过摩尔多瓦。数字下滑的背后,席卷而来的是一场经济结构“去工业化”的痛苦灾变。去工业化与经济衰退给乌克兰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失业率上升和收入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外流。据乌克兰科学院经济预测研究所统计,2020年之前,由于欧盟国家薪资高且对乌克兰公民采取免签制度,每年出国谋生的乌克兰技术专家和熟练工人达到500万人次左右。

独立30年来,乌克兰的寡头经济也因其垄断属性和在全球生产链条重组中安于现状,没有顺势推动乌克兰的再工业化,导致乌克兰国际竞争力不断下滑。此外,权力和财富彼此勾兑,增加了乌克兰普通民众的不满情绪。乌克兰学者柯莎夏告诉记者,尽管乌克兰人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但很多商人和官员在乌克兰赚钱,却把家安在国外,没有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作出贡献。2021年7月乌克兰的平均养老金仅合140美元左右,如果没有积蓄,这个数目尚不足以果腹。白发苍苍的老人不得不出门寻找临时工作,以支付药费和水电费。现实处境和对未来的迷茫,让一些乌克兰人只能寄希望于大选,或者新的“街头革命”。

一场悲剧,俄乌矛盾还将持续多久

“橙色革命”时期,两派势力尚势均力敌,尤先科虽然获胜,但也埋下了亚努科维奇在下一次选举中翻盘的伏笔。但“迈丹广场革命”后,随着亚努科维奇被推翻和俄乌爆发军事冲突,乌克兰社会思潮最大的变化就是亲俄势力走向了没落。即使有人私下里仍认同俄罗斯,但它已不再是个公共议题,且这一趋势在较长时间内都将不可逆转。

独立30年,乌克兰一直对欧美抱以希望。2019年2月7日,乌克兰将“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国家目标”写入宪法。2021年3月,乌克兰拉祖姆科夫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如果现在举行加入欧盟的公投,59%的受访者表示支持,反对者仅占26%。若按受访者年龄阶段看,在18至29岁的受访者中,支持加入欧盟的比例更是高达75%。然而,欧盟和北约至今没有给乌克兰任何明确的时间表。这让一些乌克兰人也怀疑:向西去就一定是乌克兰最好的选择吗?柯莎夏告诉记者,为了对付俄罗斯,乌克兰当下只能依靠西方,但美国未必会提供更适合我们的发展道路,欧盟各国也都有各自的发展难题,也不可能全力帮助乌克兰。

柯莎夏还乐观地表示:“新加坡刚独立时,也是困难重重,但最终发展为传奇式花园国家,乌克兰人也都期待自己的国家实现美丽的蜕变。我们也在学习中国、新加坡等国的经验,相信等到独立50周年的时候,乌克兰会很美好!”

(杨烁荐自《人民周刊》)

猜你喜欢

乌克兰人悲情苏联
悲情英雄
“少”了千万优才,乌克兰人忧心忡忡(手记)
乌克兰人排长队也要去克里米亚度假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陈水扁“悲情奔丧”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我只要站在那里,就会成为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