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二十年我国学前儿童运动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1-05-30刘虹宇柳倩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图谱聚类幼儿园

刘虹宇 柳倩

【摘要】本研究以“学前儿童运动”为研究主题,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自2000年以来的2465篇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学前儿童运动研究的时空分布状态、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等,探讨近二十年(2000~2020年)学前儿童运动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学前儿童运动研究在时间上表现为2009~2013年快速发展,2019年爆发式增长,这是与国家政策导向相联系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体育类和师范类高校,综合性高校及一线幼儿园的力量也不可忽视,机构间有限的合作具有地域性的特点。研究热点围绕“体育游戏”“幼儿园”“幼儿教师”等;基于典型聚类分析,本研究提出应该树立一种新型儿童运动观,强调“增强体能、多方参与、有效互动、终身运动”。近年来,“基本动作技能”“体育素养”等关键词出现激增,这提示我们学前儿童体育领域研究未来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学前儿童;运动;体育活动;聚类分析;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1)11-0031-06

【作者简介】刘虹宇(1996-),女,兰州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柳倩(1969-),女,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事业发展与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教育部,2016,以下简称《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3](国务院,2017)提及:幼儿教育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培养幼儿健康体魄为主要内容。这都凸显了运动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

目前,学界对学前儿童运动研究的分析文献较少。本研究利用 CiteSpace知识图谱对学前儿童运动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学前儿童运动研究机构、热点主题聚类、突现词等知识图谱分析,探索其发展状况,以期为学前儿童运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自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研究主题为学前儿童运动,检索标题词为“幼儿”或含“学前儿童”并含“体育”或含“运动”,文献类型为“期刊”,语种为“中文”,检索时间为2021年1月6日,共检索相关索引文献2552篇。通过手工筛选,删除会议摘要、通知以及与研究主题不相符合的文献,共得到2465篇有效文献。

(二)研究工具

陈超美教授团队开发的CiteSpace是一种支持动态、多元、分时分析的可视化软件。科学知识图谱能够描绘某个领域研究发展的整体情况,并且在发展进程中敏锐地标识重要文献[4][5]。本研究将国内学前儿童运动相关的2465篇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参考贾维辰[6]提出的“优化范式”,对比与分析收集到有效文献的发文机构、关键词等信息。

(三)研究程序

1. 确定主题

本研究的研究主题为学前儿童运动,广泛地选取检索词,例如“学前儿童运动”“幼儿运动”“ 幼儿体育”“学前儿童体育”等。经过多次检索与比较,最终确定本研究的检索主题词“幼儿”或含“学前儿童”并含 “运动”或含“体育”。

2. 数据准备

本研究借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集文献,将开始时间设置为2000年,并在检索结果中选择中文文献。检索筛选后得到2465条有效数据。将得到的数据500条一组进行导出,以“download_N.txt” 命名并进行数据转化。

3. 项目设置

在数据准备好的基础上,在CiteSpace中新建项目,之后在控制面板进行设置。本研究将时区选择设置为2000~2020年,以1年为一个时间间隔,算法选择“Pathfinder”并进行裁剪,进而生成图谱。

4. 可视化

在图谱中,可看到不同节点的各类信息,例如,外圈(如可用颜色等)代表该节点具有高中介中心性等[7]。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时空知识图谱及其分析

1. 学前儿童运动研究的时间分布

本研究统计的2000~2020年发表的文献,如图1所示:2009~2013年以来围绕学前儿童运动的研究文献逐渐增多,研究成果丰富、发展迅速。本研究分析,这主要源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引领——《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2009)、《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卫生部,2012)提出“根据儿童的年龄及生理特点,有组织地开展体格锻炼,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保证运动量”,并且明确了“儿童进行户外活动的最短时间要求,非寄宿幼儿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寄宿幼儿不少于3小时”[8]。《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提出了学前儿童在动作发展方面的目标,强调“学前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9],也更为详细地指出了不同年齡段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目标,并对各阶段幼儿运动项目给予详细的教育建议。

图1还显示,2019 年国内学前儿童运动的研究呈爆发式增长,这一增长同样与国家整体的政策导向是密不可分的。文章伊始提到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内容,预示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幼儿体育,幼儿健康作为全民健康的起始阶段及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幼儿时期运动习惯的养成也为终身运动提供更大的可能性[10][11][12]。

2. 学前儿童运动研究的空间分布图谱

本研究统计了各研究机构在该方向的论文,如表1所示。长沙师范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分列于发文量前2名,且与之后机构差距明显,表明这两个机构在学前儿童运动方向具有持续且较强的研究潜力。

发文机构主要包括高校和幼儿园。其中,高校包括体育类、师范类、综合性院校三类,且发文量依次递减。很明显,体育类高校总体发文量较多,例如,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等。另外,一线幼儿园的研究能力也不可小觑,2014年至今,江苏省昆山市绣衣幼儿园作为一线幼儿园发文量达21篇。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机构间合作,本研究绘制了机构合作图谱(见图2)。机构合作网络包含3095个节点,4326条连线,网络密度仅为 0.0009,说明我国学前儿童运动领域研究团体分布较为分散,且机构间合作性不足(节点间连线代表机构间合作),尚未形成极具影响力与高合作性的科研群体。而且,有限的合作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例如,北京体育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与国家体育总局,东北师范大学与沈阳体育学院,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州体育学院与华南师范大学等。另外,如图2所示,长沙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等机构,发文量较多,且有明显的节点环出现(节点大小代表发文量),这意味着这些机构多年专注于学前儿童运动领域的研究。图中最大节点环代表长沙师范学院,但因其中心性不足,在该图中标签未能展示(标签字号大小代表中心性)。

(二)学前儿童运动研究热点分析

1. 关键词共现图谱

文章的核心提炼常常借助关键词或主题词表达。CiteSpace借助关键词共现频次的统计,以此展示某一领域的热点[13]。在CiteSpace控制面板上进行如下设置:时间间隔(1年)、节点类型(Key words)、阈值(Top N =50)、算法(Pathfinder)和裁剪方式(“Pruning sliced networks”和“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14]。得到图3学前儿童运动关键词共现图谱,包含798个节点和934条线,1个节点代表1个关键词,节点大小与出现频次高低相对应,节点间的共现关系使用连线表示。关键词共现网络与机构合作网络相比,在结构形态与性能方面表现更好,但密度仍较低(0.0029)。因此,本研究认为,未来应鼓励相关研究者在相关研究主题上进行跨机构、深入合作与研究,在学前儿童运动领域进行更多深入的、精准的尝试与研究。

在CiteSpace导出的数据中,发现词义相同或相近的关键词多次出现,如学前儿童、幼儿、学龄前儿童。且这一情况会影响到总计数量对比的有效性,因此进行合并处理,合并处理后,依据频次高低,对频次大于40的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学前儿童运动研究文献中频次高的关键词有“学前儿童”“幼儿园”“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幼儿教师”“幼儿体育”“现状”“对策”“体质”“基本体操”“学前教育专业”“动作发展”等——这反映了学前儿童运动领域发展过程中关注度较高的聚焦。

2. 关键词聚类图谱和时间线图谱

CiteSpace提供了三种可视化方式,即聚类视图(Cluster)、时间线视图(Timeline)、时区视图(Timezone),较常使用的是前两者[15]。

基于共现图谱,借助“Find Clusters”绘制聚类图谱(见图4,下页),聚类命名方式为“Keyword”,算法为“LLR”,结果如图4所示。学前儿童运动关键词的主要聚类有21个:#0体育活动、#1幼儿、#2体质、#3幼儿园、#4基本体操、#5体育游戏、#6民间体育游戏、#7体育锻炼、#8体育教育、#9培养、 #10学前教育专业、#11小班幼儿、#12幼儿体育、#13体育教学、#14游戏、#15对策、#16幼儿教育、#17身体素质、#18关键期、#19幼儿园体育活动、#203~6岁幼儿(注:以“#0体育活动”为例,#0表示聚类序号,体育活动为聚类名称)。

图片左上角的模块值(Q值)和平均轮廓值(S值)能够反映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有助于检验图谱绘制效果。因此,设置不同阈值进行多次绘制后,选取Q值和S值结果更佳的图谱[16]。本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Q值为0.2853,接近0.3,可以认为划分出的社团结构较好,但不显著;S值为0.9662,大于0.7,表示该聚类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

基于关键词聚类图谱,依据发表时间(横轴)及所属聚类(纵轴),生成时间线视图(见图5)。与聚类视图相比,时间线视图更倾向于描绘单个聚类发展的历史跨度以及聚类间文献的联系。分析显示,2001年两个新的聚类开始出现。#2体质聚类中的第一篇文献为刘于媚的《幼儿园大班跳绳活动游戏化初探》[17],#6民间体育游戏聚類中第一篇文献为李静、宛全利的《幼儿教师基本体操教学能力现状与分析》[18]。在整个聚类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标志性关键词(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呈现的原图中节点圈层中紫色表示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如#0体育活动聚类中的“体育活动”,#1幼儿聚类中的“学前儿童”,#3幼儿园聚类中的“幼儿园”,#5体育游戏聚类中的“体育游戏”,#8体育教育聚类中的“体育教育”。不难发现,这些关键词不仅具有高中介中心性,而且是各个聚类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进而也决定了整个聚类的整体发展方向。

(三)典型聚类分析

1. 学前儿童运动的内容——#0体育活动、#5体育游戏、#6民间体育游戏

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是出现频次分别排在第3位和第4位的,同时,其中介中心性分列第4位和第5位,均排名靠前,另外,如表2所示,这两个词也用于典型聚类的命名,即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在#0和#5聚类中的影响性较大。《规程》中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19],但在实践中,体育游戏作为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会出现过度游戏化的情况,且不能有效测查不同儿童的运动负荷,易导致儿童运动量不足[20],达不到锻炼效果,不能有效提高身体素质。

2. 学前儿童运动的主要组织者——#3幼儿园

3号聚类幼儿园包含44个节点,其轮廓值为0.919(见表2),即聚类内部联系紧密。在该聚类中,“幼儿园”出现频次最高,为269次,因此该聚类以幼儿园命名。笔者认为这一高频出现词可能提示我们完善一种儿童运动观。在提到学前儿童运动时,我们习惯于将它等价于学前儿童运动或体育课程,更多要求幼儿园作为课程及教学的责任主体组织学前儿童开展必要的运动活动。

结合以上两点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儿童运动观,强调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发展体能。学前儿童运动游戏化是基于年龄特点提出的,儿童体育游戏化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可以在游戏的基础上,多关注于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合理选择适宜儿童肌肉发展的游戏,满足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运动量/运动负荷(包括运动时长和运动强度);并在运动过程中,判断儿童动作发展不足的板块,针对性地进行弥补,这也需要更多主体(幼儿园、教师、家长)的参与。

第二,多方合作。学前儿童在园时间只占生活中的一部分,学前儿童运动应该形成一种以幼儿园和教师为主体、家庭积极配合、社会提供有效支持,多方合作、三位一体的活动。另外,学前儿童运动的成果也将惠及多方,这也能反过来推进幼儿园、家庭、社会更多关注儿童运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有效互动。学前儿童运动的条件包括两点,即适宜的运动环境和吸引儿童全身心投入。当下许多幼儿园和家长都十分关注于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如运动器材、运动空间等,出现一种硬件设施至上的追求观念。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硬件设施作为基本条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也不必过分强求,更应该在基本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更多考虑儿童本身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是否有效,缺乏有效互动性的环境等于“无用的环境”。

第四,终身运动。学前儿童运动应最终落点于终身运动。从终身运动的视角,关注幼儿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运动习惯的养成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构建一系列的自主运动游戏和集体运动游戏。学前儿童运动的目的不应该过分关注于儿童基本动作技能的掌握,并以此作为儿童运动能力的判断标准,而是更应重视培养儿童运动兴趣[21][22],吸引儿童全身心投入运动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终身运动提供更多的可能。

(四)学前儿童运动研究前沿分析——突现词

突现词是指较短的时间段内,某些词的出现频率明顯较高。突现词不仅可以展示该领域聚焦的变化,还能推测出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根据 CiteSpace分析,得到学前儿童运动使用突现词列表,如图6所示。在2000年至2011年,学前儿童运动研究持续研究热点包括“基本体操”“体育锻炼”“创造性思维”“体质”,其中“体质”的突现率高达13.52,这也是十三个词中突现率最高的,说明体质在21世纪的前十年里在学前儿童运动领域受到关注度最高。近五年(图6粗线位置),“基本动作技能”“体育素养”也呈现激增态势,且“基本动作技能”与“体育素养”热度持续至今,这提示我们学前儿童体育领域研究未来的研究热点或许将会继续集中于“基本动作技能”“体育素养”等关键词。

四、小结

(一)时空知识图谱

学前儿童运动研究在时间上表现为2009~2013年快速发展,2019年爆发式增长;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体育类、师范类高校,综合性高校及一线幼儿园等机构也是不可忽视的研究力量,研究团体分布较为分散,且机构间合作性不足,尚未形成极具影响力与高合作性的科研群体。

(二)研究热点分析

学前儿童运动领域文献中高频次关键词有“学前儿童”“幼儿园”“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幼儿教师”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21个主要聚类,且有较好的社团结构和清晰度。另外,时间线视图显示,2001年出现了两个新的聚类:#2体质和#6民间体育游戏,标记出多个标志性关键词,如体育活动、学前儿童、幼儿园、体育游戏、体育教育。

(三)典型聚类分析

本研究以学前儿童运动的内容和学前儿童运动的主要组织者为依据,重点分析了#0体育活动、#3幼儿园、#5体育游戏、#6民间体育游戏4个聚类。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儿童运动观,即发展体能——满足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运动负荷,既包括运动时长,也关注运动强度;多方合作——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积极合作,形成良性互动;有效互动——不过分苛求硬件设施,更多关注儿童与环境是否进行了有效的互动;终身运动——以终身运动作为学前儿童运动的最终落点,充分激发儿童的运动兴趣。

(四)学前儿童运动研究趋势

在21世纪的前十年里,学前儿童运动研究持续关注着“基本体操”“体育锻炼”“创造性思维”“体质”,其中“体质”的突现率高达13.52,这也是十三个词中突现率最高的,说明其受到关注度最高。近年来,“幼儿体育”“体育素养”等关键词出现激增,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这提示我们学前儿童体育领域研究未来的研究热点或许将会继续集中于这些方面。

【参考文献】

[1] 孟庆光, 王惠山. 新中国幼儿体育政策的分析与建议[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8, 41(09):41-47.

[2]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2021-01-06.

[3]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 2021-01-06.

[4][8] Chen C.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03):359-377.

[5] 陈悦.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6] 贾维辰, 李文光, 余明媚.中文期刊知识图谱研究范式的优化[J]. 中国远程教育,2020(11):1-10.

[7]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

[9] 柳倩.学前儿童运动的核心经验[J]. 幼儿教育, 2017(Z1):8-11.

[10] Barnett L M, Beurden E V, Morgan P J, et al. Childhood Motor Skill Proficiency as a Predictor of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9, 44(03):252-259.

[11] Cohen K E, Morgan P J, Plotnikoff R C, et al.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 and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children living in low-income communitie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2014, 11(01).

[12] Holfelder B, Schott N. Relationship of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J]. Psychology of Sport & Exercise, 2014,15(04):382-391.

[13] 邱均平,溫芳芳.近五年来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3种高影响力外文源刊的计量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 (02):51-60.

[14][16] 石岩,霍炫伊. 体育运动风险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体育科学,2017(02):76-86.

[15]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 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 2015(02).

[17] 刘于媚. 幼儿园大班跳绳活动游戏化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1(02):55.

[18] 李静,宛全利. 幼儿教师基本体操教学能力现状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1(02):65-66.

[19] 刘美奋,孙秀荣,张茂林,等. 山东省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0):83-86.

[20] 张健忠,朱良. 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负面效应与预防措施及建议[J]. 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Z3):71-72.

[21] 林小环. 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1(05):61-63.

[22] 钱愿秋.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26(07):126-129.

本文系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课题“学前儿童基本运动能力发展与环境质量监测工具研究”(课题编号:14104-412125-19019)的阶段性成果。

通讯作者:柳倩,qliu@pie.ecnu.edu.cn

(责任编辑 张付庆)

猜你喜欢

图谱聚类幼儿园
绘一张成长图谱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