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思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1-05-30陈若祥潘红梅

学语文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核心价值观

陈若祥 潘红梅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落实以德树人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要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意识地将价值观教育渗透其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渗透,本文以《苏武传》教学为例探讨借助思辨渗透的新方略:在思辨性阅读中领悟核心价值观内涵、在思辨性表达中深化核心价值观认识、在群文思辨中坚定核心价值观信念。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思辨性阅读;思辨性表达;群文思辨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思辨性表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K19079)和安徽省电教馆立项课题“基于微课的中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AH2019296)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培育是落实以德树人时代的要求。中央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一教育过程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圆心,发展与完善自我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素养。语文因其人文性的学科特点,在学生的思想及价值观等道德修养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学中除了对于涉及核心价值观相关课文的梳理外,更要有意识地将之渗透于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恰当的教育教学策略和形式来达成。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辨能够很好地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一、在思辨性阅读中领悟核心价值观内涵

思辨性阅读要求阅读者能够对作品进行独立的解读和评价,表达独立的见解。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扣住文本展开思辨,让学生在思辨解读过程中领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精髓。如《苏武传》中苏武的爱国者形象历来为人所传颂,那么苏武这一爱国形象是如何塑造的呢?这个问题需要学生从文本出发,基于文本寻找支撑观点的论据。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形象是由他的所作所为决定的,苏武爱国的形象特点是由其事迹决定的。基于这样的判断,学生可以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是汉王朝与匈奴处于敌对状态,苏武以友好使者的身份出使匈奴,肩负和平的使命,而随行的副中郎将张胜在苏武不知情的情况下贸然参与匈奴缑王和虞常的谋反。当谋反失败后,苏武两次自杀:第一次因愧对自己作为中郎将促成大汉与匈奴友好的国家使命“欲自杀”,因属下阻拦未果;第二次是单于派卫律问罪,苏武感到屈节辱命而“引佩刀自刺”,此次得到了匈奴的极力抢救。苏武的两次自杀实际上是以死来捍卫大汉的国家尊严。后来匈奴为了招降苏武,威逼利诱,使尽招数都未成功。我们从文本中苏武“幽禁深窖”“北海牧羊”“李陵劝降”诸多细节能够看出苏武忍辱负重、守节不移的品格。通过思辨求证,苏武忠于朝廷,维护国家尊严,甘愿奉献的形象特征就呈现出来了。

当然,在《苏武传》中,作者除了通过苏武自身的事迹塑造其爱国形象外,还运用了反衬对比的手法,侧面烘托苏武的形象。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在思辨中领悟爱国与卖国、国家大义和个人私利的判若云泥。可以启发学生将苏武与张胜、卫律、李陵进行比较分析,各抒己见。与张胜的对比体现在生与死的选择上:张胜身为苏武的副将而参与匈奴的谋反,在论罪时举手请降,选择了生;而苏武在剑指自己时坚决不降。与卫律的对比表现在对生死、名利的选择上:卫律作为汉使出使匈奴,因好友李延年被诛担心受牵连而投降匈奴,被封为丁零王;而苏武则在卫律受命审理谋反事件中不畏利剑威逼,怒斥卫律。与李陵的对比更能触动我们的爱国心弦:李陵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将领,他以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与单于十余万骑兵相抗,杀单于兵数万人,在弓矢全尽的情况下,投降匈奴;苏武则在无人区北海牧羊的艰难处境中,在李陵情深意长的劝降陈词后,特别是在得知家人蒙难的情况下,依然坚守“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的信念,这种忠君爱国的赤子之心更为感人。

让学生回到文本之中,运用思辨性思维在文本里验证自己的判断,寻找验证自己观点的论据。经过事迹梳理、比较分析,学生懂得了苏武的伟大,也明白了卫律、李陵的渺小。在国家大义与个人生命之间,苏武选择的是捍卫国家大义。通过这样的分析能让学生深刻领悟“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二、在思辨性表达中深化核心价值观认识

思辨性表达强调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进而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语文课堂不应该是一言堂,应该提倡百家争鸣,鼓励并乐见学生不同的见解、思维的创新。教师在课堂中要有效地利用问题启发、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清晰地表达出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结合思辨性表达能够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更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对于苏武的爱国形象,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现代社会需要苏武式的爱国吗?”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众说纷纭,我们对每一种观点都应持包容的态度,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应该给予肯定,要让学生在争论中对于“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上述问题,有同学认为需要,有同学认为不需要。持肯定意见的同学认为苏武为了不屈节辱命,维护国家的尊严,北海牧羊,忍辱负重,拳拳爱国之心不可否认,這种不顾生命、不辱使命的事迹本身就能激发我们的爱国精神。持否定意见的同学认为我们需要爱国,但不需要苏武式的爱国。他们认为苏武的爱国是一种忠君式的爱国,苏武所说的“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一段话就是例证。苏武是为了报答君主的提携之恩才爱国,是出于忠君而爱国。还有同学还找到了一个对比的例子:《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渑池之会前廉颇送赵王时说的一段话——“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从中可以看出廉颇的爱国与苏武的爱国有所不同,廉颇为使赵国不受秦国以赵王作人质的威胁,冒着得罪赵王的风险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的爱国是超越了对某个具体君王的、纯粹的对国家的忠爱。现代社会是民主型社会,站在现代民主国家的角度来看,我们当然不需要忠君式的爱国,所以现代社会不需要苏武式的爱国,廉颇式的爱国更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可以说,学生在这样的思辨性表达中,对“爱国”的内涵有了更深一步的探讨。对于学生这样的见解,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同时作相应的引导: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分析历史人物要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阶段。爱国思想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爱国在古代往往与忠君密不可分。苏武的爱国不只是忠君,他的爱国还体现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苏武的人生轨迹正体现了这一精神内涵。北海牧羊,境遇如此恶劣,但他依然执着地坚持,只因心中那份对故国坚定的信念。即便在李陵告知其家族蒙难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恨,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愚忠,我们应该看到他慷慨陈词的背后是纯粹而坚定的民族大义和深切的爱国情怀,是犹如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大情怀、大境界。

当然,深化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识,还可以将课堂上的思辨性口头表达进一步诉诸笔端,让学生以《我眼中的爱国者——苏武》为题写一篇评论性小短文。由课堂上的思辨性口头表达到动笔写一写,不仅能将思辨性表达落实到写作的实处,更能促使学生对于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也能进一步深化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三、在群文思辨中坚定核心价值观信念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形式,它不仅能培养阅读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围绕核心价值观选文,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有利于将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基于群文展开思辨,更有利于坚定核心价值观信念。

我们继续以《苏武传》教学为例,围绕苏武的形象,可以选取有关苏武的诗文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感受古人心中的苏武,从而强化学生的理解。如古诗词可以选择这样几首:李白《苏武(苏武在匈奴)》、温庭筠《苏武庙(苏武魂销汉使前)》、张养浩《苏武(为臣惟命敢辞难)》、文天祥《题苏武忠节图(其二)(独伴羝羊海上游)》、方凤《怀古题雪十首·苏武窖雪(子卿远使匈奴国)》。群文阅读是“非连续性阅读”,需要掌握信息、分辨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并吸收信息。学生对于呈现在眼前的一组文本,需要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推论判断、深入思考。

群文思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和灵活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思考问题。上述一组古诗词就能深化学生对苏武形象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其爱国精神。这种理解内化到学生的心灵,就能坚定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信念。

为了进一步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组“爱国者形象”的文章,如烛之武、屈原、蔺相如、岳飞、文天祥等相关文本,让学生思考分析这些“爱国者”形象的异同点,促使学生围绕教师设定的“爱国”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更能够强化学生对相关议题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在群文阅读时,要面对不同的文本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观点,需要自己去判断、甄别,需要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学会质疑和思考。这一过程既是思维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也是自我建构的过程。以核心价值观中某一关键词为议题的群文思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了思维,完成了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可以说,群文思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了核心价值观信念。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精细化、具体化,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具体文本细化教学,唯有如此,才能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结合文本教学可以集中挖掘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素材,力求全面;也可以扣住某一方面,着力研讨。比如《苏武传》中苏武的身上体现了“爱国”,也体现了“敬业”“诚信”和“友善”。核心价值观从公民层面提出的倡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爱国的前提下首先强调敬业,敬业强调的是责任与使命。苏武作为外交使节以不辱使命为要务,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竭尽全力维护使命、履行责任,就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当然,苏武身上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诚信与友善,他的诚信是对国家民族的诚信,他的友善也是民族之间的友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文本、教学重点及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总体安排选择可行而高效的方式,将语文课的育人功能落到实处,将语文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落到实处。

(陈若祥,安徽省滁州中学教师;潘红梅,安徽省滁州市教体局教研员)

[责编李平]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核心价值观
高中语文教学应注重思辨性阅读
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
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研究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