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背景下中企在英投资的困境及应对新策
2021-05-30毛怡萱
毛怡萱
摘 要:长期以来,中国与英国保持着良好贸易投资往来关系,两国经济合作密切。而自脱欧以来,英国经济制度框架与各项政策法规发生诸多变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在英投资面临资产安全受到冲击、投资收益大幅下降、业务合同中断等困境。基于此,中国需加快推进新双边协定签订、构建长效投资合作机制、强化投资成本控制、拓展新型保险业务,有效保护中国企业利益,促进两国投资合作良性发展。
关键词:英国脱欧;投资规模;税收成本;投资收益
英国作为中国最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是中企对外投资的重要市场。根据英国中国商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800家在英投资的中国企业每年创造超过900亿英镑收入,在英国创造7.5万个以上就业岗位。但自2020年1月31日成功脱欧后,英国国民经济与市场发展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与波动性。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对英国投资信心有所下降,对英投资额大幅缩减。英国央行表示,在中短期内,英国脱欧将会为英国营商环境带来负面效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国企业在英投资良性发展。因此,深入探讨英国脱欧背景下中国企业在英投资面临的困境,并寻求相应解决策略,对扩大企业在英投资市场、合理规避脱欧负面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企在英投资现状
(一)投资规模波动变化
英国是中国企业赴欧投资的重要目的国。随着中英两国投资贸易逐步加深,中企在英投资规模整体呈现波动式变化。据《2020英国中资企业发展报告》,2012-2020年间,中企在英投资额由58.5亿英镑降至23.2亿英镑,投资规模整体呈现波动式变化态势(见图1)。由图1看出,2018年投资额下降至110亿英镑,主要原因是中国政府为避免某些企业将资金转移到海外,对部分投资领域进行限制。2019年,这一规模又有所回升,投资额达122亿英镑。2020年英国成功脱欧,其投资市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加之全球疫情影响,中企在英投资规模骤降至23.2亿英镑。但根据央行预测,2021年中企在英投资将实现强劲反弹。据永安分析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企在英投资规模约为9.16亿英镑,较上年同期增长4308%。另腾讯网报道,2021年中国企业成为英国最大潜在投资者,仅在英国伦敦地标商业建筑投资额预计将达128亿英镑。整体来看,中企在英投资活力强劲,投资规模呈波动式变化。
(二)投资领域拓宽
最初,中国企业赴英投资主要以不动产领域为主。随着中英两国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中国企业在英投资领域逐步拓宽,从不动产领域拓展至基础设施、石化等传统投资领域以及新兴投资领域。就传统领域而言,中企在英投资领域逐渐扩展至文化创意、教育、制造业等领域。例如,2019年7月,博实乐教育集团对英国剑桥文理学院进行全资收购;2019年11月,腾讯与网易分别收购英国上市游戏公司Sumo Group与Bossa Studios的股份;2020年3月,敬业集团斥资收购英国钢铁企业;2021年3月,中国生物医药公司药明康德于收购英国基因治疗技术公司OXGENE。就新兴领域而言,据英国国际贸易部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企业在英投资新增人工智能、游戏、金融科技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据《2020年投英跟踪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科技、医疗等新兴领域投资比重超过40%(图2),几乎占到在英总投资的一半。从整体投资占比而言,中国企业在英投资总体呈传统领域与新兴领域兼顧并举状态,且投资细分领域在逐步拓宽。
(三)投资方式多元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诸多企业纷纷通过布局海外市场的方式来寻求新增长点。此背景下,中国企业赴英投资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可以划分为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两类。就直接投资而言,中国企业主要通过并购、收购、承建大型工程项目等方式进行赴英投资。例如,中国15家企业成功投标承建英国核电项目;2019年5月,腾讯集团以股权收购方式投资英国人工智能公司Prowler.io;2020年7月,华润资本收购英国垃圾处理公司Viridor;2021年3月,逸仙电商收购英国高端护肤品牌Eve Lom。就间接投资而言,企业通过购买证券、金融债券等金融工具获取预期收益的投资的方式对英投资。近几年,间接投资也成为中国企业投资英国的热门方式。2019年6月,中国证监会联合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联合批准伦交所与上交所开展沪伦通。据搜狐网数据显示,该项业务中的西向业务跨境投资总额为3000亿元。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可通过金融工具对英国进行间接投资。据环球网报道,2021年已有4家企业通过“沪伦通”在英国进行投资,这一举动打开中英投资新模式。由此看来,中国企业不再以单一化投资方式进行英国市场布局,对英投资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四)投资主体丰富
近几年,中国企业赴英投资主体日渐丰富。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在2015年前赴英投资企业主要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占比几乎超过90%。例如,中国电信对英国投资并把欧洲总部设立于英国;中国工商银行投资曼彻斯特机场的商业地产项目。随着“走出去”战略逐步深化,中国赴英投资企业类型随即增多。2015年后,中小型国有企业逐渐开始布局英国投资市场,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法人独资企业也开始布局英国投资市场,占比几乎与大型国有企业持平。中国在英投资主体丰富度提升,整体呈现出以国有企业投资为主、民营与私营企业并重的投资模式。如2019年2月蚂蚁金服收购英国World First跨境支付公司;2020年11月,阿里巴巴集团与历峰集团、香港利福国际集团相继对英国进行投资。
二、脱欧背景下中企在英投资面临的困境
(一)资产安全受到冲击
脱欧之前,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是中国与欧洲国家贸易连接点。由于英国脱欧引起经济市场动荡,中国企业在英资产安全存在巨大隐患。一方面,中国企业在英国资产受到股市波动而产生损失。成功脱欧之后,英国国内市场动荡、股价暴跌,导致大批中国企业资产缩水,严重冲击中企在英资产安全。据搜狐网报道,2020年英国成功脱欧后,长江基建公司与长实地产在英国股价暴跌,资产缩水近7.8亿英镑。另一方面,英国政府干预导致中国企业资产所有权受到威胁。脱欧后,英国新政府干预中企在英投资项目进程,导致企业在英发展前景不明朗,资产所有权受到威胁。例如,中国广核集团投资项目被英国政府暂停,之后虽然项目恢复建设,但增加许多政府控股条件。这直接影响中国企业对在英资产实质控股与所有权。并且,2021年4月29日英国出台《国家安全和投资法案》,针对17个指定行业交易将必须进行申报。新出台的投资法致使中企在英各项资产交易均会受到更加严苛的监管,资产所有权、交易权等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综上,英国脱欧的政策变动与市场变动均会为中国企业在英资产安全带来冲击。
(二)投资收益大幅下跌
英国脱欧后,英国与欧盟之间政策具有不确定性,加之诸多其他因素致使中国企业在英投资收益下降。受脱欧影响,英国房地产价格持续走低,导致中国企业对英国房地产投资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例如,英国脱欧后,不再拥有单一市场优势,许多租户续租率降低,中国投资英国房地产的企业可收取租金减少,投资收益大幅下降。据英国房产租赁市场2020年度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4月英国房屋租赁需求量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62%,房屋续租率也随即大幅下降,中国企业投资英国房地产产生的收益随之下降。深入分析造成中企在英投资收益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许多专业型人才在欧盟与英国流动受到脱欧影响,致使英国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企业稳定发展。据安永2018年研究报告统计,英国的金融技术人员有42%来自于海外,其中28%来自欧洲国家。英国脱欧后,这些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才大量流失,导致英国金融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下降。中国企业投资金融科技领域目的是获取高新技术与收益,人才流失致使企业发展缓慢,中国企业预期投资收益受企业发展限制大打折扣。
(三)税收成本不断攀升
受英国脱欧影响,中国企业在英投资的税收成本不断增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流转税成本增加。许多中国企业是以投资英国为手段,实现与欧洲各国的低成本贸易往来。但自英国脱欧起,英国便不再拥有直接进入欧盟单一市场的便利性,与其他欧盟国家贸易将变成进出口贸易。2020年5月19日,英国公布新型关税制度,替代欧盟关税制度。相比之下,货物在英国与欧盟各国之间流通将会产生新的进出口贸易税。在世贸组织关税下,英国每年48%出口至欧盟的产品将会受到5.7%贸易加权平均关税限制。因此,在英投资的中企通过英国公司与欧盟国家进行的贸易进出口流动关税将会大幅上涨。中国企业在英投资的税收成本相比未脱欧之前将会有所上升。第二,企业所得税成本增加。脱欧之前,英国政府并没有针对中企与其在英子公司之间的利润与红利支付收取税款。但脱欧之后,英国出台新的税收规定,要求企业支付非居民盈利利息的20%作为预提所得税。这意味着中企须向英国缴纳新法规定的所得税税款。对中国企业来说,所得税相比脱欧前有所上升,且必须向英国税务机关报告并缴纳税费,否则将被视为逃税、漏税等行为损害信用。中国企业投资对英国上缴的所得税大幅上涨,主要是由于脱欧导致所得税上升。第三,土地印花税成本增加。据英国税务局发布消息,从2021年4月起,英国开始向非英国籍人员额外征收2%土地印花税。这一新政意味着中企投资英国房地产将会增加2%土地印花税成本,将会造成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成本不断攀升的局面。
(四)业务合同面临中断风险
根据《投英跟踪调查报告》显示,过去十年中,中国企业在英投资业务合同一直保持良好连续性。但英国脱欧后,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的合同面临中断风险。具体而言,在正式脱欧后,英国与欧盟法律构架将会产生改变,中国企业在英投资的业务合同可能会面临重新签订的问题。为区分英国法与欧盟法,英国出台《英国内部市场法案》,废止《欧洲共同体法》。同时,英国立法机构也会在欧盟法律中筛选出适合英国的法律作为英国法律。一方面,欧盟法律在英国留存与否,决定着目前欧盟法律规定劳动力每周工作时间、银行管控、甚至饮用水的标准等要求是否继续实行。这些法律条款产生变动,关系着中国企业在英投资管理以及投资合同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英国脱欧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这意味着英国与欧盟贸易关系将会进入重新谈判阶段,且谈判期限为两年。而两年谈判期过后,中国企业在英投资合同是否会非正常中断,将再次成为未知。
三、应对英国脱欧的策略建议
(一)加快推进新双边协定签订
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因此,中国应加快推进与英国新双边协定的谈判与签订。从长期角度来看,英国的“单一市场”优势无法持续下去,预计英国与欧盟之间可能会存在贸易壁垒。英国进口需要被补充,中国企业对英国投资将起到良好替补作用,这对于中国企业投资英国将成为一个巨大机遇。基于此,中国可将扩大进出口作为谈判筹码,与英国达成贸易、市场准入等内容区别于中欧的新协定。与英国商谈时,在部分领域给予一定让利,加快与英国关于贸易投资条件的商谈。与此同時,中国需加强对英国货币汇率、关税等方面的分析与监测,及时将最新信息传送至行业协会与相关企业,为企业投资战略调整提供支持。
(二)构建长效投资合作机制
“十四五”时期要兼顾“走出去”与“引进来”,不断提升国内与国际双向投资水平,为构建“双循环”系统奠定基础。中国需借此契机,积极与英国对接,构建两国长效投资合作机制,以确保企业投资收益稳步增长。具体而言,中国政府应构建中英两国投资合作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两国投资合作相关信息,加强两国投资合作信息交流。同时,中英两国应重点推进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两国企业积极进行双向投资合作。例如,中英贸易合作具有较高互补性,中国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可以向英国出口茶叶、蚕丝、粮食等农副产品以及基建;英国可以向中国输出高素质工人与尖端技术产品等,双方企业可进行良性合作,积极引进对方优势产业,互利共赢。在此基础上,中国需做好地区与外向型行业抗冲击准备,借助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做好英国投资市场变化的压力测试。尤其是对于以英国为主要投资国的外向型企业,需根据英国投资市场资金链压力测试结果,提前做好应对英国投资市场波动的方案确保投资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进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三)强化投资成本控制
英国脱欧后,面对英国与欧盟可能产生税收监管等政策变化,中国企业要做好应急预案,不断强化投资成本控制,有效保障企业利益。首先,中国企业需充分了解并掌握英国脱欧后英国与欧盟的货物流通程序、产品供应链运行模式,确保投资后企业能够正确申报和回收增值税,在合理控制流程成本基础上有序开展对外贸易。其次,中国企业需根据英国脱欧后税率变动情况,利用锁箱机制、违约条款、合同约定等方式核算企业税收成本,有效降低因税率变动引发的成本抬升。最后,在签署投资合同时,企业需按照英国税收规定进行合同货币单位与在英货币单位选择,有效防范企业在英国投资时的税务风险。综上,中国赴英投资时,需将财务税收作为投资重点环节进行跟进与管控,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加风险。
(四)拓展新型保险业务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健全开放安全保障体系,构建高水平的监管与风险防控体系。英国脱欧背景下,中国须建立健全投资保险机制,确保中英两国投资业务合同不会因非自然因素产生中断风险。第一,政府部门应积极与英国政府磋商,建立两国政府与企业联保平台,通过实时共享双方政策变动与更新信息,及时调整相应保险业务开展工作,降低保险企业因信息差导致的损失。第二,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引导当地保险企业开拓新的政策保险业务,为中国企业赴英投资提供外部保障。同时,政府部门应与保险企业开展合作,根据现有政策、法规,共同制定中国企业赴英投资的投保制度与条约,进行合理风险共担。第三,中国政府应积极引导保险企业发展境外保险业务,依托区块链等新技术,协同中英两国优势资源,共同拓展专业化、差异化、全方位的金融保险业务。例如,中国太平人寿保险公司首创新型跨境再保险业务,通过全新汇率风险对冲跨境人民币结算再保险模式,有效拓展人民币支付结算范围,降低跨境交易汇率风险和资本占用率。▲
参考文献:
[1]新浪财经.2020投资英国跟踪调查:中资企业在英创造就业岗位超7.5万个[EB/OL].https://baijia hao.baidu.com/s?id=16930975669 08615208&wfr=spider&for=pc.[2021-03-02].
[2]腾讯网.中国投资暴跌870亿!英国态度出现微妙变化:欲重启中英经济谈话[EB/OL].https://new.qq.com/omn/20210222/20210222 A0AM8R00.html.[2021-02-22].
[3]袁帅.浅析英国脱欧的潜在税收政策变化及其影响[J].国际税收,2019(12):71-74.
[4]赵畅.创造中英金融合作“黄金”时代的机遇、挑战与途径[J].对外经贸实务,2020(3):38-41.
[5]张健.英国脱欧的战略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19(11):43-5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