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探讨
2021-05-28黄秋京
黄秋京
摘 要:创新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是新时代人才的核心素养体现。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所以,要想创新,首先应该具备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是新时代教师的职责。文章就分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探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重点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创新,达成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目标。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创新意识;实践
一、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思想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格,是增强学生道德意识、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更是贯彻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所以,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立足于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结合新课程改革方向以及学生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造能力,让学生成为具有主动思考、自主思考的学习主体。
二、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一)课程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从学科特点而言,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开设较晚,学科设置最初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以及法治意识,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地位相对边缘化,并不受广大教师的重视。但随着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学生道德品行的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更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例如《改革与创新》《文明与发展》《和谐与梦想》《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素材。所以,依托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二)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课程标准是广大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紧密围绕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任务,创造性地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探索课程教学方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对于课程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做出了明确界定:要求广大教师通过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自主自立、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发展需要创新意识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心理发展不成熟,好动易怒,情绪不稳定,尚未建立起成熟的价值观,但却拥有强烈的自主、独立、自由、创新思维。而新课改明确要求广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心理特点,结合学生发展需要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所以,必须直面学生特点,尽可能将学生突出的特点转化为教学活动的助推剂,顺应学生生理特征规律,放大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把创新意识扎根于心,帮助学生从学生时代开始树立创新、创造的想法,建立起更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帮助学生度过青春迷茫期,也为未来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现状
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看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也在课堂教学中着力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但现实与理论目标的设定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行动仍然需要改进。
(一)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仍然存在,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密不可分。只有教師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问,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促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显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仍然有部分教师未能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靠死记硬背学习,脱离生活实践的理论知识灌输,影响了学生思维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清晰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虽然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但也需要激活潜力的动力以及展现潜力的空间。换句话说,在课堂上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性潜力,首先需要给予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造,而教师需要“放手”,信任学生,把探索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权利给学生。但构造这种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显然需要广大教师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显然,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还没有完全实现这一目标,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清晰地界定和明确体现。
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毋庸置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基于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广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重点从如下方面着手,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加快教学改革。
(一)革新思想,构建以生为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正如上文所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需要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主动思考、探索、体验,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质疑,提出不同的看法和建议,能够对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构建以生为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尤为必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保障。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必须革新思想,重塑师生课堂角色和地位,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揭开情绪的面纱》时,可以重点增设如下教学活动。
第一是情绪初体验活动。首先可以让学生聆听歌曲《好心情》,初步体验快乐的情绪;其次引导学生开展情绪模仿秀,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分别模仿喜、怒、哀、惧四种情绪,小组成员互相模仿,共同记录下各种情绪的面部表情、肢体反应以及生理变化,让学生深入体验各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