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券对经济恢复作用研究

2021-05-29姜洋连志兴郭念枝

时代金融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核销温州市温州

姜洋 连志兴 郭念枝

摘要: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暴发,这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并引起内需和外需的萎缩。疫情自2020年3月得到控制以来,全国各地以发放消费券的形式拉动经济回升。本文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市场供需模型分析消费券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的作用,并对经济恢复提供一些建议。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结论如下:第一,消费券对短期经济回升效果明显。第二,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使用消费券套现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拉动内需没有效果。

关键词:2020年 消费券 经济恢复 浙江温州

一、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各地方政府正陆续出台政策措施,比如:多地发放消费券、广东呼吁减免房租等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我国学者林毅夫对当时消费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一个全国性范围的研究,得出了消费券对消费券定向使用的企业、行业起到了很好的提振作用,但不足以应对其他原因导致的经济下滑的结论。[1]而本文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对温州市发放消费券的举措以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回顾,运用供需模型和GDP公式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提供建议。因此,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已掌握的文献资料显示,理论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一是我国学者林毅夫对现当时消费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一个全国性范围并且系统性的研究,得出了消费券对消费券定向使用的企业行业起到了很好的提振作用,對经济短期提振作用显著,对长期经济发展效果甚微。因研究对象是全国范围内有发放消费券的城市,研究对象太过广泛。二是学者薛菁对发放消费券对拉动内需的作用的研究中得出消费券不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者使用消费券消费受消费者群体特征影响。因研究时间为2008年次贷危机背景下,并且当时智能手机和线上消费券尚未普及,研究时间距离现在较为久远。

(三)评述

以上文献从全国范围的大角度和问卷调查的小角度得出消费券对拉动内需的作用有限,本文在此基础上以浙江温州为例,使本文研究具有专一性,但是研究方式为调查问卷,数据来源方式较为单一。

二、问卷调查

(一)案例地概况

温州作为国内前期重灾区,在此严峻的形势下,温州在2020年第一季度GDP生产总值为1352.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速-8.20%,其中第二产业同比下降15.9%,第三产业同比下降3.2%。[2]

温州市政府为了恢复经济发展、刺激居民消费,于4月18日到5月31日分三期发放整体消费券,发放金额18亿元。

消费券加快推进复工复产,经济运行在此冲击中体现韧性,经济秩序加快恢复,经济回升势头明显。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此危机对温州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发放消费券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回暖作用如何,这对于引导温州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卷设计

本文的初始问卷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人口属性,包括年龄、性别、所住地区、家庭年收入等。第二部分是对家乡消费券发放情况的了解,包括了解途径、消费券类型等。第三部分是人群参与度,包括参与期数、消费意愿、羊群效应等。第四部分是使用情况,包括满减额度、使用方向、套现现象等。第五部分是个人对消费券的理解,包括对消费券的期望以及对消费券作用的理解。为提高问卷项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问卷初稿完成后,征集了专家意见,以此进一步修正初始问卷,从而确定正式问卷。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研究采用线上问卷工具问卷星形成电子问卷,于2020年11月12—17日在微信群、朋友圈、QQ空间、抖音等网络社交圈进行投放和扩散。样本以温州市市区及周边城镇为主,并结合福建、江西、安徽及其他外省进行合理取样作为对比。调查共收取问卷132份,无效问卷1份,有效问卷131份。

(四)数据结果与描述

此次调查受访131名,其中6.87%年龄小于18岁,9.16%年龄在30~50岁,2.29%年龄在50岁以上,81.68%在18~30岁之间,占比最大,受访者中年轻人占大多数。在受访者中,男性占比43.51%,女性占比56.49%。家庭消费占比较多的方面是:食品占64.12%、服装占12.21%,文化占12.98%,娱乐服务占2.29%,其他占2.29%,受访者家庭恩格尔系数较高。

受访者中41.22%家乡发放消费券,58.78%没有发放。受访者了解发放消费券的途径包括APP页面提示、口口相传、新闻、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热搜,占比分别为72.73%、43.64%、21.82%、38.18%、3.64%,说明了解途径多样。从问卷中了解到中国还有杭州、福州、北京、武汉、其他地区发放消费券的占比分别为83.64%、29.09%、36.36%、34.55%、7.27%,受访者关心时事。消费券主要发放类型占比情况:实体店满减券占比61.82%,旅游消费券占比14.55%,线上消费券占比65.45%,其他消费券占比1.82%,主要以线上线下满减券为主,当中也有旅游消费券。

其中,家乡有发放消费券的有55人(主要为浙江温州人),参与期数1期占比45.45%,参与2期占比36.36%,参与3期占比3.64%,参与3期以上的占比9.09%,全都参加的占比5.45%。在领取到消费券后立即使用的占比9.09%,在有效期内使用占比70.91%,领取了没有使用或忘记使用占比20%。消费券使用了一小部分、使用了大部分、全都使用了和没有使用的占比分别为50.91%、21.82%、9.09%、18.18%。受访者领取了消费券后明显增加消费意愿的占比27.27%,不明显增加消费意愿的占比60%,没有增加消费意愿的占比12.73%,说明发放消费券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居民消费意愿。受访者周围亲戚朋友参与使用消费券的占比85.45%,没有参与的占比14.55%。

消费券主要使用在餐饮方向的占比为76.36%,使用在旅游方向占比为21.82%,使用在线上购物占比为50.91%,使用在线下购物占比为47.27%,使用在文化教育方向的占比为12.73%,使用在生活服务方向的占比为20%,使用在其他方向的占比为1.82%,受访者使用消费券大多在餐饮和线上线下购物。在使用消费券过程中,有使用消费券进行套现的占比为23.64%,没有进行套现的占比为76.36%,说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套现行为。

在使用完消费券后,受访者希望消费券做出如下改进:增加消费抵扣额度、增加过期期限、增加使用途径、增加使用地区、增加发放期数及其他方面,占比分别为70.23%、41.98%、51.15%、38.17%、39.69%、3.05%,说明受访者对发放消费券行为的各方面期望都存在。受访者了解消费券本质的占比为18.32%,大概了解的占比为54.96%,不了解的占比为26.72%。

(五)数据分析

消费券对消费需求的刺激作用受消费群体特征影响,从问卷数据分析得出消费者的家庭收入、年龄等特征因素影响着消费券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首先,发放消费券对中低收入人群影响效果较大,并且羊群效应明显。再观之,消费者了解消费券发放信息的途径多样,消费券类型主要是线上线下满减券,主要吸引消费者进行线上店铺和线下实体店消费,民众参与度较高,虽然消费券的满减额度不高,但吸引消费者小额多次消费,所带动的杠杆效应大,产生一定乘数效应。在消费券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套现行为,对拉动内需没有作用。而且,消费券作为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手段之一,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稳定的收入,不会成为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所以,对拉动消费的作用有限。

三、作用过程

(一)助力拉动GDP增长

第一期活动领取消费券人数290万人,核销金额1.3亿元,核销率66.2%,直接带动交易额(核销订单金额)9.82亿元,直接撬动杠杆率7.5,领券用户核销日累计交易额超过19.74亿元,间接撬动杠杆率15.2,带动效果明显。[3]

第二期活动期间,温州消费券累计领取用户数367.93万人,核销用户数317.87万人,用户核销率高达86.4%。累计发放金额4.93亿元,核销金额3.07亿元,资金核销率62.4%,直接带动交易额(核销订单金额)21.82亿元,直接撬动杠杆7.1;领券用户核销日累计交易额超过42.62亿元,间接撬动杠杆13.88。[4]

(二)促进企业复产复工

1.促进旅游业复工。温州市打出引导文旅消费“组合拳”。在5月31日前,采取政府适当补贴、旅游目的地让利、景区优惠打折等方式,前期推出3000万元的旅游消费券,[5]用于刺激旅游市场消费,引导居民健康出游。安全有序推动“温州人游温州”“周边人游温州”等活动,引导广大居民采取自助游、自驾游、周末游、微团游等方式健康安全出游,促进旅游业复工。

2.促进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此次消费券适用范围主要针对的是线下实体经济的店铺,刺激居民的消费欲望,增加市场需求。因疫情得到控制以后,人们渐渐可以出门进行实体店消费,由于供需关系的影响,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进而要增加供给来满足所增加的需求,从而增加实体经济的生产量,促进实体经济的恢复发展。

(三)促进快速稳定物价

2020年2月,温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上年同月比为103.9,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上年同月比为103.1,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上年同月比为102.2,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上年同月比为101.3。[6]市场价格在消费券的促进下渐渐趋于稳定。(如下图所示)

四、其局限性

发放消费券作为刺激经济的一种手段,其也会被社会中有些人利用,到店铺中进行套现,在没有实际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的情况下,消费券被使用了,但没有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消费券虽然不是货币,但具有与货币相同的流通功能,难免在流通过程中被“薅羊毛”。消费券本质上是属于一种支付转移的手段,用的是地方财政而不是中央财政,所以消费券虽在一些地方效果显著,但也存在局限性,并不代表所有地区都适用这个政策。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显示,发放消费券是拉动经济回升的一种形式,反映了中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效果显著,消费券对促进此危机过后短期经济回升效果明显,对于长期经济发展效果微小。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套现行为,没有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从短期来看,发放消费券是地方政府在困难时期给民众的一种预期消费信心暗示,从而促进民众的现期消费。从长期来看,对如何使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做出如下建议:

(一)加強对小微企业的扶持

温州市是一个小微企业众多的城市,此次疫情使很多小微企业难以维持生计,很多企业出现了裁员甚至停工的现象。

温州市的小微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维系市场经济秩序,应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应提供更多的金融和信贷支持,适当下调贷款利率,提供低息贷款,帮助企业减轻资金流动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原因,许多企业出现订单取消或是滞后问题,后续订单签订动力不足,当地政府应主动牵线各地企业进行产业上下游关系的确定或是当地媒体进行宣传,促进小微企业的恢复。

(二)稳定就业形势

温州市作为一个沿海经济繁荣城市,吸引众多外来人口前来务工,但是此次疫情使一些新年没有回家乡的外来务工人员无法进行工作,所以就业也变成了大问题。

为了稳定就业,政府除了要确保重点企业复工复产,还要完善劳动者就业培训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提高就业能力,实现再就业。政府还要做好人力资源服务相关工作,确保就业渠道通畅,比如通过线上招聘会方式,促进用人单位和应聘者的相互沟通,避免人才闲置和浪费。

温州市要立足于本市经济发展特色,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采取更多精准有效的举措,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稳定就业形势,促进经济恢复。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国政府消费券政策的经济效应[C].经济研究,2020年第七期,2020.07.20.

[2]温州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OL].温州新闻网 http://news.66wz.com/system/2020/05/01/105267339.shtml2020.05.01.

[3]温州市消费券投放活动效果显著[N].温州日报瓯网http://www.wzrb.com.cn/article 1005160 show.html 2020.4.27.

[4]温州消费券二期成效超预期[OL].中国商务新闻网 http://www.comnews.cn/article/local/202005/20200500047 651.shtml2020.5.12.

[5]温州市召开“提信心、促消费”专场新闻发布会[N].温州日报 http://www.wzxc.gov.cn/system/2020/04/ 02/013742192.shtml2020.03.27.

[6]价格指数[OL].温州市统计局网 http://wztjj.wenzhou.gov.cn/art/2020/4/13/art_1243857_42554640.html2020.06.01.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

猜你喜欢

核销温州市温州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用友U8V 10.1应收款管理模块中“核销”操作的探讨
难忘九二温州行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用友ERP-U8单据核销处理分析
制度创新与内部控制实施中矛盾的协调
——以某石油企业勘探支出的预核销制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