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5-30周兴静

南北桥 2021年9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周兴静

【摘    要】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基础性学科。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具有重要基础地位的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字和语言以及文学应用和鉴赏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117

语文是通过学习语言规律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字创作形成文学作品的一门学科。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理解、培养语感、文字创作、书写作文、表述概括等方面。语文的学习就如同攀登高山一样,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新的挑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够稳稳地攀过一座座知识的高峰。

一、语文学科概念及意义

语文学科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传授文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文字创作能力。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人文性、思想性、创造性等特点,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而在语文学习中,具备较好的阅读能力是解题的基本要求。随着年龄的增加,许多学生发现学习渐渐跟不上,成绩也落后于人,原因就在于语文基础没有打好。抛去对语文学习本身的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受到的影响也非常巨大。无法解读题目的要求,就容易导致理解错误,从而做错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身负重任,他们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对学生的终生都会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着重注意小学阶段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性格的养成。

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耗时较多但成效却不显著

语文是教学科目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教育阶段始终是重头戏,故所用教学时间也很长。但通过对教师教学现状进行观察比较后发现,语文教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花费掉了大量的时间,取得的成效却并不明显,甚至过多、过长的学习时间消耗掉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千篇一律,每天不是抄写文字就是抄写文章,除了背诵就是朗读,单调重复而又枯燥乏味。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爱玩、乐于探索、模仿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时期,枯燥的教育方式会一步一步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二)应试教育框架下限制教师教学

大多数学校还在采用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实施新课程改革,在这种框架的限制下,教师丧失了对教学的热情、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成为只知道读书和追求成绩的机器,这种教育甚至会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埋下祸根。经过实践证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确能够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效,很多教师为了让家长对自家孩子成绩满意、为了班级评优和工资绩效,始终坚持这种教育方法。但是他们只看到了暂时的成就,却忽视了对学生性格及其他方面的培养和长远的影响。语文教育提倡文学素养的培养,在应试教育下,除了收获分数和培育出一个个看似能考高分的考试机器,别无所获,甚至使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社会对语文学习态度不够重视

我们从小就在汉语环境中长大,基本在上学前就能够正常且无明显障碍地用汉语与人进行沟通交流,所以很多家长不理解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这门学科。许多家长会给孩子进行补课,但通常都是补习英语、数学等学科,根本不会有家长给孩子补习语文。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语文是国语,是中国人生来就接触和熟悉的东西,美国人都不用学习英语,为什么中国人还要学习汉语呢?甚至学生之间也会互相打趣,说“语文成绩不好还是中国人吗?”可见大多数人都没有了解语文教育的内容和意义,他们把汉语学习和语文教育相混淆,从而形成如此的误解。事实上,语文教学内容宽泛,并不只是包括对汉语的学习,语文学习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三、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丰富教学课堂内容

针对语文教学时间过长的问题,可以适当减少语文教学时间,把多余的教学时间用于学生自主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制订一些成语接龙、背古诗比赛、主题制定等学习游戏,用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选定一些物品或几个给定的词语,让学生用一段文字进行描绘或将几个词语连接成一句完整的话表述出来,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除了课本文章内容的学习,教师还可以多给学生补充课外知识,并且鼓励家长多给学生准备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写日记,每天坚持锻炼写作能力。举行一些朗诵比赛和书法大赛,让学生之间有竞争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书写能力。

(二)摒弃应试教育模式,改革传统教育方式

应试教育模式会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限制学生的长远发展。“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要有父亲般的责任感,目光放长远,为学生的未来做好长远打算。教师应该把教师的授课法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端正教學态度,明确教学目的,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授课。教育部门近年来大力提倡对教育方式进行改革,众多教师都对这方面发表了看法和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创新出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等,教师可以互相学习借鉴,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多为学生创造新的教学方式。

(三)提倡语文科学教学,提高大众重视程度

教师需要明白语文的重要性,同时也要给学生家长进行科普,让他们知道语文学习不是简简单单学习如何认字、如何写字的课程。语文学科的开设是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语文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对所有学生进行普及。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比大海还要深、还要广,语文就涵盖在这些内容当中,现在学生学习到的内容仅仅是凤毛麟角、沧海一粟,现在的学习只是为学生以后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任意遨游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非常重要且十分必要,新一代的学生需要为中国深厚的文化传承做好准备工作,借助语文这门学科,武装上路,披荆斩棘,做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教师也肩负着培养祖国花朵和培育祖国栋梁的重任,需要提高自身教学效率和改革教育模式,以弥补教育上的缺陷和完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邓集元.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基于网络环境学习共同体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1,000(009):59-61.

[2]陈玲玲.多元设计,构建语言积累完善体系——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语言积累[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00(001):21.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