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客经济 小跑进场

2021-05-30刘旷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1年13期
关键词:播客商业化荔枝

刘旷

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

首先从用户数量上看,去年我国音频播客用户数达5.4亿。据艾媒咨询预测,2022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数将达6.9亿,2023年将超过9亿。数据背后反映出大众对于播客内容的喜爱度和接受度在上升,各个平台也开始追随这股新兴趋势潮流,打造自己的播客生态。目前平台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打造自己专属的纯播客APP,另一类是在自己原有的APP里开设播客频道。

纯播客APP有即刻上线的《小宇宙》,快手孵化的《皮艇》,还有荔枝上线的《荔枝播客》。纯播客APP有着定位更清晰的特点,平台间的差异化上更加明显。《皮艇》在内容方向上更加偏向娱乐化、年轻化,《小宇宙》注重产品使用上的交互体验,《荔枝播客》则更加注重车载使用场景。

而在自己原有APP里开设播客频道的就相对更多了,《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两大音乐APP都已开设自己的播客分区,喜马拉雅和蜻蜓两大老牌网络电台社区也加入其中。这样的播客平台有着庞大数量的用户基础,而基于更多的用户数量可以创作出更多的内容。数量优势也会转化为质量优势,内容生态更加丰富完善,运营成本也更低。

播客的增长逻辑

播客在内容上和电台有较为类似的地方,但播客能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也和自身的一些特性有关。

播客具备更强的移动互联网属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加深,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手机进行娱乐消遣。而播客作为音频内容,在使用场景上和视频内容是分开的,播客可以在某些特定场景对用户的听觉空白进行占领,例如通勤和睡前,这是播客独特的利基市场。

播客在内容质量上更加优质。内容主题可以围绕很多议题展开,涵盖社会热点、历史文化和财经人文等。录制播客的参与者可以就自己对于议题的看法展开讨论,输出有一定质量的观点,这对于创作者的综合素质有一定要求。

播客有更易于传播的基础。现在的播客多为内容创作者提前录制好的谈话节目,时长普遍在一个小时左右,上传到播客平台后,听众基于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平台收听节目。提前录制好的内容,可以随时点播的优势,有利于内容的二次分发和传播。

探索商業化之路

从商业化角度来看,更好的红利才能吸引内容创作者不断输出高质量内容,而高质量内容是支撑平台发展的关键。现阶段中,参与到播客赛道中的玩家,主要有两种商业化的方式。

一方面是广告业务。广告在消费层面上是面向C端客户群体的,对于传播的有效性和用户的接受程度有更高的要求。相较于视频内容可以展示更多图像信息、进行直播带货的优势,播客的音频内容在信息传递的维度上则更加单一,不利于商品的多角度展示,播客广告多以植入或开头插播广告为主。

另一方面是企业服务的业务。比如荔枝播客作为平台方,就利用内容和B端客户建立起合作关系。因为车载使用场景的封闭性更有利于播客的收听,荔枝播客先后与威马汽车和小鹏汽车建立合作,将荔枝播客接入新能源车系统,从驾驶场景切入产品使用。荔枝播客也与泡泡玛特和老虎证券达成传播合作关系,打造品牌播客,进一步开拓商业化空间。

随着播客内容生态在参与者建设下日益增长和丰富,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新的商业化尝试出现,这将有助于播客的长期发展。

增长从来没有那么简单

播客作为音频内容,和视频内容相比,缺少后者那种更加丰富多维的信息传递功能,故后者更能调动起用户的感官刺激,用户的使用时长和频次更多。于是,播客长期以来受到其他内容消费的压制。

除此之外还包括手游、知识付费等其他形式的内容消费都会对播客的市场形成一定的威胁,不利于播客消费的增长,目前来看播客作为后内容时代的参赛者任重而道远。

实际上,播客的接受度更低。因为自身属于长音频内容形式,在碎片化时代中不属于主流产品,有着更高的使用门槛,调查显示播客的受众与书籍阅读爱好者有较高的重合性,播客自身在传播中对受众有着更高的要求,缺乏更多的利基市场。然而播客作为内容形式之一,补充听觉空白,还是有着自身的存在意义。

未来内容市场参与者间的明争暗斗,在未决胜负前还要进行下去。而任何新兴产品谈及发展都会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播客也逃不开这一规律。最终是成为现象级主流产品,还是作为其他内容形式的小众补充,都取决于市场、取决于用户。

猜你喜欢

播客商业化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千里采荔枝的鹤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探析播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移动音频媒体发展的几个转变:对播客的再界定
美国播客的内容生产和变现分析研究
荔枝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