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的测评:千呼万唤,犹抱琵琶
2021-05-30李欣荣
李欣荣
【关键词】情境,测评,语言经验,个人体验,思维空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要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所谓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作为语文课程评价重要组成的测评与考试,如要真实反映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则必然要求以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为测试的载体。但要在测评与考试中营造出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三方面的情境,并综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实践活动的考查,中允地说,难度非常大。因此,在追求文本整合、题目整合并取得一定成效的高考试卷中,情境题依然还未成为命题的主流形式,只是偶露峥嵘,或者形质分离(形式上像情境题,其实不是;形式上是常规题,实质上暗含情境)。下面选择2021年全国乙卷和新高考Ⅰ卷中的几道题,对比历年高考中的题目来作探讨。
一、用以测评的情境不应是知识点的叠加,而应是激活语言运用经验的场景
原始素材的内容可以尽可能多地转化为考试需要的测评点以供选择,这是它能够成为考试语境材料的重要依據。但是以往的经验常常让命题者意识“ 自觉”地把测评点理解为知识点,而不是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实践活动能显示出的“ 素养点”。换句话说,题目命制的起点不应是孤立的知识,而应是考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
以语言运用题为例,经过多年的尝试、反思和改进,摒弃了一个语境承载一个知识点的考查方式,确立了一个语境承载多个知识点的考查方式。这当然体现了语文素养测评的走向:针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试题数量减少了,测评试图从简单化、碎片化走向综合性、整体性。但语境承载题目的数量并不能成为评判其是否体现情境测评的依据。且比较两种题型:
【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23 题】
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
材料:①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② 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③ 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④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① 内容适当。② 表达得体。③ 符合口语特点。④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________。
这道题其实是一道有着具体情境(学者与学生座谈)和典型任务设计(介绍学者)的创新题。不同语体的转述在具体的情境中生成较为复杂的结构不良的问题:需要角色扮演(文学社成员),有信息接收对象(同学们),要判断情境中是否有不需要转述的内容,以及揣摩必须转换的内容如何做到恰如情境需要。这道题看似考查的是语体转换这个知识点,其实在情境中综合测评了信息提取、陈述判断、介绍说明、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1年新高考Ⅰ卷,语言文字运用Ⅱ】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承载这两题的语境是南极大陆雪变色原因及危害的介绍与说明。不可否认,通过这样的内容能够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但环保意识本身不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同时它又不能带动或促进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而判断一个语境能否成为情境的重要标准即它与语言活动是否紧密相关,是否通过核心知识和核心活动展现具有学科特征的思维方式。很显然,这两题有着如下不足:一是核心知识重合,虽然一题是客观题,一题是主观题,但都指向语意的连贯;二是缺乏应用性,都是通过前后语句补足相关信息,却未关联到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加深对语文学科本体的认识上。而该卷语言文字运用Ⅰ 中的词语判断、病句修改判断和分析对偶的构成与表达效果三题,虽整合于民俗、党史的语境材料中,但三者间没有素养考查的逻辑联系,对材料的理解也无太大作用,这种考查还是很明显地指向答案,指向知识的识记和了解。因此,字符、层次较多的语境下的多题考查并不一定就是综合性、整体性的,更别说情境并不指向知识点的叠合,它只是激活语言运用经验的场景。
而2021年全国乙卷的语言文字运用Ⅱ虽然还是这些考查形式,但多少显示出素养测评的影子。首先通过第20题(表述同新高考Ⅰ卷第22 题,字数要求为12字)建立起第一段中对水果甜度、含糖量和热量三者关系的认知,然后基于这种认知,去作“ 需控血糖人群吃水果指南”的描述:“21.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这要求学生先准确理解因果关系及其复句形式,然后运用此句式概括段意,凸显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图像”。但它还可以变得更灵活,运用文字里呈现出的观念、认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你有需要控糖的亲戚或朋友特别爱吃水果,请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用含因果关系句子的话来劝说他/她,或给他/她建议。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这样的命题方式关注的是怎样使考试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场境发生“意义”上的紧密联系,使他们在材料中获取的认知和课堂学习获得的言语经验能有“ 真实”的用途。它不仅涵盖了原题对句式运用、段意概括的要求,更要求学生注意劝说或建议时的措词与语气,可以说,这样的考查指向的不是答案,而是语言运用的表现。
二、用以测评的情境不应是语文活动的客体,而应是促发个人体验的关系场
测评和考试从本质上说还是学科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能力在解题的过程中凸显学科思维,体现学科素养,而情境的作用就是将解题的思维、行为(即测试的认识对象)外显。有人或许会问:难道试卷上的题目本身不构成情境吗?对此很难作出绝对否定的判断。以下面两题为例:
【2021年全国乙卷,第8 题】
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
【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8题】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前者要求准确把握秦琼卖马的处境,并借此领会他与王超杰卖瓷盘时心境的契合点。王超杰唱《秦琼卖马》唱得壮气不足,是考生鉴赏王超杰这一人物形象的材料,考生能否进入“ 卖”的场景中进行分析,进而产生个人体验,是不得而知的;换句话说,无论考生能否产生个人体验,都能通过一定的技巧拟出答案。
后者看似考查反复手法的修辞效果,但考生即使熟记“ 反复手法起强调作用”对答题也没什么用,因为此题本质上指向小说叙述方式的理解——为何作者安排王木匠多处使用反复手法来讲石门阵?它外显了或者考查了考生的个人体验方式,即必须进入王木匠“说书”的场景中观察:这种讲述方式对动作的发出者(说书人)有什么作用?对动作的接受者(听众)有什么影响? 这意味着“ 说书”这个场景构成了促发考生个人体验的关系场,考生要立身于说书人和听众两种角色及他们的关系去品读说书时运用反复手法的妙处。没有这种体验,考生只能基于反复的修辞作用这个知识点去思考,也就与测试的要求南辕北辙了。
由上可作出判断:前者是常规分析题,而后者則是立足于文本叙述特点的情境题。
再以2021年八省适应性考试中的《国文先生》中的一题为例:
9. 如欲以“ 一则‘ 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这道题给师生带来巨大的冲击感,究其原因并不是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忽略了“ 评论”的写作,而是写评论的任务和《国文教员》(文本一)、金克木对这类小品文的评论(文本二)共同构成了一个真实的学习场境,让考生借助文本完成一个学习过程:考生先要理解“ 世说”体的特征,再去观照《国文教员》对“ 世说”体的继承和创新,然后提炼出要点,完成评论写作的任务。
审察真实的评论写作,还可以发现这个题目其实隐含一个评价条件:各评论要点间的逻辑顺序构成完整的评论框架。来看参考答案:① 记录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风格,具有“ 世说”类小说的特点;② 以新的方式反映新的时代内容;③ 体现了学者金克木独特的小说观念。可以肯定,如果随意调换这三个要点的顺序,那么据此写出的评论将不会具有很高的质量。
通过这个题例,或许能建立以下认识:情境测评的一种途径是通过典型的任务使考生能够跳出文本内容的具体解释,在更高、更广的视域里借助文本材料构成一个学习场境,呈现典型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由此也就能明白下面这些高考题的测评价值:
【2020年全国Ⅰ卷,第9题】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 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2019 年全国Ⅰ卷,第9题】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提供一个学习支架,让考生展现自己学习的思维过程;或者给出一个诠释角度,让考生展现学习的基本思路,这是现在情境测评的重要方式,至于考查的语文素养是赏析评价还是介绍说明,是陈述阐释还是推断探究,可随文本特性和试卷布点要求而定。可惜的是,2021年的全国乙卷和新高考Ⅰ卷都没有命制类似的题目,不可谓不是一种遗憾。当然,还是有可经改编以靠近情境测评的题目,如:
【2021年全国乙卷,第6题】
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概括说明。
从性质来说,这是一道给出了明确角度(促进粮食增产)的信息概括题,考查信息提取和概括说明的能力。如果以典型任务来驱动,或许还能展现考生的思维路径:
如欲以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的工作为对象写一篇调查报告,请结合文本,为报告中的“经验总结”部分列出相关要点。
这样,学生就要以调查者的视角来观察两个地区的工作,并思考怎样表述经验才能使阅读对象更清晰地把握住工作的条理。如此,原答案“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② 立足本地实际,合理使用土地资源;③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灌溉和交通问题”顺序应调整为③ ② ① ,这样才符合两个地区开展工作的实际情况。这些就是围绕调查报告写作的任务构筑起的学习情境的自身要求。
三、用以测评的情境不应是浅层、闭锁的问题,而应是复杂、开放的思维和体验空间
用以测评的文本,因其文体和功能的不同,情境创设的途径差异也大。以小说为例,它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创设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文本自身就成为一个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语言和生活经验,通过个性化的阅读“ 体验丰富的情感”。因此,在测评和考试中,感受、理解人物的心理、态度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例如:
【2021年全国乙卷,第9题】
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2020年新高考Ⅰ卷,第8题】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但我们又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命题者对文本的诠释影响着具体题目的命制。基于这个事实,我们又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卷中的小说,都被视为具有可以自足的情境,人物的所有行为都可被解释,情节的演进都有清晰的因果逻辑。这样就把人物的具体行为看作可以与心理、态度等一一对应的外在呈现,从而可以通过人物的具体行为反推对应的心理、态度。可生活本身是巨大的矛盾,用来反映生活的小说本身的情境也必然是矛盾的存在。小说的阅读过程就是发现矛盾的过程,也正因为存在矛盾,小说的情境是开放的,其诠释也是多向度的:不同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角度,会发现不同的意义世界。以人物的心理、态度来说,它是复杂的,有时甚至是混沌而不清晰的,人物的行为正是复杂的心理世界经过性质判断、利害评估、情意调整后的具体呈现,受到深层心理结构的影响。所以诸如“ 先是无意购买,然后是有意相帮,最后决意相助”(2021年全国乙卷第9题)以及“ 对相约有强烈的愿望,依依不舍的心情,感觉到愿望不会实现后心情的惘然”(2020年全国Ⅰ卷第8题)的答案,无疑将复杂、开放的思维和体验空间窄化为浅层、封闭的问题。因为影响杨成岳行为的心理因素是他的义利观,关系到“ 对王超杰的情感”和“ 生意上的利益得失”间的权衡,反映出他处世的价值观和生命意识;而影响尼克和乔治行为的,在情感认知之上还有着社会认知。
由此推之,正是人物的深层心理结构决定了人物的复杂性,也使得文本情境成为开放的、矛盾的空间。而历年的高考命题只将浅层的心理活动作为考查对象,也就意味着命题者并没有将文本视为情境,只是视其为意义指向明确的语境而已,正因为如此,本应是指向“体验”“ 理解”“ 阐释”的素养考查,才会被浅化为“分析”或“说明”。
当然,问题本身也可以是情境,判断的依据为问题是否与考生通过学校学习和考场文本阅读所获得的内部知识经验形成程度恰当的冲突,从而引起考生强烈的思考和体验动机。有了冲突,考生的思维就会走向复杂,而不会是单向的,即必须在多向思考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思维定向,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路径。也可以说,不同的问题解决路径,能够体现考生不同的思维品质。比如2021年八省适应性考试中信息类文本阅读的第5 题:
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命题者通过两则材料中对待人工智能的不同态度,设计了一个理解性的问题情境:考生可以借助文本信息对不同的态度进行“ 演绎”论证,从而同意题目中的说法;也可以通过两则材料关注的领域不同,判断出它们谈论的是两个话题,从而否定题目“ 截然相反”的说法;當然也可以不完全同意,将以上两个角度结合起来辩证思考。由此来看,题目具有相当的复杂度和开放度:当考生无法认识到两则材料关注领域不同,就走不通否定思维的路径,就可以通过肯定思维的路径去解决问题;当考生认识到关注领域不同,自然也不会满意于走肯定思维的路径。但很明显,该问题的解决,否定思维的路径其思维品质要远高于肯定思维的路径。
这道题在问题情境上的创设,可给2021年新高考Ⅰ卷中两道题的命制以启发:
5.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16.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 请简要分析。
这两道题的素养目的是一样的,即“理解阐释”他人的观点,只不过途径不同:前者通过信息提取,后者通过赏析体悟。可惜的是,“ 对此”和“ 对这一观点”的理解的表述,已经限定了考生必须从认同的角度作答:前者先要根据莱辛的观点理解绘画的特征是描写静物且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然后通过比较“ 手挥”和“ 目送”在时间上的特点,从而诠释顾恺之的观点;后者先要理解全诗的主旨是规劝友人不要自我消磨,然后再分析第二句对彰显主旨的作用。但是从“ 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可知,画无法表现出“手挥五弦”(指演奏音乐)的整个过程,“目送归鸿”的动作是静态的,反而能通过最小限度时间的行为进行更长时间画面的想象;从诗歌由景及情的创作规律来看,对白居易的劝说应该是从告诉白居易发掘浔阳的山水之美后生发的。也就是说,考生本可以从不认同的角度对题干中给出的他人观点进行理解,而题目实际上拒绝了他们去作多元的、复杂的、开放的思考和体验,没有形成问题的情境,素养测评的价值是比较低的。如果这两题中的一题可以改为“你认同这一观点吗?结合材料/文本谈谈理解或简要分析”,则不仅能创设出引发思考动力的问题情境,更能在不同层级的素养要求中体现出测评的价值。
以情境任务为主要载体、以综合考查为导向是高考测评的命题原则,同时也应是命题质量的评价维度。基于情境的测评可能还不够成熟,可能引发师生的诸多不适,但作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评价手段,它应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最重要的考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