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文交流 构建人文共同体
2021-05-29孙吉胜
孙吉胜
【内容提要】在2020年11月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要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人文共同体。人文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社会和民意基础。构建人文共同体可以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也可以增进友谊,增强政治互信,促进国家间的全方位合作。在具体实践中,构建人文共同体需要根植于人民,从理念、政策、行动层面多维推进,要有正确的理念来引领,要有相应政策和机制来提供保障,要有实际行动来推动落实。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文共同体 人文交流 民心相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提出至今,内涵不断丰富、完善,逐渐成为强有力的中国话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2020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强调,上海合作组织要弘扬“上海精神”,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多实践探索,要加强抗疫合作,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维护安全和稳定,构建安全共同体;深化务实合作,构建发展共同体;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文共同体。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建设路径进一步明确、丰富。而构建人文共同体是夯实人文基础的关键,是实现民心相通的必经路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抗疫之时,各国更需要相互理解,互学互鉴,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加强人文交流、构建人文共同体就更加重要。
一、当今时代迫切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一个时代背景而提出的重要思想。这样一个时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人类成为联系紧密的共同体。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市场、资源、信息、人才等高度流动,高度全球化。人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空前加深,各国利益交融、休戚与共,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人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成为当今时代人们需要面对的一个客观現实,这样一种现实决定无论是思考国际秩序、全球性问题,还是思考世界和人类的未来,都需要从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一现实和视角出发。
二是全球性问题没有随科技进步而减少,全球性挑战反而与日俱增。近年来,全球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持续不断。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发展鸿沟不断扩大,兵戎相见时有发生。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扩散,恐怖主义蔓延、气候变化加剧、传染性疾病不时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网络安全、外空探索、极地开发等新问题新挑战也在不断增加。全球需要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各国只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协调合作,共同应对。
三是陈旧思维与陈旧理念依然存在,各种思潮碰撞加剧。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是强权政治、单边主义、霸权思维、零和博弈、丛林法则、赢者通吃等陈旧理念依然存在,冷战思维依然流行,人们的思想理念经常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为当今世界增加了很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和平与发展不时受到威胁和挑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等思潮迭起,碰撞不断。各国迫切需要改变观念,认真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思考“应该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
四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不断变化,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稳定力量和塑造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两大奇迹。中国深刻意识到,任何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必须符合时代潮流。中国的发展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需要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而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因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大国自信的体现,也是中国大国担当和世界胸怀的体现。与此同时,国际上也有人担心,认为中国会“国强必霸”,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不时出现,甚至也有人担心中国会推翻当前的国际秩序,另起炉灶。中国需要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和关切。作为世界大国,中国也需要为全球性问题提出中国方案。
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②针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纪之问,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郑重宣告,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③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人文共同体奠定社会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截至2021年1月5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超过8600万人,死亡人数超过185万人,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疫情还外溢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各国需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任务更加紧迫。疫情也使全球化遭到重创,反全球化、排外、封闭、盲目自大等情绪不时被政治操控。有些国家大搞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突出意识形态差异、制度差异、价值差异,甚至认同差异,还将人文交流政治化、安全化,毒害了国际舆论环境,影响了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认知,影响了全球抗疫合作。一些国家出现社会分裂和种族冲突,文化和理念层面的隔阂不断加深。国际上不时出现“文明冲突论”“种族优越论”“文明优劣论”等论调。各国抗疫举措和抗疫效果各不相同,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应对共同挑战既需要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物质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等方面的精神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更需要加强人文交流,打造人文共同体。
人文共同体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社会和民意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五大支柱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具体目标和努力方向。以此为目标,中国以实际行动与友好伙伴推动构建双边共同体,与各方打造周边、亚太、中国—东盟、中非、中阿、中拉等区域共同体,倡议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等专门领域的命运共同体。国与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是关键,而构建人文共同体可以为实现以上目标奠定情感基础,打牢民意和社会根基。构建人文共同体要做好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人文交流。与政治交往、经贸合作等不同,人文交流是文化与思想的交融,是以“民心相通”为宗旨,以增进国家及民众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为前提,以相互性、平等性、包容性为原则,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和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为目标,④具有基础性、广泛性、社会性和持久性等特点,通过各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理性认知,实现彼此间文化认同。加强人文交流不仅可以为国家间发展各领域关系奠定民意基础,更可以起到关系稳定器、务实合作推进器和人民友谊催化剂的作用。⑤
构建人文共同体可以更好地实现以下目标。首先,可以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促进中外民心相通。人文交流可以使双方通过了解对方历史、文化、信仰,加强感情和心灵沟通,消除隔阂和误解,相互了解,塑造共识。当前,不同国家、民族、社会之间存在误解、争端、冲突甚至战争,有时文化差異也是一个原因,拥有不同文化理念和历史经历的人,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处事之道也各不相同,彼此间很容易出现误解和误读。例如,西方的人文精神强调个人的价值、地位和作用,而中国的人文精神重视和谐思想,二者侧重不同。加强人文交流、构建人文共同体是增进相互理解和互信的关键。
其次,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各国文明都是基于本国历史传统和国情,经过长久发展,积淀而成,汇集各国精华,有其独特价值,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保持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前提。长期以来,受西方理念、西方经验和西方叙事的影响,文明偏见、文明歧视、文明优越、文明对抗、文明冲突论不时出现,而构建人文共同体就是要消除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与偏见,最大程度促进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在差异中探寻不同文化共性,推动各国形成文明共识,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平等对待各国文明,使其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最后,可以增进友谊,增强政治互信,促进全方位合作。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国家间关系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发展国家间关系既要重视经贸往来、政治合作,也要重视人民之间的交往和思想文化的交流,以营造国家间的良好合作氛围,维持和推动政治互信。打动人心最重要的媒介是情感和文化认同。只有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才能让发展程度各异、历史文化宗教不同的各国人民产生共同语言、增强互信、加深彼此认同。在政治层面,世界各国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互信是各国交往的基石,是在相互了解、不断增信释疑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需要超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差异,坚持和而不同。建立了政治互信就可以为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等领域的合作奠定支撑平台,为国家间长期合作提供保障。
三、构建人文共同体需要多维推进
构建人文共同体需要根植于人民,从理念、政策、行动层面多维推进。
首先,构建人文共同体要有正确理念来引领。推动构建人文共同体要坚持开放理念,坚持平等、互信、互利、协商原则,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平等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各国应本着平等尊重、包容互鉴、和而不同的精神,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文明交流。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所强调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⑥各国应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在关切本国利益的同时,更要有世界关怀。在谈到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时,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夯实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⑦只有这样,各国才可以突破文化差异壁垒,弥合分歧,相互欣赏,相互借鉴,共享优秀人文资源。
其次,构建人文共同体要有相应政策和机制来保障。人文共同体的构建既涉及政府层面,也涉及民间层面;既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又涉及卫生、体育、青年等多个不同领域,制定相应政策、建立相应机制可以为构建人文共同体提供保障和依据。例如,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中外人文交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重点、重大举措及工作机制等进行了系统规划。⑧该意见明确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的宗旨是要以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和对外战略为根本,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要以坚持以人为本、平等互鉴、开放包容、机制示范、多方参与、以我为主、改革创新等为原则,这些为深化人文交流提供了指南。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以我为主强调以中国的政治立场、文化立场为主导,把握中外人文交流的方向,针对误解和偏见,主动开展相关活动,有针对性地纠偏,增进理解和亲和性;兼收并蓄,就是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⑩
建立相应机制可以保持人文交流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可以提升人文交流的层次和质量。例如,“中法文化之春”至2019年已成功举办14届,全面推动了中法文化交流与互动。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的人文合作机制可以有效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中法人文交流机制是中国最早推动建设的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包含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旅游、青年、妇女、新闻媒体和地方合作等10个领域内容,为促进中法民众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相互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11再比如,2017年4月,“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召开,中非人文交流也开始机制化,以更好地推动中非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青年、妇女、体育、智库、媒体、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取得实际成果。截至2019年11月,中国先后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欧盟、法国、印尼、南非、德国、印度、日本构建了10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有效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双边关系中,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成为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多国签署文化合作协议,建立文化中心,共同举办各类人文交流活动。各国在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媒体、妇女等领域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人文合作机制,是构建人文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最后,构建人文共同体要有实际行动来推动。人文共同体的构建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互通,主体是人民,根本动力来自人民。在构建人文共同体的过程中,一是要突出人民为主体,让各国人民参与到构建人文共同体的行动中来。除发挥元首外交和首脑外交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发挥政府层面的推动作用外,还要不断丰富民间交流的内容和主体,拓宽人文交流深度和广度,使人文交流重心下沉,贴近民众,将人文交流寓于中外民众日常交往中。二是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形式,要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每年春节期间,世界多地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美食街、春节游园会、传统民族歌舞、书法、传统服饰、画脸谱等中国文化体验活动,让国外民众有机会接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借此也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要做好青年群体的人文交流,为各国间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继续办好上合组织青年交流营活动,在未来3年为各成员国提供600名青年交流名额,培养相知相亲的青年一代。12三是要积极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人文共同体的新理念、新成就,使其更加深入人心。在人文交流领域创建一些品牌活动,使其产生持续性影响。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创办了“旅游年”“文化年”“文化节”“语言年”“青年友好交流年”等品牌活动,深化人文交流。四是要提升人文交流质量,实现真正的民心相通。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前中国提出的很多新理念、新主张和新政策背后都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理念和传统,加强人文交流要让国外受众真正了解中国文化背后的理念,产生认知共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否则很难实现真正的民心相通。
作者: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基地首席专家
「注释」
①习近平:《弘扬“上海精神”深化团结协作 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外交部网站, https:// 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zyjh_674906/t1831131.shtml,2020年11月10日。
②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72页。
③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外交部网站,https://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zyjh_674906/t1431760. shtml,2017年1月19日。
④王珩、王麗君:《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非人文交流理论体系构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⑤《刘延东出席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 cn/guowuyuan/2018-02/07/content_5264730.htm,2018年2月7日。
⑥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68页。
⑦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68-470页。
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21/c_1122148432. htm,2017年12月21日。
⑨同⑧。
⑩查明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共同话语研究》,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 cn/n1/2019/0715/c1002-31233797.html,2019年7月15日。
11王战、张瑾:《“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法关系发展中对中法人文交流影响的实践研究》,《法国研究》2020年第1期。
12习近平:《弘扬“上海精神”深化团结协作 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外交部网站, https:// 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zyjh_674906/t1831131.shtml,2020年11月10日。
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