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别思维陷阱,学会正确推理和有效论证

2021-05-30陈兴才

语文建设·上 2021年9期
关键词:思辨

陈兴才

【关键词】逻辑谬误,正确推理,有效论证,学习任务设计,思辨

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中,将学习内容分成逻辑、推理、论证三部分。这三个并列短语中的“逻辑”是狭义的逻辑概念,指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以及简单的逻辑方法,而推理和论证正是逻辑的运用与体现,所以“逻辑、推理、论证”合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较大的“逻辑”概念。

逻辑是思维的重要准则,发展逻辑思维,有助于思考缜密、表达准确、论证严谨、推断合理。因此,学习并梳理必要的逻辑知识,在语言理解和运用中正确使用逻辑,不仅能够准确地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还可以更好地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发现,进而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对语言和文学的认知程度。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兼跨课程标准中的“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需要说明的是,在日常指称中,“逻辑”是个多义词,有时指“生活的本质规律”“一种理论、观点、行为方式”,这是广义的逻辑,不作为本单元学习的对象。本单元要考查与学习的是“逻辑学科”相关内容,即人的语言中隐含的思维过程,包括思维陷阱、推理、认证。

一、确定目标与内容

由于本单元的特殊性,与逻辑、推理、论证有关的知识性内容较多,但就高中生而言,主要是学习情境中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运用,所以知识性内容的学习则从简。故设定以下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一,阅读与理解。阅读丰富的逻辑故事,从中认识和掌握逻辑的基本知识,发现逻辑基本规律。了解和掌握逻辑谬误的基本类型,识别逻辑谬误。通过学习,能在生活与阅读的海量信息中,借助逻辑辨识信息,发现立场,把握事实真相。

第二,表达与交流。对所学课文和生活现象展开逻辑分析与论证评估,与同伴展开讨论、辩论,理性表达自己的见解,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效的论证。通过学习,能对生活中的现象发表观点、作出论证,做到思维缜密、论证严谨、表达准确。

第三,梳理与探究。梳理逻辑谬误类型,运用有效的推理和论证方法探究事物本质。通过学习,能基于事实进行推理,快速发现和分析社会表达中的思维陷阱,批驳错误观点和不合理推断。

二、建立情境与任务框架

教材中,鲁四老爷骂祥林嫂是谬种,荒唐在何处?孔乙己穿长衫站着喝酒为何可笑?烛之武为何能说退秦师?王安石为何要强调“名实”之辨?

生活中,有人说话总爱给人扣帽子,有人特别会“抬杠”;某些话明明有道理却反而不可信,经不起推敲的话却信者众;有些话从不喜欢的人口中说出来,被你不屑一顾,而同样的话从“自己人”口中说出来,却让你觉得无比正确;有些文章充满了情绪化表达,动辄“10万+”的传播量,而有的文章理性、客观,却应者寥寥……

这些现象在我们的阅读和生活中很常见,有人戏称,与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是最困难的事。如何做一个善思考、能辨别、会理性表达的人呢?这就需要学习逻辑、推理、论证。教师可设置如下学习任务:

学习逻辑,辨识逻辑,讲究逻辑,进而学会科学推理和论证,本质上是为了提升思维品质,探究事物真相,学会理性表达,以正确的姿态参与公共讨论,做一个理性的、不轻易被误导的现代公民。

由此目的出发,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以“编辑逻辑自查手册”为线索,设置三组学习活动:“不讲道理的人为何总有理”,侧重逻辑辨识和思维陷阱的发现;“福尔摩斯是如何炼成的”,侧重推理的学习和运用;“让自己的话可信”,側重合理地论证,让自己的表达更有说服力。共安排六课时。

学习活动中涉及较多的阅读材料,但即便是文学作品也不能像以往仅以文学鉴赏为主要目的,而要用作逻辑和思维考察的材料;学习中较多地引入日常表达实例,追求鲜活、有趣;淡化系统知识的学习,以常见、常用为原则,侧重于梳理、探究与运用。

三、学习活动示例

活动一:不讲道理的人为何总有理

活动一的学习内容是逻辑谬误,教师在备课时应先学习逻辑的同一律、排他律、不矛盾律等逻辑知识。但这些知识学生不一定会用到,主要是通过语用性很强的“逻辑事件”去理解、体悟,并学会分析、阐释和在语用中自觉规避。

1. 阅读下面几段话,回答问题。

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四叔的话荒谬在何处?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孔乙己为自己的辩白有没有效?

别里科夫:“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出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

别里科夫的话为何可笑?

这一组活动涉及的材料都来自课本名篇,三个文学形象都是可悲可笑的典型。但以往的学习是开展文学解读和鉴赏,此处是从逻辑角度揭示人物形象荒唐可笑的原因。之所以选择这些材料,主要从学生的阅读体验出发,让学生体悟文学表达与逻辑的关联、不同。

四叔由祥林嫂的死亡时间去得出“谬种”的结论,显然荒唐无理,将二者强加因果关系。孔乙己故意制造两个不同概念,把书面语的“窃”和普通人的口语“偷”区别开来,以掩盖自己的尴尬,显得非常滑稽。别里科夫则制造了一个滑坡效应,无限放大事物发展的可能性。

2.《进化论》刚问世时,遭到很多嘲讽,以下两例都是对“进化论”持怀疑态度者的说辞,请思考其中的思维陷阱。

我的对手试图说服你们,我们是从那些在树上摇来荡去的黑猩猩变过来的,这真是太可笑了。

如果说我们的祖先是一只猴子,你们不觉得是耻辱吗?

这项活动针对的是逻辑中的一个基本知识——概念。逻辑陷阱常常由概念偷换生成,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材料中的进化论反对者偷换了概念,把人和猩、猿的同祖先偷换成人是由猿猴演变来的。其表达还是一种“打稻草人”行为,即树一个本来不存在的靶子——歪曲别人的观点或臆造得来的情形,去打倒它,因为达尔文从来没说人是由猿猴演变来的;问人是否“耻辱”则是典型的诉诸情感。

3. 古代有位国王,抓到一个反对他的人,准备处死,但又装出仁慈说:“允许你讲一句话,讲对了,我就放了你,讲错了,你受极刑。”国王的如意算盘是,无论你说什么,我都说讲错了,还是可以处决对方。最终的结果是,犯人说出了一句话,国王无可奈何,只好放了犯人。

试问这个犯人说了什么?

智慧故事是学习逻辑的理想材料,且有趣味性。犯人的话很简单:你不会放了我。试着推理一下:国王要么放了犯人,要么不放。如果不放,犯人就讲对了,那么按约定,国王只能放了他。也就是说不放会导致国王的自相矛盾,如果他信守承诺的话,就必须放人。这涉及逻辑中的不矛盾律,只要学生能分析出犯人取胜的逻辑,逻辑的不矛盾律、排他律、同一律等名词不一定作为学习内容。

4. 分析下列语言表达中的逻辑谬误,然后在日常表达中再找一些与之相应的例子。

(1)下半年的失业率一定会降低,有很多专家都这样判断。

(2)你作为江苏人,竟然是广州队的球迷,太不像话了。

(3)语文课上听京剧,把语言文字丢掉,把阅读丢掉,这还是语文学习吗?

(4)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你怎么能说自己的学校不好呢?

(5)从小一看,到老一半;你今天随手拿了同学的笔用,将来就会拿人家的钱包,工作了就会贪污公款,将成为国家的罪人。

(6)关键时候你不帮我说话,肯定已经跟他穿一条裤子了,联合起来对付我。

(7)这事情肯定是你干的,要不你说说不是你干的理由。

(8)别听他的所谓建议,上次按他说的做,损失很大,他是被处分过的。

(9)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这组活动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将考察对象转向日常生活。有的材料不止包含一种逻辑谬误,又要求“在日常表达中再找一些与之相应的例子”,体现了活动的应用性和复杂性。对学习开展评价时,学生只要能发现问题的实质,即为有学习成效,不追求名称术语准确。

例(1)中的逻辑错误是“诉诸权威”,权威说的话虽然更有可信度,但它的使用要有尺度,就如同“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样。

例(2)中的逻辑错误是“诉诸情感或立场”,逼人站队,如果不站队就视为“背叛”。

例(3)中的逻辑错误是“打稻草人”,句中只有“课上听京剧”这个可见事实,而批评者却凭空树起“把语言文字丢掉”“把阅读丢掉”的靶子,这种行为非常恶劣,相当于语言中的“栽赃”。

例(4)体现的是比喻陷阱。比喻可以使表达生动形象,以帮助别人理解自己的话,但用于陈说道理时,喻体和本体属于不同事物,属性差别很大,自己与学校的关系也根本不是子与母的养育关系或狗与家的依附关系,不能由此及彼。依靠比喻来论证,因为它的形象性,易于被人接受,但给说理带来非常大的风险。

例(5)中的逻辑错误叫逻辑滑坡,从一个现象无限延伸推理链条,把最终的可怕结果归罪于最初的现象。

例(6)中的这种态度相当于非敌即友,非黑即白,容易造成人群的撕裂现象。与“诉诸立场”也有相通之处。

例(7)是举证错误。不可以让没犯错的人自证清白,在刑罚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例(8)是一种人身攻击,因为某人过去犯过错误,从而怀疑他后来的所有表现。

例(9)的这句话貌似得到很多人的首肯而被奉为规律,其实是偏激之语,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本来应该是“有些人”如此,但在表达时,把“有些人”省略,再用“必”字,就把部分属性说成了全部属性。

5. 探究鲁迅先生的杂文《论辩的魂灵》中包含多少种逻辑谬误,并在现实生活中各举一例与之对应。

鲁迅杂文《论辩的魂灵》批判的是当时的社会文化现象,极有针对性。从用零碎材料到用整篇文章来分析逻辑谬误,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

在文中,鲁迅主要讽刺与批评了“偷换概念或议题”“逻辑滑坡”“强加因果”“以偏概全”“诉诸情感”“打稻草人”等多种谬误。

(1)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

这个推理中,把甲这个具体的人与作为集合概念的“中国人”混为一谈。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甲说应试负担太重,不利于教育培养人,乙说你竟然认为考试不重要。其实甲说的是考试负担太重的危害,而乙却偷换成“要不要考试”的话题。

(2)自由结婚未免太过激了。太趋极端,即有亡国之祸。

这个推理中,体现了逻辑滑坡的谬误。生活中有个段子与此类似:我爸是卖早点的;不买他的早点,他就没有收入;他没有收入,我就吃不饱肚子;我吃不饱,上课不能听课,成绩会很差;我成绩差,老师的考核就不过关;老师的考核不过关,就做不了老师,就会有很多人不愿意做老师;没有人愿意做老师,这个社会就完了……

活动二:福尔摩斯是如何炼成的活动二指向“推理”的学习,相对于逻辑谬误来说,推理是递进和运用,相对于论证分析和论证实践来说,又是基础。它既包括不科学推理的识别,又包含正确推理应有观念与方法的建立。

1. 阅读下面一则故事:

罗蒙德医生的一块祖传怀表丢失了。他吩咐司机路里在当地报纸的广告栏里登了一则寻找怀表的启事。启事登在中缝,标题是“找到怀表者有赏”。全文如下:“怀表属祖传遗物,悬赏250美元,有消息请联系信箱LMD361。”路里正在花园里干活,这时,门铃响了,开门一看,外面站着一位绅士。他恭敬地说道:“我叫亨利,我是为那则怀表启事来的。怀表是你的吗?”罗蒙德想不到这则启事还真管用。他激动地抓住亨利的手说:“是的,就是这块表。真是太感謝你了。你是在哪儿捡到的?”亨利说:“这表不是捡到的,是我在车站看见一个小孩兜售这块表,就用5美元买了下来。今天,我从报纸上看了广告,马上就赶来了……”罗蒙德还没等亨利说完,便和路里将他扭送到了警察局。

试问,亨利在什么地方露出了破绽?

2. 阅读教材中的《袁滋断案》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空城计“弹琴退仲达”两则故事,讨论袁滋何以能洞察冤情,而司马懿却错过了极好的取胜机会。

这两项活动涉及三个故事,都属于“断案”故事,呼应活动二的标题——福尔摩斯是如何炼成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和体验推理的重要性。

悬赏故事中,失主只留了信箱,而亨利却直接找上门来,可见他知道这表是谁的,自然就成了嫌疑犯。如果学生认为这还不足以百分百给亨利定罪,教师则要鼓励学生,可以继续探讨“更多可能性”。

袁滋和司马懿两个故事恰恰相反,一个用了正确的推理,一个用了不正确的推理,所以一个成功断案,而另一个却错失大好机会。通过这两则案例,让学生理解与掌握三段论推理,明白只要大前提与小前提中的一个有错误,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司马懿把“诸葛亮一生謹慎,不会冒险”当作大前提,这个前提本身就是不正确的,以之作出推理,结果只能是错误的。

3. 思考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A. 因为作案人都有作案时间,所以有作案时间的都是作案人。

B. 因为有些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所以,有些癌症不是不可以治愈的。

C. 只有物美价廉的物品,张大妈才会买,这个物品张大妈没有买,所以,这个物品不是物美价廉的物品。

D. 在一起盗窃案中,王某被怀疑为作案人。他申辩说,在案发时间内他正在会议室看电视。办案人员询问了当时在会议室的一小部分看电视的人,都说没有看到王某,办案人员从而否定了王某的申辩。

这是一道由选择题构成的学习活动,辨别推理的有效性是基于理解基础上的运用,体现思维与语言表达的一体性。之所以用选择题型,是为了多列举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情形,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生活。

选项中只有B 项是有效推理。学生如能较快地得出正确的答案,则视为学习合格。

4. 一只松鼠说:我见过的食物都是圆的,所以食物肯定都是圆的。另一只松鼠说:我见过的食物都是有棱角的,所以食物都是有棱角的。

两只松鼠的结论都是错的,讨论它们犯错的原因。

归纳推理的缺陷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几乎人人都会不自觉地使用这样的归纳,却总是得出自以为有理有据的错误结论,所以将其作为推理中的一项专门内容学习。

松鼠的两种说法涉及的是不完全归纳,也可以说是简单枚举法的缺陷。除此之外,可以让学生自己多举例分析,视其举例的恰当性给予评价。

5. 阅读网上的一个帖子:

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

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哪份名单上的人你认识的多一些?

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的落第秀才。

第一眼看到这条帖子,感觉挺有道理的,论据充足,论证有力,实在是安慰今天高考考生的一剂良药:即使你这次高考没考好,也不代表你这一辈子就完蛋了。

看看这份名单上的人,后者全都落榜,但现在流传千古,我们永远怀念他们;前者虽然是当年的状元,可现在谁还知道他们?可见,成功和学历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安心去考,落榜了也能有大好前程!更重要的是,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鼓起勇气,勇敢面对逆境,逆境更有助于你的成才、成功。

人们把这类帖子称为“鸡汤文”,所谓鸡汤文,指的是一种能够麻痹人的精神的文章,貌似很有哲理,却遮蔽了事物本质,让人的思维简单滑行。请分析讨论上面这则材料可能遮蔽了什么实质。

这项学习活动从零碎的学习材料转向文章阅读,体现了综合性,而且因为浅阅读中有众多此类文章,所以也具有典型性。《两份名单》的帖子鼓励人奋进、遇挫折不气馁,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的说理有很多漏洞。学生要能敏锐地发现鸡汤文在取样或归纳上存在的问题。

选择性取样,或选择性无视,或选择性失明,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帖子中的状元无闻和落第秀才得大名,都是样本个案,不能获得可靠的支撑。何况,这些“无名”之状元,只是作者不太知道,而在当时,其实也都是大名鼎鼎的学问家或朝廷重要官员。

强加因果,或者叫以果导因、错误归因。落第秀才出名和状元无名,与落第、状元之间并无因果关系。人在逆境之中,如果能挺住,经受锻炼,强心志,完全有可能成才,但逆境造就人是有条件的,比如不被击垮,比如有机遇和外物助之。更重要的是,逆境本身不造就人,相反更多时候会摧毁人。因此,失败是成功之母之类的话用于说理,不具有逻辑力量。

活动三:让自己的话有说服力

活动三指向论证的学习。论证对于高中生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在作文中已经使用过,但过去的学习主要是提取论点和论据,了解基本的论证方法,而缺少思维深度和逻辑支撑。此处的学习主要探究论证的有效性并学会运用。

1. 在初高中所学过的课文中,分别找出举例说理、比喻说理、引用说理的例子,从有无思维陷阱的角度分析、探究其论证有效性。典型课文如《劝学》《六国论》《说木叶》《谏逐客书》《邹忌讽齐王纳谏》《拿来主义》。

这项学习活动指向逻辑和推理基础上的论证,如果说前二者侧重分析和理解,这部分则主要是表达与运用,学生能否有意识地规避逻辑缺陷,借助正确的推理对事物进行深度分析,形成观点,加以论证,并提升论证素养。

通过课文回顾与分析考查论证方法和思路,是这组活动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具有梳理、分析、比较能力,在此基础上评价所读文章中的论证(特别是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是否有力、有效、合理。事实上,很多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都具有思维陷阱,属于不科学推理。

2. 阅读下面一首诗,展开相关讨论。

焚书坑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1)秦始皇的行事逻辑是什么?

(2)章碣是用什么论证方法来嘲笑秦始皇的?

3. 通过下表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

4.“风水先生惯说空,指南指北指西东。世间若有封侯地,何不拿来葬乃翁。”这是一首反迷信的诗,请分析此诗是如何通过归谬法来判断风水先生的说辞不可信的。

上面三个学习活动均指向反驳这一重要的论证方式。《焚书坑》的分析,着眼于用反例进行反驳的论证手法;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数据分析,有不当取样和不当归因的谬误,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老年病,发达地区的人寿命长,老年人比例高,而在非洲,人的寿命短,老年人相对少,发病率自然低,通过指出其取样、推理不当而推倒其结论。对风水先生的反驳属于归谬法,是反驳论证中很有效的形式,应鼓励学生理解和学会运用。

5. 编辑逻辑自查手册。

(1)逻辑谬误类型,每一种类型都举自己生活中的一个例子。

(2)收集常听到的格言十句,分析其中的逻辑、推理、论证是否合理、有效。

(3)考查自己写过的作文,或小组合作互相考查,找出其中的无效论证,并分析原因;也可采用反驳的方式,试图推翻原文的论点或论证。尝试写一篇驳论文。

最后一项活动呼应单元中心任务,完成逻辑自查手册,具有梳理性、整理性、贯通性、应用性,引导学生用所学去解決问题。评价时应考查学生对谬误、推理、论证等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清晰,着重考查其运用所学分析阅读、写作和生活中逻辑现象的能力。

四、教学提示

第一,运用为主。本单元包含知识学习、基本技能学习,但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可淡化知识术语,在逻辑、推理中,挑选几种重要概念术语(如谬误类型、三段论、归谬法)即可,没有必要将语文学习转化为逻辑课。

学习方式应以体验、理解、运用为主,避免以教师为中心的过度讲解。

选择学习材料时应考虑趣味性,尽可能使用学生已经读过的作品。此外,鲜活的生活材料、媒体资源,可以增强学习者的体验感。

第二,梳理与拓展。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展开梳理:一是常见谬误类型及举例;二是对所学课文中的逻辑、推理、论证的分析;三是对俗语、格言中的逻辑、推理、论证的考查与分析;四是对自己的作文、日常生活表达中的逻辑、推理、论证的考查、分析。最后一点尤为重要。

可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著作,如《智囊全集》《有毒的逻辑》《笨蛋,重要的是逻辑》《世界思维名题600 道》《神逻辑: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等。

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开发一门“商榷文写作”微课程,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学习,主要任务是向各类对象(老师、家长、同学、媒体、社会舆论)展开“商榷性”写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商榷”中进一步提升逻辑、推理、论证素养,并学以致用,参与公共表达,培养理性精神。

猜你喜欢

思辨
雷维莎霍夫,在幻想与记忆中探寻新的天空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辨”转向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思辨与思变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让阅读对话更灵动
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浸润“过程”味儿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高中思想政治课思辨教学中“辨”的运用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