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现实制约与思考

2021-05-30洪方煜

学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摘要:“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对学生素养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但受到了应试教育、惯性思维、急于事功诸方面的制约,为使任务群的理念顺利落地生根,我们需要在教什么(目的)、怎么教(方法)、教的怎样(评价)等方面作些正本清源的强调与探索,以真正践行新课程的理念。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新课程提出“学习任务群”的概念,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提出了一整套构想与方案,这对于扭转学生不阅读、不思考的现状,培养学生比较思维、批判思维,提高审美与鉴赏等能力,有它的合理性与现实意义。但放眼当下课堂教学,其实现受到了学生一方应试的重压、教师一方惯性的抵制、先行一方暴露的弊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此,我们有必要对新课程课堂教学作些正本清源的思考,需要在教学内容、形式、策略等方面作些强调与探索。

一、教什么:教对永远是第一位的

王荣生教授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教什么”永远比“如何教”重要的论断,但在新课程铺开后,很多人却在前行中不时迷失了方向。这种迷失,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源于对任务驱动的浅表性理解:君不见各种活动的任务驱动纷至沓来:编散文选集、举办诗歌文化节、进行戏剧表演、设计红楼朋友圈……不可否认,这些设计确实激发了学生积极性,但不少活动与文本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完全偏离了单元教学任务,纯粹是为了任务而任务,使语文失去了学科的本质特性。二是源于“教材只是个例子”的误读。不少老师认为,既然是个例子,怎么用的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其结果,他们完全抛开了教材体系,自行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材编写者的一片苦心付诸东流。

部编版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同样的任务群,在不同的单元中,会各有侧重。同样是“文学阅读与写作”,有些侧重形象,有些侧重情节,有些侧重语言品味,有些侧重环境与人物的关系;甚至是同一单元的不同篇目中,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有些侧重事物说明,有些侧重事理说明,其教学内容必然有所差别。而在不少老师眼中,学小说,往往是三要素加上手法与主题欣赏,学说明文,则将重点放在说明特点、顺序与方法上,缺少对具体文本的深入解读与分析,将同一任务群的所有课文都上成了同一个模样。

对此,我们一定要研读课标与说明,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相关信息,确保教学内容正确。一般说来,单元导语提出了单元教学要求,明确了人文专题,规定了单元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学习提示点明了教材的学习要点,也即温儒敏教授在编写时强调的抓手;单元学习任务确定了本单元学与教的重点,一般都有三个任务:任务一一般探讨人文价值,任务二侧重作品内涵挖掘,任务三则由阅读转向表达交流。

二、怎么教:落实新课标关键指向

新课标设计指向语文学科素养的学习任务,旨在引领教学方式的改进。具体而言,需落实如下几个关键词。

1.真实情境。这里的真实主要是贴近学生的真实。笔者以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贴近学生年龄的,如詹鑫老师设计的发朋友圈,方香椿老师设计的绘连环画,正是学生这个年龄感兴趣的事物,上课伊始,就很好地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切入当前生活的,如华伟臣老师以上课当天恰好是世界读书日为话题引入,让学生推荐世界名著,为名著设计封面,写推荐语,一下子将学生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三是与学生切实相关的,杜雪腾老师联系学生生涯规划,从如何寻找理想的大学引入,最后落脚到为学校的航拍写解说词,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2.整合意识。整合的基点是核心素养,整合的对象是教材,整合目的是确定学习内容,进而变革学习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置于特定的情境中,以聚合的方式,避免问题的肤浅化、碎片化,增强学习的综合性、探究性、主体性,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灵活性与敏捷性,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柴静媛老师的《促织》和《变形记》联读,聚焦于“品人虫之变,析中西之别”,整合了两大方面内容:第一方面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同样是人变虫,两篇文章是选择了怎样的描写角度,写了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有着怎样的意义?第二方面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人变虫的不同,并推动学生进一步去品味中西作家对人变虫不同处理方式背后的文化基因,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文本,思辨色彩浓,切入精准,整合典范。

3.任务意识。这是新课标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显著特征,以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各种学习,并以此组织各项活动,学生的学习效能得到最为充分的关注。设置任务时,要注重不同任务之间的有机联系。华伟臣老师的《变形记》以开展“走进经典”阅读作为课堂情境,设置了三个任务:任务一是选择最喜欢的封面设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初步解读文本,理解文章内容。任务二是探究讨论对变形的认识,促使学生再次深入文本,从格里高尔变成蟲的形变,到家人对其态度的转变,再上升到人性之变,感受卡夫卡写作本文的用意。任务三是以吴晓东的评论为切入点,让学生探讨荒诞背后的真实,将学生思维由文本进一步生发开来,转向对人性、社会的思考,最后提炼出小说主题,三个任务逐层深入,逐步深化了学生思维。

4.探究意识。无论是创设真实情境,还是整合文本设置任务,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改变原先满堂灌或满堂问的状况,让学生学会合作,深入探究,进行深度学习,并进入更高阶的学习——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在这样的学习中,语文不再是肤浅地谈阅读感受,更在于思维的提升。詹鑫老师执教的《语化成蝶,文动情生-〈项脊轩志〉跨媒介蝶变》很体地体现了这种意识:詹老师设置了“这条朋友圈是归有光发的吗”的问题情境,设问角度新颖,学生合作探究,深入文本,细读文本,不断读出作者孤独、失意、敏感的形象。设置给朋友留言的任务,则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细读文本,促进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而要落实这四个关键词,我们还需解决学习与时间矛盾,就当前教育生态而言,如何让学生在课前以较少的时间读懂教材,对相关内容作初步思考,成为了课堂成败的关键。

这一点,五位上课老师的做法几乎一致,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做法:

一是学习前置。学习前置的最好形式是编写导学案,让学生有熟悉课文的路径,并让学生记下简单的阅读体验,将阅读、思考、表达结合起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思维。柴静媛老师的《促织》和《变形记》联读,课前让学生填写表格,将学生阅读的重点引向对人变虫描写角度、特点、意义的思考,为课堂的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华伟臣老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从三个封面中选一个并说明理由,给名著写推荐语,让学生细细通读了课文相关内容,因学生的充分准备,整个课堂如行云流水,开合自如。方香椿老师让学生课前通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绘四张连环画,很自然地过渡到对连环画本质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外形、动作表情、环境场景、道具元素的认识有了充分的认知。杜雪腾老师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让学生从各种途径了解大学,给自己规划理想大学,很自然引入“认识理想大学的途径有哪些?”的问题,并顺势比较纯文本阅读和跨媒介阅读优劣,比较语言文字在跨媒介中的不同功用,引导学生鉴赏跨媒介表达的典范作品。詹鑫老师课前让学生为归有光设置朋友圈,课堂上展示学生作品,进而借朋友圈的特点进行探讨,一步步引学生深入到文本内部。这些设计,很好地打通了课内外,使课堂任务的顺利进行有了很好的依托。

二是激发兴趣。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课务繁重认识其实有个误区,以为学生化在学习上时间过长就是压力,其实,真正的压力在于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兴趣,源于他们整天忙于刷题,学习缺少主动,更缺少探究。实际上,国外的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作业,阅读书籍,翻检资料,经常要忙到下半夜。但他们却感觉不到学习的压力,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的主动,对所做作业有着莫大的兴趣。五位老师熟知学生心理,所设计的导学案,无论是《促织》和《变形记》“人变虫”的比较,理想大学的选定,还是连环画的制作,朋友圈与作品封面的设计,或有探究价值,或能激发兴趣,均很好地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文本的熟悉与梳理工作。

三、关注评价:设计中不可回避的元素

无论新课标的风往哪个方向吹,语文仍姓“语”,语文课真正的一些属性不会改变,我们不能因为大单元、大整合而放弃了语文的本质,大搞运动。换言之,上课老师关注到的以下这些评价要素仍然不可或缺。

1.品读语言文字。四大核心要素中,語言是切入点,是根本。抛开语言空谈思维、文化、审美,只能是缘木求鱼。这一点,柴静媛老师的课堂表现得极为充分,《变形记》一文中,师生对“就”“温柔”“又”“催”“抱怨”等语言的品读中,逐步深入到家人的心理,进而品味家人态度的改变,一步步读出了“变”的多重内涵。而方香椿老师则通过一些细节、道具深入到林冲的心理,深入浅出地读出了林冲的“熬”,突出了林冲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的过程。

2.任务设计合理。传统教学要设计主问题,新课标背景下需创设任务,这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但在数量上有相同的要求:任务不宜过多,否则学生的探究无法深入,课堂容易陷入走马观花的困境。这方面,五节课都设置了两到三个任务,真正让学生动了起来,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3.适当引入支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完成能力是否胜任要有一定的预判。如果学生完成任务确实有难度,老师需适当引入支架,通过“垫一垫”或“搭把手”,让学生能上得去,够得着。杜雪腾老师在比较纯文本表达与跨媒价表达的时候,引入了一张表格,让学生比较两者呈现的内容、选择的媒介、媒价的特点三方面的异同,学生在完成表格中,对跨媒价的优劣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4.问题指向任务。从近一年的新课程实践来看,许多老师对问题与任务的区分还不甚清楚,错把问题当任务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其结果,课堂的展开不是靠任务驱动,而是靠提问来推进。其实质是打着任务的幌子,走的还是满堂问的老路,学生彼于应付,思考流于肤浅,思维得不到应有的提升。这次上课的老师很好地规避了这些方面的问题,所有任务都围绕核心任务展开,衍生的问题做到了在一个逻辑链上层层推进,即使学生难以理解,也只是相机点拨,使得课堂不失之沉闷,也不流于表面的热闹。

5.拉近学生距离。理想的课堂,老师是指导员、陪练员,引学生向既定的路径行进,师生之间不应有“隔”,课堂在一个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完成相关任务。这需要施教者掌握一定的技巧。五位老师深谙此道,方香椿老师展示学生绘制的连环画,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詹鑫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制作朋友圈的创意,不吝表扬;华伟臣老师更为独特,凡是回答问题的学生,必问清楚其姓名的确切写法,细节中满溢对学生的尊重……这些做法,都使得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为完成既定任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6.注意扬长避短。作为各地有影响的老师,五位老师的上课都有自己的绝活,名师之“名”,首先要扬己之长,并形成自己的风格。柴静媛老师善于文本解读,当年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主要靠的就是这本领,这次的课堂,对文章细节的品读,让与会老师见识了她的本领。方香椿老师善长绘画,在课堂上经常将之与教学设计有机结合,这节课的连环画创意正彰显了她的特长。詹鑫老师善长经典文章的现代解读,并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这次的朋友圈创意正是他研究成果的体现……

7.贵在学有所得。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兴趣的,习惯的,或者是思维的、文化的、审美的……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这五节课他们是受益匪浅的。杜雪腾与柴静媛老师现身说法,运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懂得了比较梳理的方法;方香椿老师激发了学生沉睡的美感,并在林冲雪地杀人的场景中渗透了道德教育;詹鑫老师的课堂让学生懂得如何制作规范而有底蕴的朋友圈;华伟臣老师则让学生明白了如何向人推荐经典著作……

总之,这五节课堂尽管存在一些细节的瑕疵,但就整体而言,都正确处理了任务与文本的关系,聚焦于学生思维,以任务驱动,打通了课前、课中、课后的联系,对当前教育生态下的语文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很好地践行了新课程的理念,为与会老师呈上了一道道丰盛的大餐,让他们对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样的教研活动,是务实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70页。

(作者:洪方煜,浙江省台州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责编尹达]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