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发掘新闻线索
2021-05-30黄枝荣
黄枝荣
【关键词】初中教学,新闻写作,新闻线索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围绕新闻设置了三个任务,其中第三个是新闻写作。这个任务又分成必做、自选、拓展三类。尽管学生对新闻写作这种活动性强的任务很感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却只是布置学生完成第一个必做任务,即写一则短消息,极少对第二类自选任务即撰写新闻特写、通讯等进行布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觉得不容易写,教师指导起来也觉得困难。
不少学生觉得自己身边的事都很平常,不值得去写。在他们眼里,似乎只有造成社会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才算新闻。其实,更多的新闻融于看似平常的现实生活中,融于不引人注意的琐碎小事里,融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身上,就看学生是否善于发现和捕捉、挖掘和筛选。
一、厘清新闻线索的三个特点
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信号,是进行新闻写作的前提。具体来讲,新闻线索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具有片段性。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它通常比较简略,完整性差,新闻要素不全,如有人物,却确定不了时间、地点、原因等。它一般没有过程,没有细节,只是一个片段,或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这告诉我们,新闻线索一般都比较零碎,信息不完整,需要进一步去寻找、了解完整的新闻事实。
二是具有梗概性。新闻线索所提供的新闻事实信息一般较为概括,并不具体,细节不清,甚至真假不明。
三是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新闻线索不一定是真实的;另一方面,新闻线索价值未定,有的线索有价值,可以深入采访或写成一般消息;有的暂不显示新闻价值,须待进一步发展后再作报道。
二、明确新闻线索源自生活
新闻线索来源于个人的观察和积累。日常生活是获取新闻线索的第一条途径。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学会透过生活表层追溯生活本质,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比如,可以通过了解各个社团、学生会、社联举办的活动,去发现新闻线索;通过人们的闲聊去提取新闻线索;通过吸取已有新闻中的有利部分,从新的视角挖掘出新闻价值,写出新的新闻作品。
当今时代,学生还要善于把握网络信息。网络作为一个越来越被人们接受的交流平台,拥有丰富的信息来源,比如网络社区、微信、微博等。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网络信息很多,但并不是所有信息都能写成新闻,这就要求学生认真思考,筛选核实,步步求证,从网络信息中提炼出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三、从三维角度发掘新闻线索
在教学中,鉴于学生的年龄和社交的特点,教师不宜站在记者的角度指导他们,而应该通过列举身边或校园的新闻故事,以案例讲方法,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发掘新闻线索。
1. 观察入微,从细小变化中培养新闻触觉
新聞反映的是客观变化,要从变化中检验出新鲜事物,必须从客观事物永不停息的变化中探寻。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双发掘线索的“慧眼”去观察平常事物本质上的细微变化。而练就“慧眼”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平时广泛涉猎各方面事物,不断提高观察、思考能力。
一要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性决定新闻写作的效率和质量。对接触到的人和事,要善于比较和联想,看其是不是有价值、有意义,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就会提升新闻捕捉力。课堂上,笔者以自己撰写的通讯《要背阿高一直走下去》(《广州日报》2006 年6 月3 日A13 版)以及《回家,翻越一千三百六十级台阶》(《西江日报》2006 年6 月5日A3 版)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发掘新闻线索的关键所在:观察入微。之所以观察到,靠的就是“第三只眼”——新闻敏感性,也就是新闻触角。简单地说,培养新闻敏感性就是找到事件与众不同之处,从当前的事件看到它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进程。
对于不善于观察的人来说,每一个事实都是各自孤立、互不关联的;对于善于观察的人来说,每个具有表象特征的事实都是相关链条上的环节。许多事实和现象,如果分开来看往往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可是当我们把相关因素联系起来以后,其新闻价值便显而易见了。因此,发掘新闻线索,要注意观察表象及其前后形成的线,而不是只看某一个点。
二要通过观察筛选新生事物。身处多媒体时代,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也需要不断更新,要挖掘和发现有代表性、引领性的人和事。笔者以自己写的人物通讯《肇庆一位民营企业家说:“我想入党的愿望从来没有这样强烈”》(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2020 年2 月25 日)为例,向学生介绍发掘新闻线索的过程:一开始了解到这位民营企业家捐赠了大量物资,同时了解到他有一个强烈的心愿——寻找党组织,主动申请入党,这是一件难得的新鲜事。如果只是报道他的捐赠善举,只算一条普通新闻。而通过转移角度,将他寻找党组织主动申请入党的线索发掘出来,就获得了一个很好的新闻题材。事实证明,在众多信息中发掘新生事物是很重要的。
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上述两个角度展开讨论,有助于提升他们分析、筛选新闻线索的能力。
2. 寻根究底,从习以为常中提炼新闻价值
好奇心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如何通过激发好奇心引导学生发掘新闻线索?如果教师平时能够积累一些优秀的新闻稿,在新闻写作教学环节,从中挑选出作为阅读的展示材料,无疑会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其寻找新闻线索的动力。以笔者采写的通讯《看,这些“夫妻队”“突击队”“先锋队”挺在肇庆高新区防疫最前沿》(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2020 年2 月3 日)为例,这条通讯的线索来自朋友圈:广东肇庆高新区大旺中学一高中生抱怨父母,原因是大年初一他第一次一个人在家吃饭,而他的父母此时正活跃在防疫前线。根据这条线索写成的通讯,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点击量高达19.5 万次。
以上通讯的形成原点就是好奇心,如果没有好奇心,没有追根究底、锲而不舍的精神,隐性的新闻线索就不会被发掘出来。
3. 抽丝剥茧,从表象中分析新闻本质
按照自身对社会整体状况的认知展开联想,按照事物内在特征找到它与其他事物的关联,就不难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这就需要学生勤于思考,学会解读新闻,多问为什么、怎么办,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现象找线索。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复杂过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在解读新闻时应从这些具体要素入手,以小见大,由简到繁,使看似平凡、隐于普通的事情变成信息流。这样写出的新闻才能揭示事物本质。
许多事实和现象,如果分开来看往往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可是把相关因素联系起来后,其新闻本质就会显而易见。优秀的记者都是在与过去存在的事实的对比中,在与其他事物的关联中,在大背景的衬托下发掘新闻线索的。例如,一位老师批评一个住在学校附近的学生经常在第一节课前和中间课堂迟到,而学生受了批评后仍然没有改正。善于思考的人会心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怪情况?是不是另有隐情?笔者问过之后才知道事情的原委:这个学生迟到是因为他要抽出时间回家照顾身患重病的叔叔。这件事情,乍看似乎是学生表现不好,然而随着对事情的深入了解,找到了学生善良的本质。记者根据这条线索写成的通讯《2400 颗爱心助他“重新行走”》在《南方日报》2019年7 月3 日A11 版刊发。
线索无处不在,处处留心皆新闻。在“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中潜藏着珍贵的新闻线索,等待我们去挖掘、开采。中外新闻实践一再表明:凡是善于发掘新闻线索的人,其共同特点是能“见人之所皆见,思人之所未思”。可见,只有时时处处善于观察、留心生活、勤于思考,才能发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写出好的新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