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教学策略探究

2021-05-28张冬梅

考试周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张冬梅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科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步提升,还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效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系统。但是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去不断进行教学完善。基于此,文章特进行教学研究。首先对读写结合教学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进行课堂教学。旨在能够有效发挥读写结合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应用策略;读写能力

一、 引言

读写结合教学指的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过程结合到一起,从而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阅读和写作其实是一体,小学语文教学通过阅读文章来进行课程的学习,而写作就是创作文章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那么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有效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课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渗透学生的写作思维和技巧,从而可以让学生实现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通过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学生可以将文章当作写作的范例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从优秀的文章中学习写作技巧,从而实现读写能力的共同提升。

(二)有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法能够有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原本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开进行教学,这样会浪费一倍的课堂时间。每节课只有45分钟,如果分开来进行教学,不但不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正常的讲课进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没有特别大的帮助。而将其进行结合,可以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阅读文章可以作为写作的学习参考,写作教学有助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二者共同促进提高,有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有效构建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系统

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系统。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和写作,阅读是教师教学学生从文字中去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写作教学是教师教会学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去传达自己的意思,二者皆为语文教学重点。将二者相互结合,可以有效实现教学系统的确立,同时教学,双管齐下,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部分教师在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讲解时,通常都会存在同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为了能够省时省力,部分教师并没有对课文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策划,从而让原本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压抑,无法实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缺乏趣味性

在进行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因素,让学生会感觉到语文学习的无聊,进而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缺少课堂互动

部分教师在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中,只顾自己讲解,而没有照顾到学生是否能够听懂。课堂缺少互动,让语文课堂变得不再活跃,这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思想。

四、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缺少不了情境教学,语文教学是以文章为主进行学习,因此,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进行四年级课文《观潮》的教学时,为了能够有效渲染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氛围,网络上有非常多游客拍摄下来的视频,让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前来直观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的风采。教师在进行视频播放后再进行课文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进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首先教师让学生将课文进行快速阅读,并针对文章中所描述的内容进行提问。教师:“同学们,文章中的第一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在整篇文章之中具有什么作用?”学生:“文章第一段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能够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还可以引起下文。”教师又问:“既然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那么作者又通过什么样的词语来突出其壮观的?”学生:“白浪翻滚、横贯江面、水墙、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通过这些词语可以描述其壮观景象。”教师:“如果让同学们来写《观潮》这篇课文,同学们会怎样去描写呢?”学生1:“如果我来写钱塘江大潮,在其壮观的表述中,应该多用一些成语来形容,比如翻江倒海、势不可挡、排山倒海等,这样不但能够描述其壮观的景象,还能够为文章增添色彩。”学生2:“如果我来写这篇課文,我会用一些排比句来进行书写,这样会显得有一定的文采,也能够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教师:“同学们为什么在写钱塘江大潮的时候一定要突出它的壮观呢?作者写壮观,你们也写壮观,你们能够超越作者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有自己的创新呢?钱塘江大潮固然壮观,但是每年游客去观潮被江水卷到水里面淹死的人有很多,我们可以写钱塘江大潮的危险性,让游客学会保护自己,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立意。”教师通过课文阅读讲解,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在写作中不要具有固定思维,应该不断进行创新和思考,这样才能够写出好文章。

(二)结合课文研究写作结构

语文课文是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章的结构也是十分出众,教师针对课文的结构进行研究和教学,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同学们,这篇文章的写作结构与其他课文大同小异。从第一段来看,作者通过一句话来进行文章的总领,既能够突出文章的主旨,还能够引出下文,我们在写作时也应该进行模仿。文章第二段开始,主要介绍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圆明园的大体组成,从圆明园的整体结构进行描述。”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文章内容交流,教师:“同学们,文章中都描述了关于圆明园的哪些内容?”学生:“描述了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狮子林、安澜园、蓬莱瑶台等。”教师:“除了圆明园的景色外,作者还阐述了哪些事实呢?”学生:“作者还对圆明园内的历史文物进行阐述,并且说明了英法联军侵华毁灭圆明园的事实。”教师:“作者最后一段想表达什么含义呢?”学生:“最后一段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与前面的风景、文物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表达了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教师:“这篇文章看上去有很多段,如果按照结构分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点名主旨,从而引出‘圆明园,第二部分就是作者对昔日圆明园的美好进行描述,第三部分就是文章最后的对比与情感的表达。同学们在写作时也可以模仿课文的形式来写,但是不拘泥于三段,因为多一些段落会给读者一种轻松的阅读体验。”教师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结构讲解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将读与写进行结合,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如何提升海外华裔学生读写能力——以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青年班教学为例