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环境及痛点分析

2021-05-30陈松惠青

对外经贸实务 2021年12期
关键词:跨境物流跨境电商海南

陈松 惠青

摘 要: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进,跨境电商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但从全国来看,海南跨境电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原因之一是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比较滞后。本文基于PEST分析方法,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对海南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并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包括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落后、成本高、周期长、人才缺乏、信息化程度低、退换货难度大等,旨在为海南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海南;跨境电商;跨境物流

一、引言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的国际贸易模式,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以来,受自贸港政策利好的影响,海南跨境电商发展进一步提速。海口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海口海关所属马村港海关共监管放行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申报清单125.5万单,总货值达5.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5.3%、672.9%;截至2020年12月底,海口综合保税区内跨境电商注册企业已达221家。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进,跨境电商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但是从全国来看,海南跨境电商发展水平相较于中东部地区明显处于落后状态,其原因之一是海南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滞后,不能满足跨境电商的发展需求。因此,本文基于PEST分析方法,从政治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环境(S)和技术环境(T)四个方面对海南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并找出海南跨境电商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痛点,旨在对海南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海南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环境(PEST)分析

(一)政治环境(P)

1.国家层面。2013年以来,跨境电商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务院和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外汇局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鼓励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1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从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外汇结算、跨境支付、税收优惠和信用体系六个方面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海关监管、检验检疫、进出口税收、支付结算、财政金融五个方面支持培育一批公共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自建平台,并鼓励国内企业与境外电商企业强强联合,实现优进优出,这是新形势下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这是自2015年以来,跨境电商连续七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跨境电商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国务院和商务部、国家邮政局、海关总署等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文件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海外仓。2017年1月,商务部和国家邮政局印发的《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都鼓励企业设立海外仓储,实现信息共享、实体展示、批发零售等功能。2019年3月,国家邮政局、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寄递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暂行)》,支持建立和完善跨境寄递服务企业信用体系和服务体系,提升跨境递送服务全程通关便利。这些文件的出台为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海南层面。201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为海南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政策红利。2018年6月,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提出通过建立“两平台六体系”,实践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其中,两平台包括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下产业园区平台,六体系包括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电商信用、统计监测和风险防控体系。在六体系中,智能物流体系要求利用新兴技术,构建物流智能信息系统、仓储网络系统和运营服务系统,实现物流運作各环节全程可验可测可控。2018年7月,海口市获批设立中国(海口)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同年12月,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中国(海口)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在智能物流体系建设中,要求将海口打造为海南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集散中心。2020年1月,海南全岛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这对海南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意义重大。近几年,国家层面和海南层面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相关政策如表1所示。

(二)经济环境(E)

1.经济增长势头明显,物流行业稳中向好。“十三五”期间,海南经济增长势头明显。根据《海南省统计年鉴》,2020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32.39亿元,比2015年增长4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5.98亿元,比2015年增长36.0%;第二产业增加值1055.26亿元,比2015年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3341.15亿元,比2015年增长65.7%。由数据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对海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2020年海南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4%,相较2015年提高6.4%。“十三五”期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占比情况如图1所示。

在第三产业中,物流行业运行稳中向好。2020年,海南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8365.58亿元,比2015年增长30.1%;物流业总收入达到646.3亿元,比2015年增长31.8%。全省货物运输量达到2.07亿吨,比2015年下降7.1%;货物运输周转量3696.1亿吨公里,比2015年增长209.8%。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第三产业尤其是物流行业的稳中有升为海南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相关行业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2020年,海南实现网络交易额达到2288亿元,其中,大宗及B2B网络交易额达到1536.23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752.7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显著提升。在网络零售额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达到439.43亿元,同比增长22.05%,其中食品保健产品占比最大,達到55.75%,美容护理和3C数码产品次之,占比分别为10.25%和8.87%;服务型网络零售额达到313.27亿元,其中在线旅游产品占比最大,达到66.78%,在线餐饮和生活服务产品次之,占比分别为14.70%和13.57%。

2020年海南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933亿元,同比增长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7位。其中,进口贸易占比较大,约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70.4%,且增速显著,增长16.8%。2020年海南进出口商品的种类由2019年的2378种增加到3610种,其中,进口商品主要以日用消费品、生产用原料等为主,出口方面主要以农产品、纸制品、汽车零配件、医药材和药品等为主。

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额的显著增加,“互联网+贸易”新业态成效显著,2020年海南全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5.26亿元,同比增长7.53倍。截至2020年12月底,天猫国际、考拉海购、百搭全球等221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海口综合保税区。目前,海南重点跨境电商工程三亚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经完成验收,中国(海口)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中国(三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都已在建,试验区将通过制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推动跨境电商交易、支付、物流、通关等环节的协同发展,打造更为有效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链,促进海南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

(三)社会环境(S)

1.消费者认知度提升。近年来,海南教育水平呈现稳定上升趋势。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13个,海南位列其中,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13919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9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55.9个百分点。同时,“十三五”期间,海南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20年,海南全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7904元,比2015年增加8925元,累计增长47.0%,年均增长8.0%。

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逐渐从单一的价格追求转向以品质为主导的多元化体验,不仅仅关注国产品牌,还把目光放远海外,对海外高品质、个性化的商品更为青睐。新一轮消费升级浪潮为海南跨境电商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需求环境,从而对跨境物流的需求大大增加。

2.跨境物流人才培养。跨境电商物流和国内电商物流相比,涉及出口国和进口国双重海关,需要报关、报检等诸多环节,流程更为复杂,同时,不同国家之间文化、语言等差异较大,给交易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跨境电商物流和传统国际物流相比,时效性要求更强,对供应链的柔性和整合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跨境电商物流行业需要具备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报关报检、语言能力等多维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人才是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最宝贵资源,也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战略性资源。

为此,2020年,海南省电子商务协会宣布与天涯社区合作,将为海南培养10万跨境电商管理、运营、技术、物流等相关专业人才,以帮助解决海南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人才“不够用”、“不适用”等瓶颈问题。近两年,为了更好地服务自贸港建设,海南部分大专院校相继申报了跨境电商物流相关专业,或者在原有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了跨境电商物流相关课程,从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索跨境电商物流专业培养模式,积极为海南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四)技术环境(T)

1.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互联网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是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技术基础,加速了跨境电商的崛起,拉动了跨境物流的需求。当前,全球网民人数已达46.6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5%。而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1.6%,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20年底,海南网民规模达到763.53万人,较2019年增长12.3万人,互联网普及率占比80.4%。网民规模的增加刺激了跨境电商交易的快速增长,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客户流量。

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跨境电商及跨境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信息不对称提高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而成本问题是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新技术能够提供更便捷的交易方式和支付方式,促使成本下降,从而使得消费者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新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的深度融合,促使跨境物流需求大大增加。

2.跨境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十三五”期间,海南跨境电商物流基础设施逐步改善。2020年,全省港口综合吞吐能力约2.6亿吨/年,较2015年提升54.6%;万吨级深水泊位78个,比 2015 年增加 28个;开通国内国际集装箱航线33条,基本形成覆盖我国沿海及东南亚国家主要港口,辐射亚欧及澳洲的水路运输格局。全省国内航线448条,国际以及地区航线103条,货运航线8条,基本形成以海口美兰机场和三亚凤凰机场为主、博鳌机场和永兴机场为辅的航空运输格局。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54公里,比2015年增长56.2%,基本形成“田”字形高速公路路网。全省铁路营运里程1039公里,在环岛铁路的基础上,规划以海口、三亚为核心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

“十四五”期间,海南还将大力推进跨境物流的发展。根据《海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将在全省范围内规划物流项目一百余个,其中多个项目涉及跨境电商,例如:菜鸟国际物流中心、中铁·三亚跨境贸易智创产业园、崖州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三亚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三亚市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海南洋浦国际智慧供应链中心等。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物流基础的不断夯实直接影响着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

三、海南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痛点分析

(一)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落后

实现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的协同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近年来,海南跨境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和发达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跨境物流模式单一、多式联运系统尚未完善、跨境物流通道还不畅通、跨境物流系统技术落后等问题。随着自贸港建设的推进,海南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跨境电商往来将越来越频繁,现有物流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海南跨境电商发展需求。

目前,海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海陆联运、陆空联运、海空联运等多种模式协同能力不足,海南省内至“边境仓”的陆路运输通道、至“海外仓”的国际多式联运通道以及各个跨境物流网点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还不健全。同时,由于技术水平落后,使得仓储设施和运输工具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偏低,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货物难以实现运输,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不畅,严重制约了海南跨境电商的发展。

(二)跨境电商物流成本高、周期长

由于跨境电商跨越国境,涉及包装、仓储、运输、配送、通关、检验检疫等各个环节,物流过程比国内物流要复杂得多,较长的物理距离和复杂的物流环节对跨境电商企业运送商品的时效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较长的跨境电商物流周期又会造成仓储、运输等成本的上升,同时,报关报检等环节也会产生一定费用,导致跨境电商物流的成本较高。

202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海南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5.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南社会物流总费用为861.89亿元,同比上升8.46%,其中,运输费用占比最高,达到48.72%,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占比分别为34.16%和17.12%。由于海南公路里程远大于铁路里程,使得公路货运周转量大大高于铁路货运周转量,导致海南跨境电商物流多以公海联运为主,而公路运输成本远高于铁路运输成本,造成运输费用居高不下,低周转率也是造成存货成本偏高的重要原因。同时,海南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行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管理体制机制还存在诸多不足,导致物流管理费用偏高。

(三)跨境电商物流人才缺乏

在自贸港背景下,跨境电商在海南蓬勃发展,物流作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跨境电商物流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海南跨境电商人才却比较紧缺,一些中高层管理岗位甚至一人难求。

首先,海南本地培养人才不足。在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截至2021年9月30日,海南共有大专院校21所,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28位,学校数量远远落后发达省份。同时,海南开设跨境电商物流专业的学校较少,有的院校仅仅是在物流专业中新增了跨境电商物流的相关课程,导致本地人才供给大大不足,而且人才质量难以满足跨境电商物流岗位需求。

其次,跨境电商人才引进不足。由于海南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省份相比较为落后,跨境电商产业不够发达,使得人才引进难度较大,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薪资待遇、发展平台等条件难以满足他们的预期。同时,海南目前的跨境电商企业整体规模较小,部分企业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使得人才引进缺乏积极性。

(四)跨境电商物流信息化程度低,退换货难度大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化是未来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跨境电商需要跨越国境,其他国家在物流体系、网络环境等方面都和我国有着较大差异,再加上天气、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影响,使得跨境电商物流的时效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跨境电商物流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海南物流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各个环节无法做到精确衔接,导致物流效率不高,而且难以实现对跨境商品的即时跟踪,而即时性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限制了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跨境电商环节较多,导致周期性较长,退换货成本也会增加,给跨境电商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对此,部分跨境电商企业不支持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又会使客户体验感下降。因此,退换货难度大也是海南跨境电商物流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郭海玲.产业集群视角下出口跨境电商发展对策——以河北省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7(5):55-65.

[2] 林炜.基于PEST分析的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研究[J].经贸实践,2018(15):47-50.

[3] 曾業雯. 跨境进口社交电子商务企业竞争战略优化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0.

[4] 王舒健,王贇.陕西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的PEST分析及对策[J].商讯,2020(25):1-4+6.

[5] 周勍. 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0.

[6] 刘慧.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1(18):32-34.

猜你喜欢

跨境物流跨境电商海南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现状及人才教育对策研究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诸暨中小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