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研究

2021-05-30姚梦珂

南北桥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育方法职业规划中职学生

姚梦珂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进行教育目标策略制定的过程中,应当能够积极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发挥中职学生职业优势的同时,形成重要的职业规划教育内容,从而在职业生涯实践以及职业生涯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做好职业发展准备,形成有目标性的职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规划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172

职业规划教育是与中职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相结合的重要教育模式,在职业发展中,各个步骤进行有效的串联形成职业发展目标,从而能够走出职业需求误区,在职业发展的制高点,形成与自身实际发展紧密结合的职业新方向。教师应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形成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职业需求体系,积极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帮助中职学生在参与实践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具備动态化特征,在不断进行职业发展策略调整的过程中,突出自身个性化的发展优势,从而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以及价值观,使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符合自身成长阶段,在应对职业发展变化中,具有创新意识以及职业规划能力。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应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在职业规划教育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与社会接轨,形成不容忽视的强有力的职业优势,教师在实施职业规划教育方法的同时,让中职学生在人才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一、中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中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不断与教学改革相适应进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他们在职业活动中的内驱力。在学生认识到市场变化和职业需求变化的同时,能够与自身的成长环境相结合,与时代相接轨,从而充分展现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及核心潜力。不断以实践为基础,以价值观为导向,适应社会生存法则,形成重要的创新能力以及就业新思考,提升中职学生在职业教育中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识。

(一)职业规划教育存在的不足

中职学生大多由中考考分较低的学生组成,他们文化基础较差,对于学习能力以及自身认识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参与职业学校培养的过程中,逐渐表现出对环境的不适应,对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未来发展以及就业方向的认识中,逐渐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形成了与自己无关的学习意识。有的同学甚至存在随众心理,并没有突出自身的个性化发展,阻碍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创新性。

(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规划教育在与中职学生实践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重要的就业发展认识。在从自身专业发展出发,进行职业方向清晰认识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社会发展相联系,能够通过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进行整体职业发展思考,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形成重要的职业规划能力,并能够在进行人生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检视自身,形成有效的职业发展实践内容。

(三)教师在教育中的自我转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意识到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对学生的不同问题以及学习状况进行积极的评估,为学生精准化职业发展优劣势对比的同时,形成现代化学习监督机制,让学生能够完成相应的职业规划目标。在进行计划完成的过程中,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优劣势,平衡职业供需关系。教师在进行自我转变的过程中,以创新为基石,能够上升到更高层次的职业规划教育新模式。

二、中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方法

教师在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并不是让学生空谈空想,而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形成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在结合学生专业发展优势进行人生目标规划的过程中,也能够找准职业发展定位,形成重要的职业计划和职业细则。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能够让中职学生逐渐形成务实高效的学习观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形成重要的职业规划方向。

(一)教师进行价值引导,树立职业规划意识

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在不断进行职业生涯探索以及职业生涯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站在专业的角度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分析,能够与学生建立互动沟通的重要教育调查交流。在根据学生不同层次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同时,更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就业阻碍,在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让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缩小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二)构建职业规划多元空间,认识自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在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重要规划方向和规划内容,在不断让学生取得相应专业资质的同时,也能与实践相结合,认识到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特色,从而能够精通专业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自主性。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相融合的多元空间内,让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形成职业新思考。

(三)理论与实践相互补充,树立正确的目标方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夯实学生的基础文化课,不断让学生提高知识层次的同时,形成重要的职业道德品质,在提升内在修养和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让职业规划教育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实践中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补充,从而树立正确的目标方向,形成处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从而在追求远大目标的同时也能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目标细化的同时,让学生形成短期的学习目标方向,进而在进行自我检查以及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标注好学习目标实现的实际进度,让学生在职业规划教育训练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弥补缺陷,形成多维度的职业发展新观念。

三、结束语

中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不断进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应当能够找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定位,形成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目标和教育策略,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以及不同专业进行职业发展的有效定位,形成多元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在自我优势发挥中,形成职业的动态思考和管理,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在应对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彩燕,唐艳娟.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教育现代化,2020(42):158-162.

[2]王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5):70-96.

猜你喜欢

教育方法职业规划中职学生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