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021-05-30卢娇
摘要:以往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联的解读还不能完全揭示该联的审美内涵。实际上,除了通常所说的“诗中有画”外,该联也体现了盛唐诗歌“兴象”和“情多”的美学追求。同时,东坡所谓“诗中有画”不是单纯说王维的诗像传统绘画一样形象鲜明,而恰恰是说它超越了传统绘画对“形似”的追求,因为此处的“画”特指文人画。“诗中有画”效果的取得,不仅有赖于诗歌意象的选择,也得力于作者对诗歌语言的组织和安排。
关键词:《山居秋暝》;兴象;情多;诗中有画
*本文系安徽省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学”(项目编号:2018jxtd124)、安庆师范大学校级质量工程一般项目“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2)》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0aqnujyxm36)阶段性成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王维著名山水诗《山居秋暝》,作为该诗的颔联和警句,它集中体现了全诗的艺术美。但以往对它的鉴赏多从“诗中有画”的角度来解读,诸如景物鲜明形象、直观可画、搭配和谐,同时体现色彩美、构图美之类。当然,也有突破“诗中有画”的视角,从视听结合、平面立体交错、动静相宜、显隐相配等多种角度来揭示和描述诗歌的艺术形象。[1]这些解读逐渐揭示和丰富了诗句的审美内涵,引领读者不断感受诗歌形象之美,也惊叹于诗人的艺术匠心。然而笔者认为,对这一联经典的阐释仍然不够,我们至少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发掘,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一、从盛唐诗歌的美学追求来看
将山水景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始于南朝。受“文贵形似”风气的影响,当时的山水诗追求穷形尽相地将景物表现得具体、真实,以此表现自然之美。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初去郡》)、“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无不鲜明如画。可以说,当时山水诗的重要特征就是“诗中有画”,它相对于此前的玄言诗来说更接近文学的本质,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可是到了唐代,诗歌艺术高度成熟,特别是在盛唐,早已不满足于对自然景物的再现式描摹,代表着超越片面追求形似诗风的美学特征——“兴象”则成了山水诗的最高艺术指向。对“兴象”内涵的理解,陈伯海先生认为是“要求诗歌形象除了外形的鲜明生动以外,还需具备内在的兴味神韵,要能透过外表事象的描绘,导引和展示出内部涵藏丰富、包孕宏深的艺术境界来”[2],也就是除了视觉的“象”之外,还要有“兴”,一般包括兴寄或情兴。罗宗强先生则直接认为“兴象”就是“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3]。可见,景物背后的情感已经是盛唐山水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就题材而言,《山居秋暝》是山水诗,而从体裁来看,则是一首律诗,山水诗有山水詩的追求,律诗也有律诗的标准。皎然《诗式》“律诗”条给律诗确定的标准就是“情多、兴远、语丽”。“情多”作为排在首位的标准,也要求律诗要蕴含丰富的情思。所以无论从题材还是体裁的要求来看,单纯具有色彩、线条、构图美感的“诗中有画”,在盛唐都算不得上乘,在物象描写的背后蕴藏着丰厚的情韵,这才是盛唐特别是王维山水诗的追求。因而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解读,绝不能停留在画面的角度,而是要特别关注它所隐含的独特情韵。
诗句描绘的是这样一幅图景:皎洁的月光照向浓密的松林,投射出幽暗的树荫;月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浅透亮的泉水,正潺潺流淌在山石上,偶尔激起飞溅的水花。这里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不仅渲染了环境的静谧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喜爱陶醉,也传达出一种怡然自得和幽远淡泊的心境。此外,明月、青松、清泉、山石四种意象都极为清幽雅洁,联系颈联的翠竹、浣女、莲叶、渔舟四种清新脱俗的形象,都寄寓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远离世俗的生活理想,所谓“非复食烟火人能道者”(《唐诗矩》)。正是这些隐藏在画面之外的深层情韵,体现了盛唐诗歌“兴象”和“情多”的艺术追求,使得该诗成为“盛唐之音”的承载者,在后世赢得广泛赞赏。
二、从“诗中有画”的具体内涵来看
我们已经知道,至迟在南朝就已经存在“诗中有画”,在唐代“诗中有画”已算不得诗中上乘,而王维山水诗的最成功之处也不在它的画面感。那苏轼为何仍以“诗中有画”来评价王维山水诗呢?是苏轼的艺术鉴赏力不高吗?是南朝的诗歌审美一度在宋代复兴吗?还是我们对“诗中有画”内涵的理解有误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回到“诗中有画”的原始出处。这句话本出自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4]苏轼在这里针对王维的画以及不明真伪的诗发表评论,他并没有对诗的真伪加以考证,可见其讨论的主题其实是王维的画。画和诗取材相同,都是蓝田的烟雨之景,苏轼此论表达的正是王维的诗与他的画有相通的东西,有相似的品格,这种品格正是王维画的独到之处。那么王维画最重要的品格是什么呢?王维是文人画的开创者,文人画有别于民间绘画和宫廷绘画。文人画不以形似,而是重写意,往往借山水花木等抒发个人性情。正是在借景物描绘抒发个人性情这一点上,王维的诗、画相通。[5]文人画从宋代开始兴盛,苏轼也十分欣赏这类画作的妙趣,亦有这类画作传世,比如《枯木竹石图》,就用扭曲挣扎而又有生命力的木、石形象,表达了作者倔强而又旷达的内心。正因如此,他十分赞赏王维画里的诗意,后者的画和诗一样通过景物的选取、描绘传达出特有的性情和精神境界。
这样看来,苏轼对王维诗和画的评价都是极为精准的,只不过此处的“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画”,而是特指王维本人的画,也就是一种文人画。如果用“诗中有画”来解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么它不仅揭示了诗句运用绘画的技巧和表现形式,描绘出丰富而又鲜明的景物形象,也包括了诗句借画面传达作者高情逸致的事实,这与我们说“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一类诗歌“诗中有画”意义不同,后者只谓景物鲜明可画。所以,当我们了解苏轼所谓“诗中有画”的真正内涵后,会发现它仍然是解读王维山水诗最全面而又准确的批评术语。这反过来也启示我们,在阅读和欣赏王维山水诗歌包括《山居秋暝》时,一定不能忽视对“画外音”的捕捉和感悟。
三、从诗句的动词位置来看
这一联所具有的丰富意趣,不仅是具有画家身份的作者选取和经营特定物象的结果,也是作为诗人的王维精心安排语言的结果。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与“明月照松间,清泉流石上”进行比较,来思考二者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若单从绘画的角度,二者几无差别,根据它们的描述组织而来的画面是完全相同的;但若从文学表达的角度辨析,二者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撇去诗歌的格律不说,首先,仅仅动词的位置不同,诗句的节奏就不同。动词若放在句子中间,则会显得比较吃重,朗读时自然会在动词上加重语气,动词前后的节奏都较为急促,这样就难以传达一种悠长的情韵。而王诗中动词放在句末,动词就被淡化,整句节奏就比较舒緩而平稳,正好与作者淡泊宁静的萧散意趣相符。其次,动词放在句中,名词就有了主体客体之分,可以把“明月”“清泉”看成是主体和主要描述对象,“松”和“石”则相应处于被动和次要的地位;也可以将“松”和“石”看成主要描述对象,“明月”“清泉”则属于附加其上的事物。无论何种为主何种为次,明月和青松之间,清泉和山石之间总是有距离、有隔阂而不对等的。而动词放在末尾,“照”和“流”的动作就分别是由明月与青松、清泉与山石共同来体现和完成,这样明月与青松、清泉与山石之间就都是对等的关系,整个画面因而更加的和谐、浑成,别具一种清幽宁静之美。
像这样稍加改变动词位置就能更好地表现作者独特的心境和精神境界的情况,还有一典型例证。晚唐诗人张祜《题润州金山寺》有“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一联,宋人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谓之:“唐人云:‘中流见树影,两岸闻钟声;张祜云:‘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诸名下之士,岂相剽窃者邪?”[6]邵氏的意思是说,在张祜之前就有“中流见树影,两岸闻钟声”的诗句,张诗略微改变了顺序,似有剽窃之嫌。实际上,这里改动顺序是一个“以故为新”“点铁成金”的过程。“中流见树影,两岸闻钟声”,主语是人,这样主体人的活动无疑被突出了,在中流见到了树影,在两岸听到了钟声,景物和声响纷至沓来;单从字面还可以这样来理解:中流的人们见到树影,两岸的人们听到钟声,人物繁多,因而场面嘈杂。“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则突出的是“树影”和“钟声”的影响,二者便成了仅有的景物和声响,衬托了背景的幽静。并且由于动词放在末尾,节奏变得非常舒缓,树影渐渐入眼,钟声徐徐入耳,这也衬托出环境的清幽,体现了作者超脱尘世喧嚣、向往佛寺清净之地的主观愿望。可见,语序上的细微差别能带来表达效果的较大差异,我们也可以经常通过这样的比较来提高文学感悟能力,感悟能力不同,领略到的诗歌境界就不尽相同。
总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联,不仅描绘了一幅绝妙的图画,更表现了作者宁静悠远的内心世界和高雅洁净的精神追求,体现了盛唐诗歌“兴象”和“情多”的美学追求,也符合东坡“诗中有画”的评判。因为东坡所说的“画”不是泛指一般的画,而是专指王维的画,即文人画、写意画;“诗中有画”不是单纯说王维的诗像传统绘画一样形象鲜明,而恰恰是说它超越了传统绘画对“形似”的追求,王维的诗如同其开创的文人画一样借景物传达出文人的性情和人格境界。这种效果的取得,不仅有赖于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等形象的选择和呈现,也得力于作者对诗歌语言的组织和安排。这些在赏读时都应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焦健:《对“诗中有画”观的超越——王维〈山居秋暝〉教学解读》,《语文建设》2019年第20期。
[2]陈伯海:《唐诗学引论》,知识出版社1988年,第25页。
[3]罗宗强:《唐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第64页。
[4]孔凡礼:《苏诗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2209页。
[5]蒋寅:《对王维“诗中有画”的再讨论》,《武汉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6]邵博:《邵氏闻见后录》,王根林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10页。
(作者:卢娇,安徽省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责编张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