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是胖是壮,指标说了算

2021-05-28黄艺文米杰

大众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腰围膳食脂肪

黄艺文 米杰

胖影響孩子一生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胖一点没关系,“胖嘟嘟看着可爱”“胖一点说明营养好,身体结实”,类似这种说法在小胖墩的祖父母一辈人中尤其普遍。那么,孩子胖一点真的有好处吗?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胖不代表健康和健壮。健壮与胖是有明显区别的。

健壮的儿童充满活力,运动能力强,动作敏捷、协调,反应快。而肥胖的儿童缺乏活力,运动能力差,动作迟缓,肢体协调性差,缺乏自信。

第二,持续性肥胖状态会引起第二性征发育提前,限制孩子身高的发育。

第三,中重度肥胖可引起儿童出现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等传统的“成年慢性病”。如不尽早治疗干预,可发展为早发型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和骨质疏松,甚至过早死亡。

显然,儿童期的肥胖状态是危害孩子一生健康的“沉默并凶残的杀手”。不仅如此,肥胖还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行为异常、性格缺陷、交往困难。这些由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还会随肥胖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加重。

那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属于肥胖呢?

肥胖有三个指标

肥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身体脂肪过度蓄积的状态,超量的脂肪必将(或早或晚)引起一系列慢性代谢性疾病。因此,肥胖属于慢性病!

肥胖的本质是身体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久而久之,过剩的能量便转化为脂肪组织(既可以表现为脂肪细胞体积变大,也可以表现为脂肪细胞数目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而蓄积在身体内的各个部位。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肥胖呢?我们介绍最常用的三个指标,其中前两个在家里就可以做到。

第一个判定指标是体质指数,也称为体重指数,或简称为BMI。

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2。孩子每个年龄阶段BMI是不一样的:1岁的时候BMI值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到6岁~7岁脂肪重聚期开始出现反弹,此后逐渐升高至接近成年人的水平。孩子每年都要至少测量一次身高和体重,很容易计算出BMI值,再按照下面这个表判断孩子是否超重或肥胖。当孩子的BMI值超过肥胖界值过多时,可以再用1.2倍的肥胖界值判定其肥胖程度。如5岁男孩的BMI>21.96(=1.2×18.3),就说明已经达到严重肥胖的程度了。

中国儿童少年超重,肥胖BMI筛查数值标准

资料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2月25卷第2期和2010年6月31卷第6期。

第二个判定指标是腰围和腰围身高比。

如果超量的脂肪过多地蓄积于腰腹部,特别是环绕在内脏器官周围,对孩子的健康损害最大,更容易引起包括糖脂代谢异常、脂肪肝、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腰围是一个简单的评估腹部囤积脂肪的指标。将腰围除以身高,得到腰围占身高的比值(WHtR)。如果比值超过0.5,也就是腰围占到身高的一半及以上,就说明孩子属于腹型肥胖了,具有更大的健康风险。

第三个也是最精准判定肥胖的指标,就是体脂肪率。

人的体重不仅包括身体脂肪的重量,还包括骨骼、肌肉等非脂肪组织的重量。单纯体重或者BMI的变化,不能反映脂肪的变化。就像运动型的孩子,虽然BMI较高,其实是因为其骨骼与肌肉的占比高,不能诊断为肥胖,而是“健壮”或“结实”。体脂肪率是全身脂肪组织的重量占总体重的比值,是评价肥胖的直接指标。家长想了解孩子的体脂肪率,可以前往专业结构进行检测评估。

胖不一定是吃出来的

儿童肥胖的原因错综复杂,是多种因素彼此作用共同产生的结果。许多研究证实,遗传因素是儿童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然而,遗传易感性往往需要与环境和行为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导致肥胖。那哪些生活行为容易导致肥胖呢?

1.饮食行为:不吃早饭,晚餐能量过高;膳食结构不合理,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暴饮暴食,过度饮食;吃饭速度较快;常吃含糖饮料及快餐食物等行为,都会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

2.运动时间和电子屏幕时间:运动时间过少不仅会使能量损耗降低,并且在肌肉组织中直接导致糖耐量下降,这些都会加速肥胖的发生。同时,在电子屏幕上花费太多时间会压缩儿童的运动时间,儿童看电视或电脑的时间越长,发生肥胖的危险越大。

3.睡眠行为:睡眠时间较晚或较少的睡眠时间均跟肥胖密切相关。且因生活、学习方式导致的周末或假日睡眠补偿,也会增加儿童肥胖的风险。

胖了再减不容易

1.从生命早期就进行预防

孕妈妈从怀孕开始就要注意合理膳食和科学营养搭配,防止孕期营养过剩。美国妇产协会发布的最新指南建议:正常体重孕妇(BMI:18.55kg/m2~24.5kg/m2)孕期增重12kg~16kg为宜;超重孕妇(BMI:25kg/m2~29kg/m2)孕期增重7kg~12kg为宜;肥胖孕妇(BMI≥30kg/m2)孕期增重5kg~9kg为宜。

母乳中营养成分比例更为合理,母乳喂养行为本身也可调控婴儿母乳的摄入量,从而达到能量平衡,有利于控制远期肥胖的发生。

2.改变膳食结构,减少能量摄入

膳食推荐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和全谷物。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儿童还应尽量避免含糖饮料和过多零食、点心的摄入。

3.增强体育锻炼,减少电子屏幕时间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中推荐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动)。大家可以用最大心率百分比这个指标评估运动强度,选择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运动项目。

根据运动等级强度量表评估。最大心率百分比在64~93之间,且主观感觉运动有点吃力,出现心跳加速、气喘吁吁的现象,则说明所选择的运动对孩子来说属于中高强度。

家长们应控制孩子的电子屏幕时间<2小时/天,鼓励小朋友户外运动。

猜你喜欢

腰围膳食脂肪
哪些食物让人越吃越瘦
身体中的另类脂肪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A Wonderful Day In Beijing
带“筋”的食物才含膳食纤维吗
佩戴腰围要注意什么
腰围佩戴有讲究
膳食纤维不是越粗越好
心情嗨起来,脂肪也一起嗨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