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孝歌简论
2021-05-29付文静
付文静
摘 要:宁强羌民族遗风历久不衰,境内居民深受多神信仰观念影响,敬畏神魂,尤其崇祖敬宗,尊爱长辈,极尽孝道,这一传统民间文化从宁强孝歌中可窥一斑。本文从宁强孝歌多样性成因、传唱者、风格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力求再现宁强孝歌风貌。
关键词:宁强孝歌;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克己复礼”的孔子就认为,社会秩序的稳定,要从家庭的稳定着手,提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主张,倡导孝道与守礼结合,使孝道融入儒家文化,成为各行业人士的基本伦理规范和修身准则。自斯时始,尊祖敬宗的孝义就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秦汉时期儒家关于孝道的经典《孝经》,在《开宗明义》里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把孝道与政治相关联,成为修身齐家忠君治国立身扬名的标准,甚至用赏罚加以维护。一直以来,此“传统”作为“乡规民约”的一部分在广大城乡地区延续不断。1949年以前的宁强农村,不孝双亲的“忤逆子”,都会受到宗族的处罚,甚至死后不准进入祖坟和宗祠,也是这种“乡规民约”的延伸。
孝道的传承与各类经典和宗教的教义、传统文化的影响、圣贤先哲的身体力行及历代统治者的提倡是分不开的。这种宣讲和传播,在农村丧事活动的守丧过程中尤其明显,即“孝礼”中的“哭丧”。
哭丧就是哭中有唱,在痛哭流涕祭奠亡人的同时,长歌当哭,表达自己沉痛的哀悼与怀念,用歌的方式,叙述死者生前养家糊口的功苦劬劳、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美德,以此告慰亡灵,安抚生者,是一种叙事与抒情结合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又叫孝歌。
失去亲人是痛苦的,因此孝歌声腔凄婉,催人泪下,让人肝肠寸断,是孝男孝女们的一种情感宣泄,也是丧葬祭祀仪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歌内容相当广泛,中心突出的就是一个“孝”字。有的劝人孝敬父母,与人为善,和睦相处;有的表述前朝古人如何行孝,上至盘古和尧舜等圣贤,下至今人今事,纵横千古;有的甚至以自身的“不幸”现身说法,要人在亲人健在时及时行孝,以得福报。
为了教育后人,孝歌大都要唱历史典故“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如王祥卧冰、孟仲哭竹、黄香扇枕等内容。从混沌初开到人类由来,从民族迁徙到社会现实,从历史典故到山川风情,从风物传说到人物故事,从追忆父母养育之恩到为人处世抚养子女,几乎无所不及。
宁强山大林深,自古交通不便,封闭落后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其受外界文化冲击较小,孝歌的地域性较强,具有边缘性和典型的原生态特征。宁强地处秦、陇、楚、蜀交汇处,人口和文化交汇杂糅,历史上深受原始多神信仰和道教文化影响,孝、悌、忠、信的传统观念和因果轮回观念较强,孝歌声腔和内容等方面各有不同,较之其他地方,有明显的地域和宗教特色,呈现出文化的多元性。
以宁强丧事孝歌为例,略述如下。
一、宁强孝歌多样性的成因
宁强原名宁羌,因羌设治,自古为羌民族聚居区,羌文化源远流长,再加上地处蜀楚交汇处,受巫鬼之风影响,盛行多神信仰。
宁强孝歌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传承者大多是受教育程度极低、不拥有主流话语权的妇女和四处游走靠口传心授传承的民间艺人及宗教执行者。它是民间文化与外来移民文化相结合的结果,具有民间文化的通俗性,反映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生活内容。现在的宁强民间既信奉鬼、神,也相信佛教前世今生的因果,还受后起的道教文化影响,黄老思想也很深入人心。所以孝歌的内容、声腔等风格,因唱诵者所信奉或从事的宗教不同而有差异,既体现了原始的多神信仰和巫鬼文化,也体现了对佛道思想和传统儒家孝道的坚守。
(一)羌民族原始的多神信仰因素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称:“三苗……由于受到华夏族的压力全面转移,其中一支由汉水而上,到达汉水源头,即日后的氐族。”汉水源头的宁强、勉县和邻近的略阳等地,就是这支由汉水而上的古羌人的故地。夏商时期羌民族在宁强生息繁衍,在继承传播羌民族文化的同时,吸纳了其他族群文化的精粹,现今的风俗民情、信仰礼俗、俗语言词等等都打上深厚的羌文化烙印。
羌人信仰人死后魂灵不灭、轮回转世。所以,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普世性的终极关怀,而是在务实为今的同时积极修世,并将二者结合,将这种信仰作为生活中“修积来生”的手段。表现在孝道上,就是自身的行孝和守礼——务实;就是身体力行——为今,言传身教,在今生从儿女身上得到好的“现世报”。羌人认为自己在父母长辈面前尽了孝道,儿女受到影响对自己也孝顺,这种尊祖敬宗的孝义传承下去,就是最好的“修世”,死后不会堕入地狱,而会轮回,转世投胎再生人类。要是“修积”得好,得道成仙也不是没有可能。
同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社会和宗族的监督力量也不可小觑。宁强在人死后盖棺定论前,要举行“搭长席”仪式,孝男孝女对死者的奉养情况,通过自述和亲友、邻居的评说,毫无保留地向所有人进行公布。孝的方面进行褒扬、傳承,那是一份荣光,是邻里学习的榜样,是扬名立万的“本钱”;忤的方面,轻则批评、检讨,重则要受到体罚和相应的惩处,那是非常丢人的,让人在宗族和邻里间抬不起头,所以,没有人愿做“忤逆子”,免得殃及后世子孙。
这种自觉的潜移默化和社会“口诛”力量的监督,是孝道文化能够传承至今的主要因素。
(二)蜀、楚巫鬼文化因素
《汉书》《宋书》的“地理志”都有“汉中之人,不甚趋利……好祀鬼神,尤多忌怨,崇奉道教,犹有张鲁之风”的记载。吕思勉在《秦汉史》中也说道:“汉江川泽山林之饶……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而汉中淫失枝柱,与巴蜀同俗。”
宁强南接巴蜀,东连楚土,风俗相近,文化杂糅。民间流行“湖广填四川,四川填陕南”的说法,不仅只是人口来自蜀、楚,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中的鬼神崇尚,也成为宁强根基颇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宁强文化在地域上深受巫鬼文化的影响,巫鬼之风颇盛。
汉中又是张鲁“五斗米教”的发源地,在民间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渗透力。道教宣扬的鬼神,可谓深入民心,人对于生死问题的迷惑和永生的欲望,又从一个侧面加强了人与鬼神之间的联系。
《汉书·地理志》有“汉中,楚分也……信巫重淫祀,与巴蜀同”的记述。明万历年《宁羌州志》记述陕南羌人民风,有“成群酣酒,厄社火与影戏,事事游嬉”“重淫祀”“惟丧事较大,其失尤甚”的记述。这种神鬼崇拜传统,是古羌人巫文化的遗风遗俗和道教神仙地狱结合的产物。
因为这种巫鬼信仰,敬畏之心常在,一方面内心对于死亡极为恐惧,更怕因不孝而死后堕入十八层地狱,经受牛头马面的种种折磨,另一方面对于永生即得道成仙的渴望,使得人们在平时侍奉长辈的时候谨小慎微,生怕有所忤逆,使修积来的“阴功”功亏一篑,孔子所倡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基本伦理规范,就成为自觉恪守的做人准则。
(三)民间文化道德观念因素
过去宁强受教育的人为数极少,文化教育的传承,大多靠民间宗教文化活动的宣讲和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民众的文化知识和传统道德,大多数由此而来。在这些艺人传唱的民间文化唱本中,主要的内容就是行善积德得道成仙和古圣先贤的故事,其次是忤逆不孝堕入地狱、经受牛头马面折磨的故事。两相对照,给人的选择显而易见。浸淫在这些爱憎分明的故事中,长期接受民间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教育,把忠孝故事默记在心,时刻对照检点,择其善者而从之,是“修身”的经典教材。
在流传于民间的这些行善积德和忤逆不孝的故事中,易于记忆和传唱的歌谣有很多。如端公在法事中唱诵的长篇故事《张孝打凤》等,不仅流布范围广,主人公的言行,也成为“修积阴功”的楷模;阴阳师在法事中唱诵的《父母恩》《游十殿》等,也成为人们对照检点的另一面镜子。
流传最广、版本最多的,是“二十四孝”的故事。其中的二十四个孝子中既有帝王神仙,也有圣贤显贵,就使人相信,他们的显赫都是因为孝道的成就,自然也就成为自勉自励的榜样;他们行孝的故事,不仅是茶余饭后告诫子孙的经典故事,也是丧事中必唱的经典歌谣。
二、不同宗教信仰中的孝歌
(一)神的代言人——端公的孝歌
巫文化是社会自然崇拜、万物有灵信仰的产物。远古时期,人们对复杂的自然灾害以及人的生老病死现象不能理解,认为冥冥中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一切,人们只能用十分虔诚的祭祀方式祭拜神祇祈求福佑。
羌族在信奉原始宗教、嗜尚巫觋的民俗基础上,衍生出崇尚祭祀等礼仪习俗。为适应社会祭祀礼仪的需要,应运而生了能够佑福驱邪,可上通天神、下达人意的巫师(就是现在被称为“端公”的人)主持祭祀礼仪。
宁强巫文化的代表活动,就是端公所从事的傩事。
端公的主要“职能”,是沟通神人,为人驱邪避祸,消灾祈福。作为人神交往的中介,就必须对天上人间的事情有所掌握,才能对人生的行为及归属给予指引。这种指引,是一种思想的改良,也是一种道德的指向,更是一种行为的规范。
端公没有对人生的行为及归属给予指引的责任和义务,这种指引或教育功能的实施,是借助神灵的威力和受众的信仰而寓教于乐,通过受众喜闻乐见的歌舞曲艺形式,将认为正确的人生必备的思想、道德和行为,通过先贤、仙道人物的故事演绎出来。这种故事辅之以巫术和神灵结合的“法事”,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幻觉,符合受众多神信仰万物有灵的心理,受众会自觉接受,并对思想、道德、行为中的偏差进行对照检查,改良、矫正和规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一箭双雕、一矢三鸟的作用。
宁强人信仰多神,又受佛道文化影响,所以务实修世,不求得道成仙,力求修积来生转世投胎再生人类,万万不要堕入地狱遭受折磨。而这种轮回的主要修积方式,就是行善积德,就是尊祖敬宗的孝义,所以在孝道方面尤为注重。
端公在祭祀活动中,有很多的法事要通过唱诵来讲述清楚人物和故事的来龙去脉——“根生”或“根古”。这些故事大多和孝道相關,因孝得道,因孝成仙,或因孝成为神灵,也有深受孝道化染弃恶从善的。这些法事中的唱诵既是故事、曲艺、戏剧的表演,是高台教化,也是忠孝教育的公开课,对民众在行为道德上给以指点、矫正,使人在尊祖敬宗、精神娱乐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传统孝道的教育。例如端公法事驱邪治病过程经常用到的“茅人替死”,在唱诵茅人的“根生”时就讲述《张孝打凤》的故事。因后母病重需要一对凤凰熬药治疗,张孝历经千难万险前去青龙山打凤。凤凰是皇家禁物,张孝犯禁,被包拯做了“封刀人”。同父异母的弟弟张礼前去顶替,称自己才是真正的打凤人。包拯无法明断,就上天入地查询。玉皇大帝被兄弟俩的孝悌感动,赦免张孝,以茅草人替死。包拯进京奏明圣主,封张孝为巡按,封张礼为御史公,所谓“蟒袍玉带赐爱卿,纱帽圆领紧随身;尽忠报国在朝中,大宋江山万万春”。
百善孝为先,因行孝而当官为宦,当然诱惑力十足,人人争相效仿——不图自身飞黄腾达,为积下阴德,荫庇后代。
端公还有其他法事,如在还“庆功愿”的时候唱诵的《十献》,给神灵或祖宗敬献香、烛、纸马、酒、茶、盐、糕、馍、果品、豆腐、鸡、猪等,表示的是一片孝心;替人求子法事中的《仙姬送子》,唱诵的是生育的艰辛,提倡孝道。
端公唱诵的孝歌内容,大多善恶分明,有劝人弃恶从善、修持正果的道教观。因为和事主没有亲缘和从属关系,无所忌讳,所以经常直言快语,一针见血击中要害,点明利弊。从他们所作法事和唱诵的内容,可以看出其爱憎分明和心直口快的特点,因此,声腔也较高亢激越,阳刚气十足。
(二)灵魂的安抚者——阴阳师的孝歌
宁强民间的阴阳师,也称阴阳先生,受道教影响较深,和跟天上的神灵打交道的端公的职能相反,主要和地下的鬼魅打交道。具体的工作是从事阴阳法事:把阳间死人的遗体择地安葬,把死者的魂魄送往阴间,经过辞灵、接客、接亡、送亡等一系列法事,给死者一个最终的归宿,隔绝阴阳两界。
阴阳先生的工作职能,一是让死者入土为安,阴阳两隔;二是解除死者可能有的罪孽,使其免堕地狱,早升天界,转世为人;三是安抚其亡灵回归应有的去处,不做孤魂游鬼,更不要再回来滋扰亲邻。在这些请五方、接亡安位、接亡安灵、投文进表赦亡、引亡参门、过仙山等和亡灵相关的法事中,可能要唱诵到《血河真经忏》或《血河义文》等,内容都是讲述母亲生身养育的艰辛磨难,唤醒后人的孝敬之心。
死者的灵魂,根据生前不同的善恶程度,可以轮回做人或转世为畜,也可沦为孤魂野鬼。死者的后人为表孝道和思念之情,愿亲人早升天界、轮回做人,就要阴阳先生为其做道场,念经超度亡魂。根据亡魂不同的生死情况,阴阳先生要念不同的经文,为亡魂赴阴曹开路、过桥等,要是有罪孽在身,还要花钱赎买罪过,为其减轻罪孽。其中亡魂“游十殿”等,既是法事的内容,也是警示性的孝歌。歌中既历数十八层地狱的阴森可怖,唱述咎由自取的人堕入地狱后受尽惩处历经万般磨难,也间接警示忤逆作恶的不孝子如不弃恶从善,死后将会下地狱受尽牛头马面的摧残折磨。
法事之余,为了缓解死者亲人的悲痛,留住亲邻一起守丧,阴阳先生也会唱诵一些和法事无关联或关系不大的有关孝道的歌谣,如《二十四孝》《孟姜女寻夫》《孟姜女守灵》《秦雪梅吊孝》《目连救母》《罗成显魂》《刘全进瓜》等反映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长篇叙事性孝歌,或视情况而定唱一些较短的《孝字歌》《劝孝歌》等。
阴阳先生的孝歌,宣扬因果报应的佛教观念较浓,说教、恫吓的成分较大,颇有使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警醒作用。因其职能是和亡魂、地狱的鬼魅“打交道”,所以声腔显得“阴气”太盛,低沉而瘆人,给人的感觉是一个阴鸷的人,使人不得不敬而远之。
(三)血脉继承者——孝子的孝歌
亡者的子女和旁系亲属是丧事的主角,既要筹备安排相关丧葬事宜、待客宴席等,还要在陪同来宾吊唁的礼节上“守礼”,让别人看出他们的“孝”:男人们要在死者的衣衾棺椁、经功道场和死者配偶今后的生活安置等方面做到无可指责;女人们的主要職责就是陪守遗体或棺椁,在参灵祭悼、盖棺论定和出殡的时候,哭诉自己对失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寄托无尽的哀思,就是“哭丧”。
相比端公和阴阳先生,无论是哭还是唱,亲人所唱孝歌的数量和内容都要多些。最大的区别,就是内容没有故事性,大多为追述亡者创业发家的功苦劬劳、为人处世的德高望重、道德品格的榜样楷模之类,歌功颂德,寄托哀思。其次就是回忆在自己或弟兄姊妹的成长过程中亡者给予的教育、鞭策和所付出的艰辛,亡者生前自己无以为报,为没能尽孝而自责,以此为憾,痛心疾首。三是祈愿亡者早升天界,再生人世,或自己来世再做报答,顺便表达自己将会按照亡者的意愿做人,完成他未竟的事业等等。
血缘关系亲疏程度不同的子女亲属等人,所哭唱的孝歌内容很是繁杂。直系女、媳唱的多为痛失亲人、寄托哀思之类的话语,如自责、自怨、忏悔、诉苦、追思等;血缘关系较疏的,所唱则有解劝、自勉、说教、褒奖孝行、弃恶扬善等方面内容,带有“帮腔”烘托悲痛气氛的性质,如《十悲伤》《十想爹娘》《十月怀胎》《十二月想爹(娘)》《十二月孝》《五更哭爹(娘)》《劝报父母恩》《十二月花》《孟姜十二月》《五更山伯》《五更英台》等,内容词语较长,韵调也悠长,悲惨伤痛成分少一点,哀怨幽戚成分多一点。
三、孝歌在传统文化中的传续
孔子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说明了孝道事关家庭、国家和祖宗,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更是民族认同的文化根基,是一切社会人际关系形成的精神基础。孝歌传唱以及相关孝道的丧葬习俗之所以在宁强长盛不衰,“人生在世父母为重”的孝道观念、“人无父母身从何来”的感恩思想以及“百善孝为先”的人生责任担当之所以绵延至今,传统的孝道文化是其不竭的源头活水。
宁强孝歌的文辞非常雅致,文言词语较多,多对仗,大量运用比喻修辞,引用很多的典故和历史故事,可见其成型年代较早、创始人的文化程度之高和智慧之富。但有些纪年、“历史”和人物、圣贤仙道等无籍可查,可见这些孝歌不只是文人的创作,更是经过底层民众间传抄、增删,讹误较多。
宁强孝歌是民间丧葬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是对老人的一种恭敬、孝顺,还有爱的思想包含其中,影响较大。
四、结 语
近年来,随着乡村的城市化进程,丧事也逐渐城市化和程式化,增添了喜庆气氛,以饮食和娱乐为主。此举不但减弱了失去亲人的伤痛,延续了数千年的丧葬礼仪也正在流失。孝歌的传承环境空间日渐狭窄,传唱人传统的唱腔逐渐变为现代明星的翻版声腔,所唱内容也和传统的孝道渐行渐远,孝道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孝歌有被现代流行音乐取代的趋势。但其背后的孝道文化,依旧延续着。
(宁强县非遗保护中心)
参考文献
[1] 宋文富.清光绪重修宁羌州志校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91.
[2] 宋文富.宁强县志[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531.
[3] 周英,刘光朗.汉中巴山礼仪词[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7:37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