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合作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1-05-30徐志梅

南北桥 2021年9期
关键词:构建小学数学

徐志梅

【摘    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展合作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更加投入其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合作学习是现在教育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新型教育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课堂学习的氛围,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针对小学数学合作课堂的构建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038

随着新课标教学改革的进行,合作学习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合作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在同学相互帮助和团结合作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构建合作课堂的重要性以及构建策略。

一、小学数学构建合作课堂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属于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点需要学生探究得出规律。小学生正处于爱交朋友和贪玩的年龄,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合作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另外,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监督,从而高度集中注意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来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中的逻辑知识,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助中给学生带来学习的空间,从而学会更加简便的学习方法。

二、小学数学合作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以往的“指挥者”“传授者”“监督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帮助者”“激励者”“引导者”,从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其次,教师要用爱心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用和谐友善的态度、通情达理的语言,尊重每一个学生;第三,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支持学生的新想法、新思路。只有在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敢于提出问题,才能培养创新能力。

(二)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知识获取与能力提升的最大动力。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个性化成长。教学实践应立足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在趣味性问题情境中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如讲解“除法”内容时,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试商”知识的了解,可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兔子妈妈与兔子宝宝在菜园中发现许多根萝卜,兔子妈妈数了数,对宝宝说:“现在一共有80根萝卜,要使我们得到的萝卜数量相同,每个人可得到多少根萝卜?”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出正确答案。接着继续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两只小灰兔过来了,兔子妈妈说:“我们应该和小灰兔分享我们的食物,这时我们每个人可得到多少根萝卜呢?”学生发现不能运用除法直接进行计算,教师继而引出“试商”这一概念,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合理规划,推动实验策略多向应用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不能随意进行,教师必须加强小学生认知逻辑的重要性,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符合他们年龄和思维逻辑要求的实验方法,而且还能满足数学实验的逻辑等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认知调适的注意,通过对小学生思维特点的介绍,让他们明白在指导基础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应该做出合理的调整,在以后可以通过实验记录规划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从而发挥实验的真正意义。例如,当指导学生记录一个三角形的内部角的总和时,教师可以设置某些数学实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和记录实验数据的不同时期,以方便以后比较和与其他学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指导,后续的实验操作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这对于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在后期,教师还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验数据对其进行启发性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更全面的实验过程,逐步提高与其他学生交流的指向性,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利用合作课堂促进学生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想法碰撞,并不断从他人的学习经验中学习。合作课堂改善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展现自己的优势。每个团队成员都可以履行自己的职责,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生学习矩形和正方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合作进行“数、量、折百分之十”活动,发现并验证矩形、正方形、矩形、矩形的特征。促进学生参与探究,使学生理解更多的知识,能够根据矩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区分矩形和正方形。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交流环节和合作学习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合作学习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合作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经历数学结论的发现、猜想、探究过程,是发展学生“四基”“四能”的必然过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课堂数学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为追求,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在课堂上的高质量的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吕花.构建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7(4):50.

[2]路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时代教育,2018(8):134.

[3]贺增娟.小学数學教学策略之我见[J].现代农村科技,2019(1):70-71.

猜你喜欢

构建小学数学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