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坭兴陶艺术与中小学美育课堂的融合研究

2021-05-30陈樾廖艾蓝莉嘉

南北桥 2021年10期

陈樾 廖艾 蓝莉嘉

【摘    要】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于2008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2月,坭兴陶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批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坭兴陶既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又是秉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实用艺术品,将其与中小学美育课堂融合,将成为坭兴陶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新推力。本文从钦州坭兴陶的艺术特色、美育智慧、坭兴陶艺术融入小学美育课堂的价值入手,阐述坭兴陶艺术与中小学美育教育的融合意义与策略。

【关键词】坭兴陶艺术  中小学课堂  美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0.040

一、坭兴陶的艺术特色

坭兴陶,古称越陶,诗句“谁谓吴陶胜越陶,三奇美质正堪褒”赞叹了坭兴陶的品质了得,丝毫不逊于吴陶。三奇的独特魅力给人带来了直观的艺术冲击,奇声,坭兴陶音质铿锵,发声如磬,敲之以“叮叮”作响,入耳清脆而清远悠长;奇彩,坭兴陶胎体虽为素面,但烧制过程中会产生自然“窑变”,不施釉而七彩纷呈、斑斓绚丽,呈现墨绿、古铜、天蓝、虎纹、大斑等色泽;奇形,材质的特性决定了坭兴陶在器型设计时有着良好的自由度,陶艺人通常从自然形态或其他器物有感而发,令其器型更舒展灵动、朴美多姿。细腻天然、器形朴美、造型灵动、窑色出彩、质坚如铁、气质如玉的坭兴陶,加以体现传承民俗观念和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作为装饰,呈现出非同一般的艺术特色。

二、坭兴陶艺术中的美育智慧

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至言行举止遵循礼仪的文明之世,陶器的发明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显著标志。精制的坭兴陶,造型样式丰富、色泽古朴典雅,是钦州制陶技术高度发展的实证,折射出钦州千年以来的历史和现状,浓缩了中华民族的造型审美意识和传统理念,极具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

钦州坭兴陶发源于唐以前,有着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坭兴陶在陶艺人的慧心巧手下讲述着动人的故事与传说,延续着祈福纳吉的民俗观念、质朴独特的美学特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作为一种文化底蕴深厚的教育资源,坭兴陶可塑性强、表现潜力巨大,只要是能表达情感的物象或意象,都可以将其融入坭兴陶的艺术创作之中,从而有效协调人的手眼脑能力,锻炼人的造型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促进人的多维度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陶文化之一,坭兴陶凝聚着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坭兴陶与中小学美育课堂融合的价值

2005年,国务院强调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中小学生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是一个民族永葆活力的中坚力量,将坭兴陶文化内涵融入青年一代的血脉,承载地域灵魂,传承民族精神,能有效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增添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坭兴陶艺术依托学校平台开展教学活动,愉悦新奇的教学体验能够激发青少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热爱,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发挥文化基因的重要作用,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传递民族价值观,促进中小学生人格健全

坭兴陶艺术有价值传递的作用,比如坭兴陶与广西传统文化元素壮锦、铜鼓、青蛙的结合,或者是坭兴陶胚体上高雅的诗画,不仅有着浓厚的趣味性,还彰显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能够给中小学生带来一定的教育启迪。此外,纵观坭兴陶的历史发展,不难发现其对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在创造过程中充满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将这样的精神文明融入中小学美育课堂之中,有助于中小学生形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和爱国情怀,坭兴陶的制陶技艺也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亲近自然、敢于探索的品质。

(二)丰富艺术素养,提升中小学生的审美水平

坭兴陶的地域文化艺术价值,表现在其独特的制陶工艺、别具匠心的装饰技法、千姿百态的造型语言中。以神话传说、祈福纳吉、文人墨画等精神审美题材为主的坭兴陶产品,蕴含着本土的民俗信仰和精神文化,能够有效展现特定时期的思维与风尚。茶壶、花瓶、盘碗等小型生活器物,多以花鸟鱼虫等自然物象装饰,并融合了当地的地域特色文化,使中小学生可用、可观、可赏,更能产生共鸣,进而引发他们对作品进行审美思考和评判。所以,坭兴陶艺术与中小学美育的有效融合,能够促进学生感知坭兴陶艺术的况味、内涵、意蕴及思想,提升对艺术的认知与审美境界,并作出审美判断,从而实现美育的功效。

四、坭兴陶艺术与中小学美育课堂的融合策略

(一)融合审美,以美启智

审美是一种能帮助人理解世界的特殊形式,在坭兴陶艺术与中小学美育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融入坭兴陶独特的地域审美,将达到以美启智的作用。以教学的眼光来看,可将其视作一门多元化课程,坭兴陶的形状、色彩、装饰等艺术形式涉及色彩、雕塑、绘画等相关知识,表现出来的具象美以及图像的意象美能有效拓宽中小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中小学生对坭兴陶艺术的认识,启迪中小学生的思维智慧。

在融合实践中,可从坭兴陶的成型技艺、自然窑变、装饰线条的基本特征入手,依照中小學学生体征成长的敏感期与关键期指标,再结合蒙台梭利教育法与多元智能等相关发展理论。在成型美育上,融合坭兴陶取材于自然的格律之美,通过对坭兴陶的造型结构进行简化、变异、重组,在坭兴陶圆形、圆柱形、悬胆形、梯形、方形等基础形状上进行局部或者整体的伸缩,赋予器物在创造新形态上的节奏美。在装饰美育上,运用内蕴深厚的篆刻、书法、绘画艺术和窑变色彩,融合民族精神中独特鲜明的情感意境之美,使之重新塑造为符合中小学生认知习惯的面貌。总而言之,以坭兴陶灵动之形,蕴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等精神之理,寓先辈对子孙后代美好期望、吉祥祝愿的寄托之情,从而启中小学生之智。

(二)寓教于乐,倡导体验

玩是人的天性,在快乐的体验中,更容易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坭兴陶艺术教育既要关注审美教育,还要注重体验。选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以及展示实物、直观教具等手段能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促进对坭兴陶艺术教育的体验学习。

在融合中小学美育课堂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坭兴陶艺术,如根据坭兴陶的奇声艺术特色,带着学生开发乐器及敲击类产品;坭兴陶中涉及的历史、民俗、文学,可以开发出相关的阅读动画产品。在追求人、坭兴陶、少数民族文化环境的三者和谐统一中,可以考虑设计角色扮演类、拼装类及手指操控类的产品。依托坭兴陶良好的可塑性,在坭兴陶制作流程中,经过学生的手捏、压模、拉坯等一系列手法操作,都可能使坭兴陶呈现不同的“意外”效果,这个“意外”恰恰是引导创新的最好思路,所以坭興陶也可以考虑结合模拟体验类产品。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开发可调动中小学多感官通道的产品,通过新技术的辅助设计实现坭兴陶艺术美育新功能,在形式多样的制作体验中体会美感,启发创新思维,提高眼手脑的协调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对坭兴陶艺术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使他们的艺术修养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融合文化,永葆活力

坭兴陶艺术美育课堂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就是结合教育实际去依托当地人文自然资源,理性思考坭兴陶艺术美育实践,促进文化新生,达到立体式渗入的效果。

根据坭兴陶强大的文化包容性,在坭兴陶艺术的美育课堂中,还可以利用不同的地域文化去启发创作。如北部湾地区的海洋文化、崇左花山岩画、桂林象山水月以及壮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依托地域资源建立广西特色地域文化数据库,并将广西各地的民族纹饰、宗教图腾、神话传说等特殊形象数字化,引导学生利用庞大的数据库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创作出题材新颖的坭兴陶艺术品及日用品,从而达到文化传承保护和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双向作用。

五、结语

坭兴陶艺术令人体悟中华传统陶艺文化的美学气质,通过辨析和解读坭兴陶中的图像意境、识别材料、技法、风格,开启塑造中小学生对世界的真理性认知,同时还能促进对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反映在艺术审美上的思考与辩证能力,起到以美启智的作用。坭兴陶艺术与中小学美育课程的融合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鼓励中小学生亲身参与,依托教育手段发扬地域文化艺术,是新时代美育教育的一种可行性思路。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教具与课程开发的深入细化,融合坭兴陶艺术的中小学美育课程必然会有极大的社会价值与教育意义。【本文系广西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地域文化特色坭兴陶艺术介入中小学美育教具设计研究》(项目编号:XYCSR2021019)】

参考文献

[1]宁绍强,王柳凤.基于坭兴陶材质特性的产品创新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6(3):146-148.

[2]毛文青.现代陶艺教学课程设置思考——以钦州坭兴陶艺术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2(04):119-120.

[3]王宁.广西吉祥物“马拐”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J].中国陶瓷,2013(5):74-76.

[4]方樱蓉.论钦州坭兴陶课程在钦州中小学的开设[J].艺术品鉴,2018(09):11,17.

[5]李小雨,李健华,董杨,董焕俊.中国传统造物的艺术之美——以坭兴陶器具为例[J].陶瓷,2019(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