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分析

2021-05-30刘建葫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化学

摘 要:新教材是依据2017年版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编制而成,与 2003 年版课程标准编制的人教版教材对比,更新了大量内容.以人教版新老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研究对象,对教材的内容选择、组织编排方面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该节内容在使用新教材的教学中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对比;人教版;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6-0084-02

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化学的价值”的主要应用体现.新教材从“金属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综合利用”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该节内容,一方面,通过不同价态元素的转化与分离、提纯,培养学生的粒子观、元素观和变化观;另一方面,化工生产涉及的物质的富集、循环利用、节约成本、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等技术思想,能够完整体现自然界物质提取的一般流程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建立方法模型,形成从原料到产品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逐步建立解决较为复杂的真实化学问题的思维框.也是新课标理念“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影响” 的落实体现.

一、新旧版教材内容对比分析

新旧版教材的内容,见表1.

1.章引言比较

化学教材内容的选取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通过表2比较可以看出:新老教材强调“化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老教材在在“结合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价值”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但新教材对待自然资源从综合利用到资源的合理、有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变化,强化向学生传递资源的回收和可持续性利用的意识,无疑是更加贴近当今社会发展潮流.也是建设美丽家园体现化学价值的重要体现.新教材引言中还出现了“环保、健康、安全”,更是落实新课标中“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直接体现.

2.内容比较(见表3)

(1)相同点.

本节内容都选择了“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煤、石油和天然气综合利用”,来体现本节主题:利用化学变化可以改变原有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合成新物质,使之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让学生认识到“物质转化的价值→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价值→化学反应的价值→化学的价值”;同时也是对学生按“元素单质→氧化物→酸/碱→盐”顺序认知物质的变化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体现,有利于学生完善物质变化知识结构;同时也是从价态视角认识物质变化的重要应用.

(2)不同点.虽然新旧教材在该在教学内容深度与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选取上一致,但新教材更加侧重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而旧教材更加侧重学科知识的丰富与拓展.新教材更加重视STSE理念的渗透,更加重视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更加重视化学史与学习方法指导的学习.

第一,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更加规范、合理.把旧教材中第二节内容(煤、石油和天然气综合利用)合并到本节,更加符合本节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主题,归类更加规范,编排更加合理.

第二,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首先突出了真实情景的设计,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在化学方面贡献”的理念.新教材选取了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选取的生活实例更具时代性,关注当前社会热门话题和社会发展.

其次,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真实情景创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理念.演示实验4-1铝热反应实验的删除,可以看出新教材对实验安排更加优化,减少了单纯的现象观察性实验;删除了“海带提碘实验”,换成了“海水提溴流程”工厂生产图片;这正是依托于新课标“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倡导真实情景创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理念,增加了真实情景创设下的探究实验,也是对“证据推理和模型认识”核心素养的加强.

把老教材文字叙述的思考交流:开发海底金属资源、回收旧钢材、铝制品,换成图片形式的思考交流:生产1mol铝的能耗与回收铝制品;以及增加图片8-7石油化工产品的运用及其投入产出示意图,也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真实情景创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理念,以非常直观和详实的数据比较呈现,非常有助于学生树立资源综合和可持续性利用的意识.

二、新旧人教版“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化对教学的思考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进行情景、问题和课堂的整体设计,落实新课标理念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理解教材编写变化的意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通过课堂优化设计,把课标中的化学核心素养分散落实到各个环节.同时,通过利用教材图片和习题,逐步完成对学生单一能力的培养过渡到:把学生以前学习的知识,根据工艺生产要求进行整合,解决工业生产实际问题.渗透工业生产中目标元素的提取、反应条件的控制、产品的分离和提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实际生产中成本的控制(工艺优化)等观点.从而落实了新课标中“能主动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的要求,也是“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和“通过讨论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有争议的社会性议题,促进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等课标理念的落实.

2.树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意识

在教学中,利用教材,通过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和知识的有机整合,把“化学知识、化学思维、化学观念、核心素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而不是标签化、泛华、虚化.可设置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由此可以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受到“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核心思想.

总之,新教材还有很多值得探究和思考的地方,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二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季春阳]

收稿日期:2021-09-25

作者简介:刘建葫(1974.4-),男,江西省赣州人,硕士,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人教版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二年级柜台(人教版教材 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