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排污入海”的政治考量与可能的后果

2021-05-28庞中鹏

新华月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入海核事故菅义伟

庞中鹏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做出了一个震惊国际社会的决定——把2011年福岛核事故所产生的核污水排放入海。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巨大反响。日本政府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决定“排污入海”?日本是唯一遭受过核武器轰炸的国家,本来就对“核”这一特殊事物有一种超乎别国的敏感,但此次却不顾国际异议,悍然做出这个决定,可以推断,一定是有一些深层动因在起着推动作用。

出于多重考量而打出的暗牌

从2011年3月11日福岛核电站发生核事故直到今天,已经十年有余。这十年期间,旨在冷却熔毁核燃料(燃料碎片)的注水以及流入的地下水等使得核污水持续增加。目前福岛核电站内特制的1061个钢制储罐中已经贮存了大约125万吨核污水,但是核污水每天仍在继续产生,如何处置这些新旧核污水就是一道巨大的难题。于是,排污入海就成为了日方最便捷与最节省成本的选项。

首先,这是菅义伟内阁为了众议院大选需要而制订的政治策略。

日本本届众议院至迟在2021年10月21日到期,也就是说,距离众议院大选最多还剩半年时间。不过,按照日本政局演变的规律,一般而言,首相会选在最适合自己所属政党的有利时机突然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目前看来,东京奥运会与残奥会结束之后(或者开幕之前)、9月自民党总裁选举前后,都是可供菅义伟选择的时机。不管选择哪个时机,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要尽可能扩大自民党选民的支持面。在传统的支持自民党的选民里,就包括与核能相关的各界人士(企业界、学术界与政界等),这一大批人支持自民党政府继续发展核能,而不愿意看到因福岛核事故使得核能产业日趋衰落,所以菅义伟为了赢得自民党传统选民的支持,抑或是为了确保自民党传统的核能选民“票仓”,而决然做出排污入海的决定。尽管排污入海遭到了包括福岛渔民在内的全国渔民的反对,但是,牺牲“小众”利益而赢回支持自民党的“大众”拥护,也不失为菅义伟为了确保众议院大选胜利而打出的一张“暗牌”。

其次,这是巩固日美同盟关系的需要,既是给美国的“投名状”,也是与美国讨价还价的战略筹码。

此次菅义伟选在他正式访美前夕(仅隔两天)做出排污入海决定,绝不是巧合,而是精心谋划的结果。一是向美国盟主纳上首次见面的“投名状”,以向拜登政府聊表“忠心”。福岛核事故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是隐患仍未根除。福岛核事故的影响旷日持久,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一个巨大麻烦。在日本驻扎着大批的美军和随军家属以及其他各类人员,如果福岛产生的大量核污水无限期地难以解决,驻日美军、各类人员及其家属也会抱有微词。从揣测盟主内心感受视角考虑,日本政府认为应快速做出决断。二是同时也将排污作为与美国外交谈判时讨价还价的战略筹码。美国对日本排污入海表面上表示同意与支持,但是若长远考虑,也未必完全放心。日本可能正是摸准了美国的心思,希图利用这一招来“要挟”美国,以便在今后诸如驻日美军经费谈判、冲绳基地搬迁、驻日美军犯罪审判、日本“有事”时美军随时提供军事保护等领域,提高日方身价、提撑日方谈判的底气。

再次,以此“绑架”周边国家,将之当作从侧面进行外交施压的一种手段。

日本排污入海,周边国家肯定不会保持沉默、无动于衷。例如韩国就坚决反对,甚至还要诉诸国际海洋法庭。排污入海对本就已处于僵局的日韩关系而言无异于是雪上加霜。但这也是日本向韩国侧面施压的一种手段。韩国因日本排污入海而受损的首先是渔民,韩国渔民除了抗议日本之外,还要向韩国政府施压,要求韩国政府出面挽回损失,而韩国政府出于未来大选执政的考量,自然得与日本方面进行交涉,但日韩外交交涉,同时是日本施展“外交手腕”的机会,利用排污入海乘机“绑架”韩国,迫使韩方在慰安妇索赔等历史问题领域作出某些让步。

排污入海的消极影响

按照日本政府给出的方案,在实施排污入海前有一个为期两年的过渡准备期,也即在2023年4月以后正式开始排污入海。如果在两年以后真正实施了排污入海,那么,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深远消极影响。

北太平洋分布着密集的寒流和暖流,核污水通过福岛近海流入太平洋后,将在寒流与暖流的交互循环中不断环绕往复,逐渐散布到太平洋周边各个国家沿岸。估计在未来五年,核污水将会外溢到美国阿拉斯加海岸、俄罗斯鄂霍次克海域与堪察加半岛沿岸、朝鲜半岛海岸、中国东南沿海(包括台湾)、菲律宾沿海以及太平洋上众多岛国沿岸。

核污水进入太平洋后,会引发一系列恶性海洋生态反应。海洋生物与陆地生物一样,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紧密生态系统。核污水在洋流的带动与循环下,深入海洋的各个角落,首当其冲的是海洋里的各种植物,会逐渐渗入与吸纳核污水中包含的各种放射性核物质;然后是一些以海洋植物为食的海洋动物,吃掉这些吸纳入核物质的植物;接着是处在海洋生态系统顶端的大型海洋动物,吃掉那些植食海洋动物,构成了核污染海水—海洋植物—植食海洋动物—肉食海洋动物这样一条海洋生物链,而海洋中的许多生物最后都可能成为人类餐桌上带“毒”的“美食”。

福岛核污水中的一些放射性核物质难以彻底去除,排入大海后其残留物将会贻害无穷。尽管日本方面不断强调说核污水经过了技术处理而使放射性核物质(比如氚等)已经降到了世卫组织提出的饮用水标准的七分之一,但是这只是日方的单方面说辞,缺乏国际权威机构的检验与审核。核污水中并不仅仅含有氚,还可能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钴60和锶90等放射性核物质。特别是碳14等放射性同位素,需要更长时间的降解,并且很容易进入海洋生物链。这些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具有潜在毒性,能在很长的时间维度上,以非常复杂的方式影响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比如,碳14在鱼体内的生理浓度可能是氚的5万倍,钴60在海底沉积物中的富集浓度则是氚的30万倍。

日本还将面临众多麻烦

排污入海损害了日本的国际形象,将会使日本在外交上处于尴尬地位。长期以来,日本都以西方海洋文明国家自居。但是此次日本决定排污入海,将使日本自己塑造的“文明形象”大打折扣。因为,既然是一个“文明国家”,既然要苦心孤诣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既然想要担负起为国际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重任,那么,日本就得处处谨言慎行、以身作则、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形象。而排污入海,这不是一个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文明国家”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一个打着文明旗号的虚伪国家的恐怖行为。如果日本两年后真正实施排污入海,必将使日本外交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状况:在国际社会日益陷入孤立、周边外交处于僵局、谋求“入常”完全停滞、海产品与渔业等国际经贸关系难以打开局面,等等。

日本方面若无视本国漁业界的极力反对与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一意孤行要排污入海,那么,未来几年将会面临众多麻烦。

一是面临在国际海洋法庭被起诉的状况。韩国已经明确表示将向国际海洋法庭起诉日本,如果届时日本排污入海损害到了韩国渔民利益,日韩关系必然遭受冲击,而愤怒的韩国渔民必然会要求韩国政府走上国际海洋法庭,起诉日本违反国际海洋法公约。

二是与俄罗斯解决岛屿领土争端将基本上无望。排污入海决定已经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深切忧虑与关切,如果两年后核污水扩散到俄罗斯远东海域(这些海域就包含了日俄争议岛屿),俄罗斯必然会以核污水影响俄罗斯远东渔业为由,完全关闭日俄领土交涉大门。

三是日本拉拢太平洋岛国、扩展太平洋海洋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战略将受挫。排污入海对众多太平洋岛国会有直接影响。一些岛国本来就深受美法等西方核大国核武器试验遗留下的核放射物的困扰,如马绍尔群岛就曾是美国核试验的重要场地,美国曾在该国进行了67次核试验。而今日本又要排放核污染水,已经对核放射物极度敏感的太平洋岛国,肯定会对日本抱有怨气。届时,日本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何去何从,将极大地拷问日本的外交智慧。

(摘自《世界知识》2021年第9期。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入海核事故菅义伟
口误频出,菅义伟开始用提词器
菅义伟在国会“照本宣科”引不满
菅义伟与特朗普举行首次电话会谈
夜半的眼
快跳!
无人机入海
日本福岛核事故及对内陆核电建设的启示
奔涌的浪
英国温斯凯尔核事故研究
福岛核事故后日本能源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