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探究
2021-05-28焦清
焦清
摘 要: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观念养成的主要时期,这一阶段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世界观,所以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后期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主要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提高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分析,期望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创新思维能力;初中
一、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树立创新的思想观念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只有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法律意识才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夯实基础。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压力与日俱增,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加强人才培养就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学习水平以及创新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贯彻落实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设计方案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學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是在当前实际教学中,该科目的教学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注释企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尽量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性思维。
(一)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观念有待转变
新课改落实之后,中国教育部门大力推崇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工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是教育部门重视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受基层教育等多方面制约因素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依旧采用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模式落后,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水平。传统教学模式下,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是在课堂教学中将单一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并无法真正地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反而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快乐和学习兴趣,这样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还没有真正地从内心上接受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也是采用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在新课改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逐渐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引入创新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教育部门也需要注视企业创新型教学工作的展开,加强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让广大教师认识到创新型教学的重要性,充分激发教育工作者的热情,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沿用。只有不断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将创新思维理念真正应用于教育工作之中,如果依旧采用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育势必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虽然在新课改教学推进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以及学校都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建议,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时依旧是传统课时,教师就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选择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增加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但是受课程课时的影响,增加课堂内容的创新无疑给学生带来了更大学习压力。此外,道德与法制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教材内容较为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而是照本宣科就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让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讲述的内容都是没有意义的,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无法真正地接受道德与法治课程所传递的理念。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才能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创新之中,最终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新课改后的教学目标。
(三)重视起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部分,新课改对学生的重要性多次强调,但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快速推进课程进度,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观学习性,因此,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只有充分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道德与法治观念,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和成长打好基础,也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后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起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式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重视起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必须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尽量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加强与师生之间的沟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建设与落实,对学生后期成长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使学生能够快速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应该重视起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能够进一步带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富有自信和热情。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氛围,让学生敞开心扉,和教师接触沟通,就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情景创新模式的教学,引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能够通过设置相应的场景,快速激发生求知欲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比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珍惜新起点,这一课程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独自编排情景剧,通过情景剧设置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创新思维。当学生刚进入初中阶段,所处遇到环境还较为陌生,心理特征也会有所变化,初中阶段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从其他角度认识到初中校园的情况,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的绿化面积以及学校的人文气息等情况,快速打开学生心扉,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主动发表自身的想法,通过师生互动的模式,快速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这样既能够帮助老师快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向,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比如在学习守望精神家园这一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搜索与中华民族创造的历史文明有关的素材,自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件等方式倡导新型文化的魅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相关主题的手抄报,设置“守望精神家园”学习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加以延伸开展,尊重知识产权,创新文化的实践活动,在课堂学习以及课后阶段内,分享知识产权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学习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如共享单车、高铁、支付宝等等,创造小的实验环境,充分展示每一名学生的思维魅力,让班级内弥漫着自信、向上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中国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创造思维,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