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维特之烦恼》影视改编中人物心理表达探析

2021-05-30刘子怡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影视改编

摘要:经典名著的影视改编一直是影视剧市场的热点,对经典名著进行影视改编不仅能扩大其传播范围,还能提升其传播速度。但在影视改编中,如何把握人物心理活动的精髓一直是让许多导演感到困扰的问题。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翻拍成电影后,一时间风靡欧洲,掀起“维特热”,仔细研究该影片中人物心理的表达方式对提升影视翻拍技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影视改编的原则出发,从直接和间接心理表达两方面探讨《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心理表达技巧,发现利用内心独白以及景物环境镜头间接展示等心理表达技巧,可以将人物关系上升到信念、符号等精神层面,使主人公的性格更加鲜明,使影视剧的主题得到升华,引起观众的共鸣。

关键词:《少年维特之烦恼》;影视改编;人物心理表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4-0223-03

《少年维特之烦恼》作为德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自1774年面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爱好者的广泛欢迎,并被Egon Günther(埃贡·冈瑟)翻拍成电影。该片一经播出,影响了许多年轻人对爱情以及社会的思考。作为歌德的成名之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详细刻画了少年维特勇于追求爱情的文学形象,处处体现了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自由平等的推崇之情。维特的形象就是早期歌德的形象,影片对维特的心理表达,同样也是歌德情绪的抒发,研究片中的心理表达方式对我们体会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浪漫主义精神有重要意义。

一、《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影视改编原则

影视作品与文学小说一直关联紧密,通过影视作品,文学小说能够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对经典作品的改编,本身也对影视作品的传播有重要意义,借助经典作品甚至可以将影视作品打造成经典。如果文学作品只是书本的形式,就很难提升影响力,不容易向大众传播,改编成影视作品是文学活动必不可少的步骤,将高雅的文学作品与观众的爱好结合在一起,这对观众来说,既是一场视觉盛宴,也能增强观众对影视的欣赏能力,提升观众的文化素养。

电影作品对原著的改编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创作品。对于文学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影视改编,Egon Günther深深地把握住了其内涵,虽然将《少年维特之烦恼》搬上了荧幕,但他将小说永恒的主题——爱情,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忠实于原著的体现[1]。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爱情不是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也不是情郎跪地乞求结婚的俗套,更不是情敌残忍复仇的剧情,恰恰相反,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维特、绿蒂以及阿尔伯特三个当事人中没有一个会因为自己的欲望而将别人置于死地,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克制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维护他人的尊严。这种略显简略而单纯的爱情并不显得单薄,反而更加厚重,是一种建立在高尚人格基础上的爱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既抽象又现实,矛盾而又统一。我们可以从影片中的对话上看到,看似平淡的话无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每个人情绪的表达都是真情实意的流露,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真实而不虚伪的,形象都是完整的。

影视作品改编的第二个原则是忠于观众的欣赏能力。《少年维特之烦恼》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不同,其本身的受众并非荧幕前的观众,而是一些文学爱好者,因此观众的需求略有偏差,不能完全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2]。因此,进行影视作品改编时就须及时调整,要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而不是生搬硬套,使观众觉得索然无味。同时,须根据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审美进行改编,将作品中的内在情感表露出来,符合观众审美的作品,观众才会买单。这既是电影的魅力所在,也是文学作品借助影视传播的必然要求。例如,《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将维特的人物形象塑造成一个真诚、纯粹、内心透亮的人。Egon Günther将维特的真心与这个庸俗的世界进行了详细的对比,正如维特自己所说,“我在笑我自己的心,我听从他的调遣”,这种对比让观众受到了震撼。影片巧妙地进行改编,将这种对比通过各种环境和人物对白展现出来,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符合观众的欣赏能力,将维特的形象深深地留在了观众的记忆中。

二、影片中对人物的心理表达

在研究影片中人物的心理表达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有一定的了解。在18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封建运动。一大批浪漫主义作家开始推崇思想自由与精神解放,与古典主义“一切应合乎常规”刚好相反,他们在文章中充分地抒发情感,字句中体现出极致的想象力[3]。歌德正好处于德国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型时期,当时一大批作家都在提倡浪漫主义,但歌德的一些言论并非完全赞成浪漫主义,他更加主张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认为那些具有消极影响的浪漫主义并不利于德国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歌德看作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

《少年维特之烦恼》作为歌德的成名作,其凭借维特这一人物阐述自己对社会、人性以及情感的认识。影片通过心理表达,将维特的烦恼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可以看作是对歌德自身烦恼的宣泄和倾诉。

歌德曾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其像鹈鹕一样用心血哺育出来的。在片中,可以处处感受到其精练到极致的语言。这些语言犀利且富有内涵,不仅是歌德高超写作能力的体现,还融入了出自歌德自己“胸中的东西”,倾注了歌德大量的情感及思想。用歌德自己的话说,是“足够写一部比这长十倍的长篇小说了”。

《少年维特之烦恼》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爱情小说之一的原因不仅在于其刻画了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还在于其丰富的内涵,如果将其定位在爱情小说层面,那就过于浅薄了。因为歌德将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如贵族、秘书、市民、农妇、雇工、农民、牧师、少年儿童等全部融入了进去,凝练到极致的话语将每个阶层的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

Egon Günther對这些情感的倾诉在片中主要表现在人物的心理表达上,既有直接表达,也有间接表达,这两种方式都对突出维特这一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直接的心理表达

直接的心理表达对人物形象塑造最直观,能够最真实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也是表述创作者心态最便捷的方式。内心独白是最能体现人物内心的一种心理描写方式,其可以将维特的所思所想展现给观众,远比让观众看维特说话和行动更能身临其境。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是一个极具矛盾色彩的人,可能与歌德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过渡阶段有关,维特的内心对绿蒂的爱是刻骨铭心的,但又受限于个人的性格以及时代的背景,他在努力地压抑这份爱恋,将这份爱恋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对绿蒂的爱,可以从维特的内心独白中展现——有时我就不明白,别人怎么还能够爱她,因为我是这么专一,这么诚挚,这么全心全意地爱着她的。除了她,我不认识,我不知道,我也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呀!如果没有内心独白这种方式,让观众仅仅通过维特的一些小的动作和眼神描写,是没有办法清晰感受到这种爱慕情怀的,越是强烈的情感,越是需要直接表达[4]。

片中,当维特看到弟弟为了得到姐姐的财产,害怕姐姐结婚,便将与姐姐相爱的雇工解雇时,维特的表情“迷惑”,陷入迷茫。此时的内心独白,是“我的心里和我的周围都到了清秋,就像自然界走向了秋季一样。我的叶子变枯黄了。而邻近树上的叶子都已经脱落了”。寥寥数语便将维特悲凉的心境展现了出来,他感觉到人人都受到了欺骗,感慨人心险恶至此。一个穷苦农妇的丈夫患了重病,还要艰难地养活几个孩子,维特遇到这种情景时,不禁感慨世上的苦难比比皆是,甚至意志消沉。为了突出此时维特的心境,他喊出了耶稣受刑时说的话:“我的上帝啊!我的上帝啊!你为什么抛弃了我?”将此时维特心中的无奈深深地表达了出来,维特甚至开始对宗教产生愤怒,对上帝表示怀疑,让观众明白此时维特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共鸣的心理。维特经常发出这些议论,这些内心独白看似感慨,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二)间接的心理表达

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歌德经常采用书信体的写作方式。书信体的写作方式非常有利于间接描写主人公的心理。影片遵循忠实于原著的原则,更加注重这种间接的心理表达方式。与内心独白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不同,间接的心理表达还对展现文化内涵有重要作用,维特的身上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特征,仅仅使用内心独白是不能完全展现其背后蕴藏的文化意义的。影片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拍摄以及人物言行举止的镜头展现,向观众展现了德国18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例如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的镜头变化,在遇到绿蒂之前,维特生活在略有资产的家庭中,享受着良好的教育,对城市的镜头表达是“中性”的,维特没有感受到所谓的“牢笼”。当他来到小山村遇到绿蒂后,大自然的镜头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从农村回到城市后,维特彻底和绿蒂分开,他便深深沉浸在对绿蒂的怀念之中,此时对城市的镜头是灰色的,“雾蒙蒙”的,“人们都仿佛生活在一个个的枷锁之中”,“每个人都是提线木偶”。对大自然的镜头也发生了变化,如原文中“漫游在星稀风高的荒原,四周浓雾迷漫,月色朦胧,祖先的幽灵随风飘游不定”,不再是“迷人”的山峦,而是用“黑山”代替,“草原”变成“荒原”,月色“朦胧”,不再“明亮”,“精灵的歌声”变成“幽灵的呻吟”。从这些环境的细微差别中,人们可以深深体会到少年维特的烦恼。他想大胆向绿蒂表白,但又由于各种原因而不敢,不敢直面心中的欲望,最终变得更加烦恼,逐渐转变为痛苦。

三、影片中心理表达的作用

(一)体现出维特对爱情的追求

这些直接和间接的心理表达中给读者灌输了这样一种概念,维特对绿蒂的爱情不局限于爱慕的层面,已经演变成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一种心底的信念,甚至是一种符号,这种追求、信念和符号甚至成为支撑他活下去的力量源泉。最终维特对绿蒂的爱上升为一种抽象化的爱,完成了对爱情主题的升华。

在语言对白的描写上,《少年维特之烦恼》并不具有明显的叙事性,但生动而流畅,透露出一种自然而深情的感觉,让人们在这种语句中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人们留有余地,给了观众心灵上的震撼,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反思。

(二)集中体现了小市民心理

在维特的身边,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每个人的身上都自然而然地展现出市民性,他们有时会为了一点柴米油盐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通过对这些市民行为的表达,每个人的形象不再死板教条,而是更加生动,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性格也各有不同,千人千面。电影将各个人物角色充分展现出来,已经成为歌德笔下的一个小社会。作为本片的主角,维特便是这种市民化思想的凸出形象,他无所谓古典主义,也无所谓浪漫主义,他只是期待事情的发展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遇到强势者他也会表面屈服,有一丝的市侩,还有一丝的坚持,矛盾而又统一[4]。所以,维特所代表的便是底层市民最真实的形象,大多数观众也是底层市民,通过心理描写,能够让读者感同身受。

(三)充分展现了维特对封建主义的厌恶

《少年维特之烦恼》在整个欧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整个18世纪就是一个反封建主义的时代,当时大部分欧洲国家还处在封建主义时代,没落的封建贵族还在试图维护封建统治,《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现让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正如歌德所说:“这本书在读者中引起的爆炸之所以威力强大,是因为年轻的一代已经把自己葬送了,震动之所以猛烈,是因为每个人都把自己过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激昂热情和自命不凡的烦恼爆发出来了。”维特的形象便是年轻一代的代表,哪怕将自己葬送,也要将自己得不到满足的需求爆发出来。

维特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内心是坚持平等和自由的,对束缚人的思想的封建主义是厌恶的。片中,维特来到衙门后的心理表达是“人啊,真不知是怎么回事,他们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繁文缛节上,成年累月耗费思想与精力就是为了宴席上自己的座位能不断地往前挪”。通过这些心理表达,将维特与周围的圈子仿佛格格不入的情况展现出来。维特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原因便是内心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以及对封建主义的鄙视和厌恶,但他没有勇气反抗,只能让自己不与其为伍,独善其身,以至于他在伯爵家聚会上被其他贵族排斥时,顶着巨大的压力直接离开。

四、结语

作为歌德早期的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当时名噪一时,探讨该书及其影视改编,对理解18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环境有重要意义。片中主要采用了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心理表达,直接的心理表达可以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维特内心的活动,而通过环境的烘托以及行为的描述等间接的心理表达,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文化内涵,这两种心理表达方式都对主题思想的展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片中的心理表达既忠实于原著,又忠实于观众的审美,将维特对爱情的追求上升到了抽象化的程度,还集中体现了市民化的思想,以及维特对封建主义的厌恶,使主人公的性格更加鲜明。所以,总体来看,心理表达在影视改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李昌珂,景菁.对小说艺术的创新与突破:文本论析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3):91-97.

[2] 刘璐.文学与文化的动态和谐关系:从《少年维特之烦恼》浅析文学与文化的关系[J].青年文学家,2019(26):108-109.

[3] 官雪梅.悬崖边的迷惘与矛盾、反叛与抗争:《麦田的守望者》与《少年维特之烦恼》人物形象之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S1):8-11.

[4] 咸立強.翻译文学批评的版本问题:以郭沫若译《少年维特之烦恼》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21(2):100-113,158.

作者简介 刘子怡,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德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影视改编
消费时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弊端分析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模式演进
浅析网络小说改编策略
从“梦幻”情节看古典小说的影视改编
论《狼图腾》电影产业研究
论盗墓题材的影视改编及多元化产业发展
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后现代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