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德育工作实践路径探析

2021-05-30苗冠男

南北桥 2021年9期
关键词:细节德育幼儿园

苗冠男

【摘    要】幼儿园德育工作不仅处于整个学段的德育萌芽阶段,更是新时期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奠基时期。本文主要从明确方向、落实细节、日常渗透、多方面开展活动等几条不同路径展开探析。

【关键词】幼儿园  德育  细节  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028

立德树人是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毫无疑问,当前的幼儿德育工作还不完善,需要相关教师加大关注、加大力度、加强举措。

一、明确方向与落实细节相结合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何时,无论什么学段,教师在组织德育工作的时候,都应当牢记这一点,明确方向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大前提。明确方向的实践中,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夯实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但是,如果只有方向,不能落实在细节上,也会显得大而空洞、不接地气、徒有其名。因此,根据方向制定出详实的德育工作计划,将德育工作落在实处、落至细节是至关重要的。

如开学初的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母亲节父亲节时的感恩亲情主题教育、端午节时的传统文化熏陶教育、学期末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等等,都是从意识、实践、生命等不同层面提出德育专题。这样的专题教育不仅是丰富多样的,也是具有层次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具有教育活力和持久力。在时间上,教师还应注意明确时间节点,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每一次德育工作的中心议题都应该是突出且鲜明的,可以比较有效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落实细节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简言之,明确方向、落实细节的幼儿德育教育更加有活力,也更加规范化与秩序化。

二、德育專题与日常渗透相融合

德育专题类活动和德育课程都属于显性的德育工作范畴,德育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德育文化建设等日常渗透则属于隐性德育的重要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幼儿德育工作应将二者有机统筹、兼而顾之。既要有目的明确、主题鲜明的德育课程,焕发幼儿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知史爱国、知史爱党的浓厚情感,还要利用教室内的各种文化墙、园内的文化展板、小喇叭小广播等,让幼儿随时随地感受春风化雨般的嵌入式、渗透式的德育教育。比如每月一次观看党史类动画片就是实践中受到幼儿欢迎的德育类活动。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幼儿阶段,他们感知隐性德育内涵的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教师要注意通过多样化的路径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指导。例如,观看党史主题动画片之后,教师要进行一定的总结与提炼,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与彰显的革命精神,强化记忆,实现活动效果的优化。再比如说,教师的日常用语其实就是文明礼貌教育最好的模板,教师应时刻关注自身的礼貌用语、文明礼仪,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幼儿最好的示范与启发。

三、制定班规与多彩活动相结合

放眼当下,相当比例的幼儿德育工作中,占比最高的还是情感教育,换句话说,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幼儿的道德发展水平起到绝对的导向性作用。其实,即便是在幼儿教育阶段,制定一定的班规班纪,也是教师组织德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如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所讲:“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成儿童自觉的纪律性,这是儿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一方面,班规班纪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时应秉承灵活的原则,班规班纪的细则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的推移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完善。另一方面,班规班纪必须以夯实学生的良好习惯为核心,明确哪些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园内生活、融入集体生活、实现自我提升。

班规班纪是制约幼儿的行为的,多样化的活动则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和发展。因此,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幼儿德育工作实践的重要路径。首先,立德树人指引下的德育类活动要坚持引领幼儿的价值导向,如小小志愿者、阳光伴我行、我以雷锋叔叔为榜样等活动,都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情感与态度。其次,组织多彩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幼儿的参与度,引导每一个孩子都充分感受活动的乐趣与魅力,提升他们的活动积极性。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配合

德育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其中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尤为关键。直到今天,依旧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幼儿园,那么教育孩子就是教师的事情,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全面、不科学的。一方面,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亲子类的课后任务,比如亲子共读、亲子共唱等,帮助幼儿在家长的助力下,进一步夯实在幼儿园已经受到的德育熏陶。如果家庭中没有德育的环境与氛围,孩子在幼儿园已经接收的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就会弱化。实践证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充分衔接、有效补充的幼儿,往往在道德水平方面发展得更快更好。另一方面,定期进行规律的家校会议也是行之有效的。通过有效的交流与配合,家校才会找到助力幼儿德育发展的最佳手段,实现德育工作的事半功倍。尤其针对幼儿道德教育的热点问题、核心问题,要通过多样的途径加强交流,及时分享有益的观点、实用的做法。

五、结束语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道德教育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关系幼儿未来价值走向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充分探索有益路径,教师才能在德育工作方面实现突破、实现创新、卓有实效。

参考文献

[1]迟希新.近年来我国德育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趋势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

[2]王芳.育人为本,德育立园——幼儿园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对策探索[J].家长,2020(35):43-44.

[3]曲长影.基于幼儿心理学视角下的幼儿园德育工作开展方法探索[J].吉林教育,2020(19):93-94.

猜你喜欢

细节德育幼儿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爱“上”幼儿园
细节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