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1-05-30周秋容

南北桥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周秋容

【摘    要】语文是重要的人际交流工具,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简单讨论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187

为了让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教师必须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出发,说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基本内涵,并简单讨论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分析

(一)识字基础的教学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学生刚开始接触中文文字识记的初始,能够在这个时候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识字基础,并且掌握基本的汉字识记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语文学科进一步深入的学习效果。同时,识字基础也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前提,是作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最基本的本质而存在。

(二)母语语系的教学

言语铸就语言。人类学习母语的基本模式,从根本上来说是建立在反复模仿和重复的基础之上。通过模仿他人的语言叙述和表达作品,并且在课堂上学习发音、词汇、语法等多个方面的语言规则,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表达,进而全面掌握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包括了母语语系的教学。

(三)交流工具的教学

语文学科不是课本上一成不变的模板,也不是文学作品中矫揉造作的陈词滥调,只要用心感受就能发现,其实语文元素蕴含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充当交流工具的角色。教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言之有物、包含情感的交流,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目标。

(四)人文意识的教学

在语文学科的交流工具属性之外,其还具备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显著的人文性质。语文的诞生不是出于对人们表达习惯的割裂研究,而是包含了在日常表达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情感温度和人文关怀。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不能缺少對于学生人文意识的教学。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内涵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性概括评价,其基本内涵包括了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感养成、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下面,笔者将试着从理解、运用、思维、审美这四个维度,列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基本的语言理解能力

经过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人类的大脑中已经进化出了专门的语言区域,负责掌控人们的语言行为,这让人类与动物再一次拥有了明确的界限。在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语言的理解都是最基本的方面。其中包括了能读懂文字的主要内容、具备初步的语感以及了解文本表达的方式等。

(二)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理解了语言的基本含义之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便是如何将已经熟悉的语言进行实际的应用。理论和实践是学习过程中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因此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包含在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之中。

(三)简单的语文思维能力

在阅读与表达的过程之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且能够产生联想和想象,才能对文章的内容和描绘的事物形成初步的认识,并且拥有简单的评判能力。只有养成语文思维,才有助于形成顺畅、有条理的交流表达。

(四)初步的语文审美能力

语文学科具备丰富的人文性和审美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根据现代素质教育理论,“美育”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提升学生的“美商”。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在考纲规划之下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教师有限的教学精力,因此教学计划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秩序的基础上。因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包含了多个维度的丰富内容,所以教师需要在考纲规划之下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二)坚持学生认知过程和实践过程的整合

现代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统一、认知与实践统一、知识与技能统一的复合性活动,不拘泥于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的单一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否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因此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学生认知过程和实践过程的整合。

(三)借助多种资源和手段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学活动逐渐回归到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主导作用,才能让课堂“活”起来。教师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借助多种资源和手段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四)围绕单元主题式教学掌控课堂节奏

仔细分析小学语文现行教材,可以发现其基本的内容组成大致划分了不同的单元和主题,使教师可以分阶段、有次序地逐步开展教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考虑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时,教师需要围绕单元主题式教学来掌控课堂节奏。

根据《现代阅读教学论》中的有关叙述,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能正确理解和运用中国的语言文字,并且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具备熟练的语文交际能力和丰富的语言文化”。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以教材书面语言为模板,借助教师课堂口头语言为引导,对学生进行大范围的语言训练。由于语文学科是一门对于母语体系进行的教学,因此学好语文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每个公民都应当具备的能力,并且进一步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综上所述,现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表述了语文课程性质,即对语文教学是什么性质的课程进行了定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考虑到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同时包含了语言性和人文性,因此相关联的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就呈现出了两个基本方向:一方面是加强语言实践的进行;另一方面是关注人文精神的培育。无论是逻辑性的语言还是艺术性的表达,都是语文日常语言的构成,并且形成了语文教材之中不同的选文、文体和语言风格,其根本目的都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拥有多方面的综合语言能力。面对这样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任务就应该集中在积极探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培养方案上。在上文中,笔者简单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供各位教师参考。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