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里江山

2021-05-30撰文郑朝辉

艺术品鉴 2021年13期
关键词:青城黄宾虹江山

撰文=郑朝辉

对页图: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绢本 设色 原作尺寸 :51.5×1191.5cm 故宫博物院藏

壮丽多姿的山山水水孕育承载着生灵万物,供养繁衍着一代代炎黄儿女,同时,高山大河又是中华民族天然的安全屏障,久而久之,人们便对它充满了依赖感、敬畏感和崇拜感。

华夏地大物博,为画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丰富多样的地形面貌,成为画家抒情、言志的最佳寄托对象。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画按照“天人合一”的观点,将天、地、人、自然万物更加和谐地融为一体。

从庄子的“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开始,中国人便开始与天地的精神往来。千百年来,无数画家游走于千里江山,将山水视为审美对象,从中参悟人生哲理,排遣愤懑之情,消解浮躁之气,使心理得到慰藉,精神得到寄托。游山玩水,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中国人独特的联系自然与文化的方式。而这种独特的联系方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中国山水画。

东晋王羲之曾云:“人在山阴道上行,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短短15 字道出了古人观察山水的奥妙和真谛,让后来者心向往之。去过山阴道的人知道,肉眼是无法看见千岩万壑的,只有游走其中并对其有深刻关照,才能写出如此有感染力的句子来。

中国山水画现存最早的作品、开山之作当属展子虔的《游春图》。《游春图》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的崭新阶段,也将人从人之本体置入自然。这是一种身心的回归,山外山下,是市井喧嚣,江河两岸,是游子归人。

至两宋,由于儒学的研究与发展,入世思想成为主导宋代社会心理的“正统”观念。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绘画艺术创作和欣赏。艺术创作者大都遵循“依于仁,游于艺”的创作观念。北宋时期的上层社会及知识分子普遍喜爱从山水画中寻找山水之乐,这种强烈的心理追求,带来了两宋山水画300 多年的发展与革新。

“不下堂筵,坐穷泉壑。”士族阶层的官僚及文人,在物质享受之外同样向往着投身于自然,追求精神世界的超脱,在身体无法脱离庙堂的束缚时,山水画便成为他们实现这一精神追求的媒介与手段。山水画在这个时期异军突起,成为人们居家装饰和品评赏玩的时尚标签。

近代黄宾虹有诗云:“入蜀方知画意浓。”正是得益于其置身于蜀中,两次“青城坐雨”和“瞿塘夜游”的深切体悟,黄宾虹在他的古稀之年最终悟到了变法之“理”:“雨淋墙头”和“月移壁”。《青城坐雨图轴》是他对“雨淋墙头”的最好注解。

黄宾虹作为中国山水画的一代宗师,在总结一生、集文人画之大成时,仍旧将四川作为其艺术的灵感来源,他认为蜀游最大的收获是悟到了自己晚年变法的玄机。巴蜀山水“山川浑厚,草木华滋”,合浑厚与华滋终成黄宾虹晚年美学至高追求。

猜你喜欢

青城黄宾虹江山
如诗如画的江山
青城秋色
醉了江山醉了我
灿然一灯——再读黄宾虹笔记一则
我爱家乡青城美
2019中东欧国家孔子学院到访青城武术国学夏令营
黄宾虹的佳作
浅析黄宾虹入蜀画作
绘一纸江山,醉一场迷梦
江山明月在,我发我的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