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域文化对风景油画写生的影响
2021-05-28张绪娟
摘 要:论地域文化对风景油画写生的影响从地域文化出发,结合笔者在庆源古村写生的经历,先简述庆源村的地域文化,再阐述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对风景油画写生产生的影响,探求地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中国油画风景回归本土的意义。
关键词:地域文化;风景油画;庆源古村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表现了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1]。不同区域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长期的传承形成了特定区域的特色文化,特定区域的自然形态经过岁月的洗礼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景观。油画风景写生正是画家与这不同区域的景观之间的对话,通过这一形式反映出画家对某地区的自然风貌与人文精神的体验与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油画艺术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从最初的模仿阶段发展到现在探寻中国油画本土化阶段,地域文化为众多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灵感。
一、庆源古村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
(一)庆源古村的自然风貌
庆源古村地处江西省婺源县段莘乡,毗邻黄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一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植被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灌木丛、竹林等。有1300多年历史的庆源古村落,四面环山,田野纵横,溪水潺潺,当地人们在山地种茶、在水田里种水稻和蔬菜、在房前养花种果、在溪水养鱼洗衣等。整个村落如一船形,南北出口随着山势形成狭窄的隘口,将它严实的掩护起来,使这里成为一个“世外小桃源”。民居坐落于溪水两岸,两岸有多条石板小桥连接,便于东西两岸人家走动,村内有一棵1200多年的银杏树,每到秋季时金光灿灿,在这样一个船形村庄内宛如船帆。2019年冬季笔者在庆源写生期间,对南方风景的印象有所转变,这里没有南方潮湿的味道,在清晨整个山脉被迷雾环绕,清新的空气与屋顶的烟火在暖阳的照射下使人心情畅快。
(二)庆源古村的人文景观
以詹姓为聚落的庆源古村建于唐开元年间,有四个自然村,建筑属于徽派建筑,有许多明清时期的民居楼留存至今,其中的“大史第”“大夫第”“资政第”等都是达官显贵的旧居。徽派建筑特色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即整栋房屋的两边为黑白相间的马头墙和中间为两面斜坡的黑瓦屋顶及白色屋体,这样的结构既有利于防火又利于排水,在达到实用功能的同时又体现了设计之美。三雕也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包括砖雕、石雕和木雕。庆源古村的砖雕和石雕集中在建筑的屋顶、屋角、台阶等地方,而木雕集中在建筑的室内设计方面,如家具、门窗、柱廊等。庆源建筑上的木雕最为出彩,雕刻家运用浮雕的技巧生动地表现人物、动物、花草形象,庆源古村的三雕虽不及黟县、绩溪的精致繁华,但它的质朴是他处不及的。石板桥、木质凉亭也是庆源村传统的建筑,小桥上每天都有村民经过,忙于劳作,他们不急不躁,日复一日地耕作,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体现了当地的生活习俗。
二、庆源古村的地域文化
对风景油画写生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必须以一定的地域环境为依托,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必须选择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的差异又使人类创造的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2]。风景油画写生是艺术家依托自然环境,借景抒情的一项创造活动,不同的自然环境使艺术家创造出不同的艺术作品。
庆源古村作为一个未被过度开发的度假胜地,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与城市娱乐氛围,每年只有少数游客来到这里,相较于其他商业写生基地,这里原滋原味的田园生活更加动人,安静的氛围有利于师生写生创作。笔者在庆源写生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过着与村民们几乎一样的生活,少了在现代城市里的烦恼,多的是享受平凡简单生活带来的安逸。因此,笔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创造出的作品会有一种平静的气氛。
该地区原生态的山水、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是激发画家写生的原动力。当面对庆源的自然景观时,笔者首先寻找到了感动自己的景色,由此激发了笔者的写生欲望;接下来取景时,观察感动自己的景色是否有利于画面的构图。取景不仅是画面的主要内容也是构图关键的一步,它体现了笔者的视觉审美追求。比如创作《山间小路》这幅作品时,笔者首先被阳光普照的祥和氛围所吸引,而后有取舍地选择了近、中、远景物的空间层次和色彩的冷暖、明暗层次。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层次,是为了在画面中呈现景色的空间感、真实感。笔者选择将离视线较近的小路、田野、建筑、山脉等作为画面表现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仅能近距离观察色彩在阳光下的变化又能突出表现山脉田野的静态美,着重表现庆源村安静、祥和的氛围。除了取景,在构图方面还需要有取舍地安排画面,使画面构图更加完善。因此,笔者将不利于画面构图的房子删减到只突出表现其中一栋,同时去掉房子附近杂乱的树木,主要刻画田野、山脉与太阳光线的变化。笔者以平行视角观看,用水平线的构图方式作画,这样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性和平衡感,为营造安静的氛围构建了较为合适的骨架。确定了构图方式,再根据取景的整体色彩与形态,明确画面色调并大致画出景色形态。在色彩方面,笔者通过冷暖、明暗对比表现景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让物与物之间有着较为明确的界限,以此表达笔者对事物的看法。受太阳光线的影响,笔者使用了较为明亮的颜色,使整个画面呈现明朗的氛围,尽力描绘出温暖而明亮的太阳在山间、田野之间的变化,根据太阳光线的变化调整画面的明度,从而真正做到将体验过程中最感人的部分描绘出来。在表现事物形态方面,笔者改变了以往描绘细节的写生方式,对建筑、田野、树木进行简化处理,以免因小失大。笔者认为画面氛围的营造是个人情感的体现,而画面中的具体事物是画面整体氛围的载体,合理地安排具体事物有利于更好地营造画面氛围,但如果过于关注具体事物的刻画,会影响对画面整体氛围的判断。在取景、构图、把握色彩、形態以及光线变化的过程中,不仅让笔者享受了庆源自然环境带来的平静感而且激发了对风景写生的新认识。在描绘庆源风景的同时投入个人情感体验,既能体现当地地域特点又能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二)人文景观的影响
典型的徽派建筑、淳朴的民风、有条不紊的生活习惯、孜孜不倦耕作是庆源古村主要的人文景观。庆源人文景观是人们长年累月生活实践的结果,它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精神、生活面貌与审美文化,这为油画风景写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使画家感受到当地的人文气息,从而创造出具有人文情怀的艺术作品。
庆源的徽派建筑大多数保留着原样,但是由于气候潮湿,有些墙角粉刷层已剥落,长了不少青苔,黑瓦也随着雨水的洗礼,在白色墙体上留下了黑色雨痕,但是这些并没有破坏它们的美观,反而多了些许沧桑感。但这为风景写生增加了难度,最主要的难点是如何表现徽派建筑久远的历史韵味,笔者在尝试表现这种历史韵味时,特意选择有剥落的墙体、有雨水冲刷痕迹的老房子与幽深的巷子作为描绘对象,以便突出表现徽派建筑的年代感。但在实际写生过程中,并不如意,比如《老房子》这幅画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为了表现墙上的雨水痕迹和潮湿的状态,笔者尝试用刮刀画出墙上的层次感,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有准确表现出徽派建筑的韵味、色彩,反而因改变了作画方式影响了原来已有的一些画面特点,这使得笔者不得不考虑是否继续用刮刀作画。经过一番思考,笔者决定用相对熟练的油画笔作画,并且继续用具象绘画方式实实在在地表现庆源的建筑,在具象绘画中发掘新的绘画语言。通过以上失败的尝试,笔者在接下来的写生中并没有刻意寻找合适的绘画技法,而是寻找到更有韵味和节奏感的建筑,顺其自然地表现它们,如《白色房子》这幅作品,当笔者看到这一处景色时印象最深刻的是中间的白房子,它众星捧月般的矗立在中间,与前面的老房子、后面的山脉错落有致地组合在一起,具有徽派建筑的韵律感,这使笔者有了写生欲望。这幅画的取景有一个特点,即现代设施的介入,如前景中的铁栏杆和中景当中的太阳能。在作画时,为了使它们既能增加画面中的节奏感又能融入徽派建筑的韵味,我降低了它们的纯度,之所以能画出这样独特的景观,得益于当地的写生场地。笔者在创作《白色房子》时,没有纠结用什么样的绘画语言表现事物,而是用欣赏的心态体验建筑的韵律美,把看到的美真切地体现在画面上,在体验中激发出绘画语言。在具体描绘它们的过程中,笔者对油画颜料的运用有了新的认识,比如用很薄的纯色油彩表现建筑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画面中山脉与白房子是运用了这一方法,除了这个新方法,笔者还在徽派建筑的描绘当中采用了留白的方式,这使得画面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画面语言。
庆源的人文景观是绘画的众多内容之一,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通过上述的写生实践,笔者认为只有与人文景观真切地交流对话,才有可能创造出流利的绘画语言,即在对景写生过程中能用顺畅的绘画语言表现自己所感所想,而不会为了苦于寻找合适的绘画形式语言,失去真正的体验所带来的绘画快感。
三、地域文化
对中国油画风景回归本土的意义
油画作为外来艺术,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因模仿其绘画形式,而失去中国的本土化特征。中国风景油画是反映中国地域文化的一个载体,风景油画画家在创作中还需切身地感受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研究中国地域文化可以为当代艺术家在追寻艺术本土化的道路上起到引导作用,使绘画审美回归到本土。
地域文化是油画风景写生的原动力,从西方绘画史来看,正是因为许多画家关注到自身环境,善于发现本土文化中的美,才有了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比如柯罗、列维坦、希施金等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他们国家的地域文化。如果中国绘画者只是一味地依赖照片创作,缺乏对中国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亲身体验,是不利于中国风景油画本土化的。中国油画虽然模仿了西方绘画,但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让风景油画更好地呈现中国风采,笔者认为要在写生中加深对地域文化的体验与理解才能有效地使风景油画回归本土,展现中国地域风采。
参考文献:
[1]吴章进.地域性对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J].艺术家,2019(8):36-37.
[2]宛俊勇.地域图像与油画风景的消融——以皖南地域油畫风景为例[J].中国油画,2016(6):71-72.
作者简介:张绪娟,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