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象悟道:解读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方法
2021-05-30周国圣
摘要:托物言志散文,因其表情达意含蓄婉转,常常让读者捉摸不透,一线教学常常难以把握。读文教学不仅需要理解文本内容,体悟作者的情感,而且需要学习解读文本的方法与路径。托物言志自古有之,因此,在解读托物言志类散文时需要追溯古代文论。明象悟道,是中国传统解读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也是今天解读托物言志散文的有效良方。通过“由文入象”“由象悟道”两个步骤,我们可以顺其自然透过“象”理解作者寄托的情志。
关键词:散文解读;托物言志;明象悟道
*该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语文课堂真境的生成研究”(D/2020/02/124)的阶段性成果
托物言志散文,即作者借助叙写的物象表达情意的一类散文。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将借助表达情志的物,称为“象”。如此,“象”便是作者表情达意的承载体,读懂作者笔下的“象”,便踏上了理解文本、理解作者的康庄大道。
托物言志是一种表现手法,解读托物言志类散文,应该运用与之对应的解读方法,教学过程也应该选择与此相匹配的方法。“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固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1]
一篇文本由表及里,可分为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分别称为“文”“象”“道”,三者彼此依存,其中“文”乃“象”的形式,“象”乃“文”的内容,“象”乃“道”的形式,“道”乃“象”的内容。因此,探究作者表达的情志,就需要解读作者笔下的形象。追根溯源,在当下语文课堂中,进行托物言志散文教学,依然需要透过语言感知形象,透过形象理解主旨,即本文所指的“明象悟道”。明象悟道是根据托物言志散文特点提炼的教学方法,是解读托物言志散文的有效路径。
解读托物言志类散文教学,需要两个关键步骤:一是由文入象,二是由象悟道,二者合称“明象悟道”。下面试以统编本七(下)《一棵小桃树》为例作具体论析。
一、由文入象
王夫之强调“天下无象外之道”“言以明象”,[2]理解文本形象的主要路径显然是解读文本,尤其是解读文中叙写形象的语言。如何引领学生解读文本,如何提炼出所托之物的形象特点是教学的关键。一般而言,可引导学生从如下几个层面研读文本,解读形象。
(一)研读语段,建构形象
语段比单句长,比整篇短,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处。因此,建构作者笔下的形象特点,需要引导学生研读语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作者笔下的形象特点。这是学生对托物言志散文中所托之物的初步感知。对“象”的感知,是理解文本的开端,是理解作者的起点。感知“象”的特点在文本阅读中属于基础性学习过程,学生容易达标。笔者在执教《一棵小桃树》时,通过“文章哪些语段描写了小桃树,你比较喜欢哪个语段?”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描写小桃树的语段,感知小桃树的形象。阅读有关语段后,学生能够感受到小桃树的脆弱、顽强等特点。
(二)咀嚼语言,体认形象
“象”是“言”与“意”的纽带,相互影响。寻言观象,识象有助于品言。若要深入理解形象,需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有关物象的描写语言。学生慢慢咀嚼,徜徉在优美的语言中,生成生动可感的形象,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意。在体味情感的过程中,学生对形象加深理解。
细细品读《一棵小桃树》中描写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的画面,意蕴丰富,两个“千百次地”一方面描写了小桃树在风雨中遭受的摧残之重,另一方面表现了小桃树的顽强向上的品格。此中既蕴含着作者对小桃樹的同情、怜悯,又流露出作者对小桃树的赞美。一个“又”字,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小桃树罹难之重,又百折不挠。对文本语言如此细嚼慢咽,不仅可以对小桃树这一形象深入理解,也为后面理解作者作好铺垫,更重要的是带给学生一种审美享受。
(三)贯通全篇,提炼形象
无论是研读语段,还是品读语言,对形象的感知与理解常会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性。若要全面、深刻地理解形象则需要纵观全篇,理清行文的起承转合,用发展的眼光比较形象的前后变化,才能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作者笔下的形象。《一棵小桃树》一课,前文,让读者感受到这是一棵脆弱、可怜的小桃树,后文,读者会感受到其顽强的性格、不屈的品质、执著的追求。如果纵观全篇,便会思考“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显然,作者要表现的是一棵由弱小成长为顽强的小桃树,小桃树身处困境不屈服,积极向上,矢志不渝的生长姿态正是作者所要颂扬的可贵品质。
二、由象悟道
“意以象尽”(《周易例略·明象》)。所谓“意”或“道”一般包含三个层面。其一,是作者对所写之物的情感、态度,是赞美或是批判,是怜悯还是冷漠等等;其二,是作者写作时的心绪、心境。作者的写作往往是一段时间或一个时期的内心表达。其字里行间都会流露作者当时的心绪、心境;其三,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经典佳作往往不仅表达作者的情感、心境,而且会表达了一些生活道理,给人启迪思考。语文教学中若要引领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主旨,则需要在理解形象的基础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体味作者的心绪,理解作者的心境,吸收蕴含的道理。这一教学过程中,需要迈过三层台阶。
(一)境中读象,感受情感
众象成境,象不离境。阅读作者所绘之象时,需要置象于境,方能理解其意。古今不少诗文描写桃树、桃花,《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句中“桃花”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没有丝毫凄楚之感。然而,贾平凹在《一棵小桃树》中描写的小桃树则是:“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它长得很委屈……便立即会断了去。”这些文字不仅描写了小桃树的生长情形,而且勾勒出其生长的环境,将小桃树置于一个令人心生怜爱之意的情境。读者阅读这些文字,想象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的情景,必然能感受到作者对小桃树的爱怜之情。当阅读到小桃树在雨中挣扎的画面,其顽强与坚韧跃然纸上。作者对这样顽强的小桃树自然心生赞叹之意。如此,置象于境,境中读象,更容易引领学生感受象中蕴含之情,为理解主旨形成铺垫。
(二)设身处境,体味心绪
散文创作,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会直抒胸臆。这正是理解作者心境的切入口,但是,学生对这些抒情议论句的理解,并非轻而易举。因此,在理解这些语言时,就需要设身处地,进入情境。《一棵小桃树》中,作者首次描写风雨中的小桃树后,紧跟抒情议论句:“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原来也是个孱头儿。”句中“老了许多”“瘦了许多”“可怜”“无奈”等词都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也流露了作者的痛心与无奈的心绪。作者为何痛心,为何无奈?仅仅是其容颜褪尽了吗?置身其境,想想小桃树的生长历程与生长环境,坚持了那么多年,慢慢地生长着,好不容易首次开花,却遭风雨摧残。想到这里“可怜”“无奈”之意自然理解。再读到“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一方面可以了解到作者还表达了对奶奶和小桃树的愧疚之情,另一方面,又引起读者的思考:贾平凹为什么说对不起奶奶,对不起小桃树?在阅读了文中相关介绍后,将作者置于当时的生活情境,便不难理解作者之所以对奶奶和小桃树心生愧疚之情,是因为自己到城里上学后,没有再去想那棵小桃树,在走上社会后,遇到困境时,便“垂垂暮年”了,忘记了奶奶与小桃树帮自己蓄着的梦。忘记了小桃树,意味着忘记了慈祥的奶奶,忘记了追求的梦想。心生愧疚之心,理所当然。因此,由象悟道的第二层台阶需要置身于境,方能理解作者之心。
(三)由主返客,体悟主旨
文以载道,创作的非功利的背后也存在功利性,即表情达意。散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离不开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体悟散文主旨及学习体悟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过程。置象于境,设身处境,可初步理解作者的内心,若想深入理解物我关系,理解文章主旨,托物言志散文的教學还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在感受了作者的写作心绪后,再次阅读作者笔下的形象,方能深入理解物我关系。因此,在引导学生体悟主旨时,需要关注文本中穿插的关于作者的生活的介绍,需要查阅作者的生平经历。这样,我们会对作者描写的象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一棵小桃树》一文便有几处文字侧面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比如:“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可见作者当时处境艰难,生活不易,产生了消极的生活情绪。联系贾平凹的生平,可以带领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绪。贾平凹,出生在陕西贫苦的农村,个头矮小,其貌不扬。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由于历史原因,父亲被戴上“反革命”罪名,被开除公职。后来,贾平凹通过努力,一步一步走上写作之路,然而,他的创作受到文艺界的批判,给贾平凹带来极大的压力和极大的伤害。
引导学生发现贾平凹和文中的小桃树有不少相似处:出生贫寒,拥有梦想,遭遇困境,从某种层面而言,小桃树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写的是小桃树,言说的是自己。因此,透过小桃树,我们读到了作者生平坎坷与生活不易。然而,作者之所以“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不仅仅是物我的同命相怜,更重要的是小桃树面对恶劣的环境,别人的忽视,风雨的摧打,依然不屈不挠,始终不忘初心,依然“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而自己却“垂垂暮老”。在这个层面,小桃树是自己的榜样,也带给自己奋发向上的力量,因此,面对小桃树不仅是爱怜,而且还带有忏悔、感激之情。作者借此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生命姿态:不忘初心,不懈追求。
托物言志是古今文人墨客常用的写作方法,表达含蓄,意蕴丰富,符合东方传统审美标准。明象悟道可谓是一种与托物言志类散文相对应的有效解读方法,是托物言志类散文教学的有效路径。语文教学的任务包罗万象,然而,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语文课堂读文教学不可仅仅满足于单篇的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文本内容、主旨的习得,更重要的是学生阅读方法的积累与阅读能力的提升,如此,方能以课内这棵小树撼动课外的一棵棵大树。
参考文献:
[1]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4页。
[2]转引自李荣伟:《试析阅读教学的三个误区》,《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9期。
(作者:周国圣,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张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