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山静居画论》之“写意”观

2021-05-30撰文卢攀攀

艺术品鉴 2021年13期
关键词:画论画法气韵

撰文=卢攀攀

一、“形神”论

《山静居画论》采取随笔杂论的写作形式,全书共有二百四十四则,包括:画学泛论八十二则,人物、山水、花卉等各种画法七十八则,历代画家品评五十八则,所见名画记述二十六则。开篇即提出了作者论画的基本观点和美学思想:“古者图史彰治乱,名德垂丹青。后之绘事,虽不逮古,然昔人所谓贤哲寄兴,殆非庸俗能辨。故公寿多文晓画,摩诘前身画师,元润悟笔意于六书,僧繇参画理于笔阵。戴逵写南都一赋,范宣叹为有益。大年少腹笥数卷,山谷笑其无文。又谓画格与文同一关纽,洵诗文书画相为表里者矣。”前两句谈到绘画的功用,其次说到画学与诗文相为表里、书画用笔同源,与东晋顾恺之以来的画论之美学思想一脉相承。

绘画的“形似”和“神似”之论,一直是画学里绵延的话题。写“形”为写“神”基础,“神”是“形”的上游。战国《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汉朝刘安《淮南子》原道:“形闭中距,则神无由入矣。”前者说明观察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其表面现象,后者认识到离开形也就谈不到神。

方薰《山静居画论》第二编泛论下引用了苏东坡的话:“东坡曰:‘看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晁以道云:‘画写物外形,要于形不改。’特为坡老下一转语。”而这段又是引自董其昌《画旨》:“东坡有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余曰:‘此元画也。’晁以道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余曰:‘此宋画也。’”董其昌原文之意是在说明宋画与元画表现方法特点,方薰引用此段后又用晁以道的观点为苏东坡下一转语,指出绘画需要形似,间接表达了方薰不同于东坡的看法,对古人并不是一味的跟随和顺从,鲜活的阐释了前人画学画理,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时代意义。方薰又曰:“画不尚形似,须作活语参解。如冠不可巾,衣不可裳,履不可屩,亭不可堂,牖不可户,此物理所定而不可相假者。古人谓不尚形似,乃形之不足而务肖其神明也。①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上卷 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 1957年,第234页。”其认为画不尚形似,要灵活的理解,并不是说画不要形似。形似和神似的关系是相对的,古人所谓的不尚形似,是指只求形态的肖似还不够,要进而描绘对象的精神,达到神似,写其意。

宋 梁楷《六祖伐竹图》 纸本水墨 72.7×31.5cm圆明园旧藏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② 张彦远撰 承载译注《历代名画记》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2页。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三取神中写道:“故传神者,当传写其神之正也。神出于形,形不开则神不现。”③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第365页。方薰的观点与沈氏略同,从中可以看出清人对形神的理解更加具体化和条理化。事物的精神本质和其外在的形态是统一的,画家应先有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还要在此基础上对艺术规律有所认识。掌握了事物的外形,才能进一步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当形与思想、技巧结合而默契,写意精神才能显现,形似与神采同样可贵。

清 任伯年《扇面人物》

二、“气韵”说

南齐谢赫提出了“气韵生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文学批评中应用“气韵”术语,所指的是文章的气势与声律。谢赫《古画品录》评张墨、苏勗:“风范气候,绝妙参神 。”④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上卷 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 1957年,第357页。而后的姚最《续画品》又评谢赫:“至于气韵精灵,未穷生动之致 。”⑤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上卷 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 1957年,《续画品并序》第370页。方薰亦认同前人“六法”是绘画的标准,其画论云:“六法是作画的榘矱,且古画未有不具此六法者。至其神明变化,则古人各有所得。学者精究六法,自然各造其妙。”“须解得气韵生动绕乎五者之间,原是一法。”

明 陈淳《花卉扇面》

《山静居画论》中谈到气韵:“气韵生动,须将生动二字省悟,能会生动,则气韵自在。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动矣。杜老云‘元气淋漓障犹湿’,是即气韵生动。气韵有笔墨间两种。墨中气韵人多会得,笔端气韵世每尟知。所以六要中又有气韵兼力也。”⑥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上卷 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 1957年,第230页。方薰谓需要将生动两字研讨领悟,能够体会生动的意义,作品也就具有气韵了。较前人对“气韵”形而上的种种阐释,他从形而下的平实角度,认为绘画是靠笔墨来表现,气韵则是由用笔、用墨两方面所产生的。

与方薰同朝代的张庚《浦山论画》有云:“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下矣。”⑦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第271页。谓“气韵”无论是其为人物的精神面貌,还是一草一木的“生意”,都是画家身外的客观存在,对所画对象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认识,才能实行艺术的概括,传达出对象的“气韵”。方薰的说法并不是以为“气韵”就是笔墨的形式趣味,而是正确地认识到了只有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自由运用笔、墨、色去真实地表现了对象时,画家的作品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气韵的生动是与画家用笔、用墨等技巧是分不开的。

三、“立意”说

方薰论及画人物:“古人画人物亦多画外用意,以意运法,故画具高致,后人专工于法,意为法窘,故画成俗格。”⑧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上卷 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 1957年,第541页。注意所画人物表现出来的意境,不专注意于技法上,以立意来决定画法,才能有高妙的品格。

早在顾恺之的《魏晋胜流画赞》便载:“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不能差其品也。”以人物的角度来看,“迁想妙得”不仅在于人的形象特征画起来有难度,人的神态和精神更是难以掌握,需要依托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形象思维。写心、写意是写出画家自身的主观思想感情,而传神则是画家要绘写出客观对象的精神本质。而对客观物象精神本质的刻画与画家主观精神境界的表现,二者又应该是对立的统一,写神是手段,写意是目的。

左图:宋 梁楷《泼墨仙人图》纸本水墨 48.7×27.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图:明 徐渭 《驴背吟诗图轴》 纸本 112.2×30cm 故宫博物院藏

右图:明 八大山人《山水轴》水墨纸本 89×43cm

“作画论画,可伸己意,看画独不可参己意。若参己意论之,则古人有多少高于己处,先见不到。”⑨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第445页。意在笔先,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的画论,方薰在这一则里,着重强调作画先要确定内容与主题,而后再决定形式。形式方面的表现奇、古、高、远等意趣,是由内容和立意决定的,立意便定雅俗,这个创作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美术创作仍有参考价值。

四、谈画法

“有画法而无画理,非也。有画理而无画趣,亦非也。画无定法,物有常理。物理有常,而其动静变化,机趣无方,出至于笔,乃臻神妙。”“画法可学而得之,画意非学而有之者。惟多书卷以发之,广闻见以廓之。”⑩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下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第447页。“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画法须辨得高下,高下之际,得失在焉,甜熟不是自然,佻巧不是生动,浮弱不是工致,卤莽不是苍老,拙劣不是高古,丑怪不是神奇。”元代黄公望所著《写山水决》中曾有“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方薰于画法中进一步阐释了作画时如何去粗存菁。

明 徐渭《水墨牡丹图》轴 纸本 109.2×33cm 故宫博物院藏

明 陈淳《牡丹花卉图》 纸本54.8×30.8cm 故宫博物院藏

《山静居画论》在对用笔、用墨、皴法、赋色、题款等方面作出详述:“皴法之有繁简也,浓淡也,湿笔燥笔也各宜合度。如皴繁笔宜检静,皴浓笔宜分明,皴简笔宜沉着,皴湿笔宜爽朗,皴燥笔宜润泽。”“设色妙者无定法,合色妙者无定方,明慧人多能变通之。凡设色须悟得活学活用,活用之妙,非心手熟习不能。活用则神彩生动,不必合色之工,而自然妍丽。”“画有不可款题者,惟冬心画不可无题,新词旧语,妙有风裁,行草隶书,具人古法。”对人物衣褶纹的记述则有:“衣褶纹如吴生之兰叶纹,卫洽之颤笔纹,周昉之铁线纹,李公麟之游丝纹,各极其致。用笔不过虚实转折为法,熟习参悟之,自能变化生动。”

方薰还对画家师承关系进行了整理:“画法不同,宗支甚广,近如董巨高米倪黄王文沈之支流。人犹相识,至其源远如张曹顾陆之宗为不类者。”

结语

之所以能在古人的画理、画法之上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是源于方薰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对历代名画、画论的理解与创新。郭麐《灵芬馆诗话》道:“山静居集五言固体,有汉魏盛唐之情致而无其面目,五七言律风格亦不减唐贤,一时诗人,未能或之先也。”

《山静居画论》是清代画论里的优秀之作,翻刻本众多,作为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遗产之一,应该得到珍视与发扬。我们应借助于作者多维度的比较方式,继承画论中所着重的程式技法及其写意精神,继而为当下的中国美术提供借鉴与支撑,保持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清 任伯年 《梅花仕女图》纸本 96×42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猜你喜欢

画论画法气韵
鳄鱼的画法
瓜里绘客厅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气韵非师”辨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六)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浅谈美学中的气韵生动
顾恺之艺术成就浅议
天空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