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敌畏合并乙醇中毒死亡毒物分析鉴定1例
2021-05-30李标,韩雷鸣
李标,韩雷鸣
摘要:目的:通过敌敌畏合并乙醇中毒死亡案例分析,为司法鉴定人在其他案件检材鉴定过程中提供帮助。方法:通过顶空气相色谱仪检测血液中乙醇含量,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出血液和胃内容物中敌敌畏,提供了相应的检测方法,此方法准确、快捷,以供法医毒物鉴定人员交流使用。结果:本文在送检检材中检出乙醇和敌敌畏成分。结论:死者的死亡原因符合饮酒后口服敌敌畏杀虫剂合并乙醇中毒死亡。
关键词:敌敌畏;乙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顶空气相色谱仪
1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
李某,男。2021年1月18日被发现死于其出租屋内,现场有一空白药瓶,瓶内有刺激性农药气味。经法医现场分别提取死者胃内容物及心血送检我中心进行毒物分析。
1.2 材料与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AB SCIEX TRIPLE QUAD 4500质谱仪,美国AB SCIEX公司;Agilent 7697A-7890B顶空气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 Technologies公司;单道可调移液器,德国BRANG;TG1850-WS高速离心机,上海卢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SKF525A(25mg)、地西泮-d5(1.0mg/mL)采购于北京世纪奥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敌敌畏(100μg/mL)采购于坛墨质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2 仪器条件
质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喷雾电压(ESI+);离子源温度:600℃;電喷雾电压:5.5kV;碰撞气(CAD)9psi;气帘气(CUR)30psi;雾化气(GS1)55psi;辅助加热气(GS2)60psi;以上气体均为高纯氮气。碰撞能量(CE)、去簇电压(DP)及检测特征离子对见表一。
液相条件: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100×2.1mm,1.7μm),进样体积5μL;流速0.3mL/min。流动相及洗脱条件见表二。
顶空气相色谱仪条件:色谱柱为安捷伦123-9234(30m×1.2μm×0.32mm;30m×1.8μm×0.32mm);进样体积:1mL,分流比:12:1,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80℃;载气流速:4.0mL/min;尾吹:20mL/min;H2流量:30mL/min;空气流量:300mL/min;柱箱温度:45℃;顶空进样器加热箱温度:65℃,定量环温度:90℃,传输管线温度:110℃,样品瓶加热平衡时间:10min。
1.2.3 检材处理与检验
检材中毒药物提取分析:分别取1mL胃内容物和心血于玻璃离心管中,各离心管中加入SKF525A、地西泮-d5内标工作液,加入3mLpH=9.2的硼砂缓冲溶液,另加入4mL乙醚后依次涡旋、8000r/min离心5min。静置3分钟后取上层有机溶剂于洁净离心管中,50℃水浴挥干。用初始流动相复溶,过0.22μm滤膜。通过LC—MS/MS进样分析。分别取1mL空白血液和水同上述实验处理过程作为空白对照。
检材中乙醇提取分析:取500μL的4mg/100mL叔丁醇内标工作溶液及100μL待测心血加入顶空瓶中,并用橡胶垫铝帽密封、摇匀后置于安捷伦7697A顶空进样器中加热10 min,取1.0mL液上气体进样。取取蒸馏水100μL、80mg/100mL乙醇阳性对照样品100μL分别加入取500μL的4mg/100mL叔丁醇内标工作溶液同上述过程操作,作为空白样品和阳性对照品。
1.3 结果分析
死者胃内容物及心血均检出敌敌畏特征离子对,通过阳性添加敌敌畏进行比对,证实检材中检出毒物为敌敌畏。同时死者心血中检出乙醇,其质量浓度为7.8mg/100mL。死者的死亡原因符合饮酒后口服敌敌畏杀虫剂合并乙醇中毒死亡。
2讨论
有机磷农药给我们的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会带来食物和环境的污染,此外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频发,也是困扰世界各国的社会性问题。世界各国每年有数百万件有机磷农药中毒案例[1],这些中毒案件中包含家畜中毒、他人投毒或自杀。发展中国家发生中毒案件的比例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并且在全球范围内30%的自杀者是通过服用农药中毒死亡。因我国的农药生产及使用量较大,且多数为高毒性有机磷农药,又因其价格便宜容易获得,最终导致在近些年的农药中毒案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或投毒案件占比较高[2]。
敌敌畏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其中毒机理为磷酸根通过与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组合,形成磷酸化的胆碱酯酶,达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作用。失活的乙酰胆碱酯酶使生物体丧失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聚集,导致神经功能紊乱,生物体中毒症状显现[3]。另据文献报道敌敌畏中毒致死量为成人口服10—14g[4]。
乙醇在尸体中可以从一个器官向附近组织扩散。人若在大量饮酒后突发死亡,胃内仍有乙醇未被消化吸收,因心脏与胃距离较近,乙醇能通过向周围组织扩散的方式进入心脏,进而导致心血中乙醇的检测值较高。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尸体中血液乙醇含量检测所用检材应首选尸体中静脉血部位,锁骨下静脉血和股静脉血是尸体中血液乙醇含量检测常选择的取材部位,在两者都可以取材的情况下股静脉是乙醇含量检测的最佳选择部位。在实际案件中如果尸体的盆骨或者肩部受损比较严重,无法抽取锁骨下静脉血和股静脉血,这时就需要选择死者心血作为检材。抽取心血时有一点需要注意,鉴定人员需要让心脏内的血液进行充分混合,避免检材中红细胞比容过多影响鉴定结论。
尸体中的血液若发生腐败也会有乙醇产生。尸体中存在有大量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尸体内血液及其他机体组织会发生腐败,导致尸体内产生正丁醇、乙醇、正丙醇等有机物。如果在较低冷冻温度条件下保存尸体,在一天内不会生成乙醇。但微生物在尸体内的含量是会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大量微生物的作用下会有乙醇等物质的产生,若没有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容易误判为生前饮酒。所以在处理尸体中血液乙醇检测时,若尸体死亡时间超过一天,鉴定人员需对乙醇是否为腐败产生进行分析。结合案件检材,尸体中血液乙醇含量会出现丢失、下降或升高的现象。微生物降解、酶降解以及随着水分蒸发都会使尸体中血液乙醇含量会出现丢失或下降。即使在低温下保存检材也会有上述情况发生。
生物体腐败后不仅能产生乙醇,还能产生正丙醇等醇类物质。所以在检测长时间存放后的尸体血液中乙醇含量时,鉴定人员应考虑检出的乙醇是否由检材腐败产生的。具體运用到实验过程中就是鉴定人员需要对尸体中尿液或者血液中的乙醇和正丙醇成分进行定量检测。如果检材中能同时检测到乙醇和正丙醇,表示尸体中的乙醇含量已经受到外界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鉴定人员需要扣除检材腐败产生乙醇的份额,进而得出死者生前体内乙醇含量。
对于腐败检材产生的代谢物进行检测时一些方面需要注意,就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腐败代谢,其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都有一定的变异性,并且不同种类检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代谢产物的种类以及相应的数量有稍微差别。尸体腐败可产生正丁醇和正丙醇并伴随有乙醇生成,若生物检材中有正丁醇和正丙醇含量异常升高的情况,并且血液中乙醇的含量与正丙醇的含量比值小于20时,就可初步判定此检材中的乙醇是腐败产生的。因有些饮料中也会含有少量正丙醇,若饮用此类饮料后生物检材中有检出正丙醇的情况,这也会影响生物检材中乙醇含量的判定。而正丁醇逐渐被认为是尸体腐败后生成乙醇的标志物,其和乙醇的比值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在腐败检材中2-甲基丙酸也被发现伴随乙醇同时生成,具体以哪种有机物作为腐败检材中生成乙醇的标志物还未达成共识,它们之间的构效关系需广大鉴定人员不断探索。
敌敌畏合并乙醇中毒机制中,敌敌畏的作用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进而引起中枢抑制症状。乙醇作为常见有机溶剂,其可以使生物体内血管扩张,造成血液流速加快,进而促进敌敌畏在体内的分布和吸收,使敌敌畏中毒症状进一步恶化,出现呼吸困难到多器官衰竭死亡。服用农药自杀案件近年来在司法鉴定中并不少见,但市场上流通的农药大多为多种制剂混合而成,伴随的中毒机制也十分复杂,对司法鉴定和临床治疗都有不小的挑战,所以在实际鉴定工作中需要多方面考虑,避免出现误鉴或漏检的情况发生。
本次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仪对死者心血中乙醇进行定量检测,利用AB SCIEX TRIPLE QUAD 4500质谱仪对中毒者的胃内容物及心血进行毒药物快速定性分析,此方法准确、快捷。因乙醚沸点较低、易挥发,用乙醚提取毒物可减少浓缩时间,提高鉴定效率。死者心血中检测出乙醇含量为7.8mg/100mL,本例中对死者胃内容物及心血进行毒物提取、浓缩、复溶。因提取物刺激性农药味较大,对死者胃内容物及心血提取后的复溶液体分别稀释100万倍和1万倍,进样分析仍可检测到敌敌畏特征离子对。与阳性添加敌敌畏进行比对定性分析,李某生前服入大量敌敌畏。因李某心血中乙醇含量相对较低,推测为李某生前饮酒一段时间后大量服用敌敌畏。根据李某体内同时检出乙醇和敌敌畏成分,符合敌敌畏合并乙醇中毒导致死亡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韩佳坤.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探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2):260.
[2]陈曙旸,王鸿飞,尹萸.我国农药中毒的流行特点和农药中毒报告的现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5,23(5):336.
[3]刘良,张国华,李利华,贠克明.法医毒理学(第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刘衡,李洁冰,孔振青,罗阳.敌敌畏、氟乙酰胺中毒法医鉴定及现场勘查浅析[J].法制博览,2017.08(上):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